应急环境下的全能思维和报道能力

2010-07-26 09:10钟振宇
中国记者 2010年11期
关键词:全能玉树四川

◇/ 钟振宇

感受一:用全能意识应对突发事件采访

2004年,我大学毕业。原本是会计专业的我,一个偶然机会成为一名党报文字记者。或许是会计专业培育了细心周全的素养,或许是专业不对口带来如履薄冰的工作压力,一些重要事情我总按最坏情况做准备。

做记者的第一天起,我包里的采访本、笔、手机电池等都会多准备一份,生怕出现应急情况。

不经意间,这些个人习惯在白马电厂灰坝垮塌,隆昌特大洪水等突发灾难现场发挥了“救场”作用。然而,这些个人的全能思维仅是基于传统媒体的初步尝试。

□ 2009年本文作者在汶川彻底关大桥垮塌现场采访

2009年夏天,《四川日报》全面启动“全能记者计划”。首批选聘15名有较强新闻业务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一定摄影技术,对互联网操作熟练的记者,采写的报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第一时间向四川在线供稿,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和全国、全省重大活动的网上滚动发稿。采访和网上发稿时采用“四川日报记者、四川在线记者”双重身份。

我去年有幸成为其中之一,享受了笔记本电脑+3G无线上网卡+单反相机的待遇。报社的探索,也引导着记者提高全能思维和多媒体报道能力。

2010年5月的一天,我加班到凌晨。返家路上,发现整个城市笼罩在“白雾”中,我明白,这是成都的顽疾——周边农村焚烧秸杆。

拿着一部小相机,一路骑行,一路拍照,到家后马上写稿发图。凌晨3点,图文挂上四川在线首页。之后,《四川日报》在策划报道此事的选图中,将我的照片放在版面显著位置大幅刊用。

2010年4月14日下午,我的手机响起——“小钟,速回报社拿采访装备、回家拿衣服,马上到太平寺搭军机赴玉树灾区采访。”采访任务突如其来,一边是兴奋,一边却是焦急万分。

电脑、相机、充电器、大衣、靴子……飞机不等人,而我还要回家打包。能否来得及登机?

幸亏平时准备充分,分类放置,到家后迅速收拾好行囊,按时登上飞机。采访战斗立刻开始,我用手机拍摄了四川矿山救护总队和解放军战士登机场面,配上简短的文字,在起飞前一刻,用彩信发出一条网络滚动新闻。

在玉树期间,我充分利用短信息畅通的条件,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用手机记录,第一时间用彩信发回四川在线。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生命探测仪发现生命迹象后的搜救,我在现场从下午两点一直滚动播发到四点。尽管救援无果而终,这次滚动播报却引来众多网友关切。

背景资料

恶劣环境下的应急采访装备:

笔记本电脑:应小巧轻便,续航时间长,使用固态硬盘更佳。

网络:配备3G上网卡,同时配备两家运营商的3G卡更保险;手机若无3G则至少保证开通GPRS服务,必要时可利用手机充当MODEM,电脑通过蓝牙或数据线连接手机实现上网。

手机:两部性能稳定的主流智能手机为宜,应有较好拍摄性能。可配备价值三、四百元的蓝牙折叠便携键盘,在无法使用电脑发稿情况下,可利用外接键盘在手机上实现快捷写稿,并通过手机上网或短信等方式发出。

相机:即便有专职摄影记者同去,也应随身携带一部小数码相机。

电源:除备用电池外,可配备一个大容量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可给手机、笔记本等设备应急充电。必带插线板,在灾区有电的地方,插孔必定是稀缺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争抢。(钟振宇)

感受二:做好日常准备,保障应急情况正常工作

全能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必须通过多媒体报道应用实践,才能够展现出来。

这些年经历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采访,深刻体会到,装备功能齐全和性能稳定的设备是基础条件,熟练掌握多媒体报道工具是基本能力。

玉树灾区采访是我参加过的最艰苦和最危险的应急报道。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这里并不缺乏新闻,满目疮痍的废墟和火热救援场面一定会感染每位新闻工作者,我在玉树见到的记者都是以忘我甚至舍身的姿态工作着。

忘我的采访并非没有后顾之忧。去玉树的路上我首先想到的是当地的电力和通信能否顺利发稿(没有配备卫星电话),否则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第一时间赶赴玉树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4月14日晚9时进入结古镇时,终于有了十次拨号能通一次的手机信号,还有沿街暗淡的路灯。正庆幸时,当地人说路灯来自太阳能,玉树无电。

在见证一场搜救后,深夜11点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装备发稿。意外却发生了——开机显示错误,折腾了20分钟才进入系统,但运行速度慢得出奇。事后诊断原因为颠簸的路途中硬盘受损,此事验证了野外采访电脑必须采用固态硬盘。

眼看电量一点点消失、发稿时间一分一秒飞逝,紧急关头我随机应变,建议采取用手机向编辑口述成稿,让笔记本里有限的电量保证图片发送。

在编辑老师耐心帮助下,四川救援队出现在玉树施救的图文信息,在深夜挂上四川在线,次日刊发于《四川日报》头版。

参加工作几年来,我坚持每天出门都携带一部数码相机、两部手机、4块电池,及录音笔、读卡器等设备。在玉树期间,我的一部手机因气温太低屏幕罢工,随身携带的另一部便马上发挥了作用。然而,受损的笔记本和无法充电的情况着实考验着我。

除不得已口述,我还尝试过在纸上写稿,再翻拍发回报社,却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荒废了用笔在纸上行文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作罢。

我不得不在高原上背着沉重的行囊,四处寻找发电机,最后终于在玉树指挥部里冒着触电的危险,紧急修复了一个被摔破了的“裸体”插线板,才算挤上了电。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三天,直到救援队从成都运来发电机。

今年四川“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期间,我承担一位省领导现场指挥公路保通报道。这位领导身先士卒,现场督战,连续几天深夜前往保通现场,凌晨才下山。

因条件限制,我必须提前下山发稿才不会耽误第二天见报出版。而山沟里当时只有普通的通话信号,没有恢复3G和GPRS信号,如何发送审稿成了一个难题。

危急之中,我想到一个办法,将电脑上写好的稿件转存到手机中,再将Word格式稿件转换为短信格式发到保通现场审稿。幸亏,平时对智能手机的熟练操作救了场,没有耽误报道。

在突发事中,寻找新闻、快速写稿是文字记者的一种基本能力。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充分的技术保障和熟练多媒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凸显,成为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此外,在完全依赖电脑的时代,切勿丢掉用纸笔写作的基本功,否则“笔”到用时方恨少。

猜你喜欢
全能玉树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玉树留芳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