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两极”女记者眼中的极地报道

2010-07-26 09:10张建松
中国记者 2010年11期
关键词:南北极北极海科学考察

□ 张建松

(作者是新华社上海分社政文部副主任、主任记者)

南北极科学考察时间长、任务多、关注度高,是做好极地新闻报道的重要时机。截至2010年10月,我国共开展26次南极科学考察和4次北极科学考察,每一次考察都为随队记者提供了丰富报道题材。

极地科学考察是新闻“富矿”

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我作为新华社历史上首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跟随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前往中山站、长城站采访。2010年7月至9月,我跟随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采访报道,历时82天。

通过两次报道实践,我深感极地科学考察是新闻报道的“富矿”,作为随队记者,可通过多种新闻报道形式,进行全方位挖掘和多角度报道:

一、考察队的行踪报道。南北极科学考察远离祖国,一路远航几万海里,“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到了什么地方?有没有遇到危险?什么时候抵达中山站、长城站?这些问题是考察队员的亲人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关心极地考察的读者想知道的。做好考察队的行踪报道是随队记者最基本的职责。

二、考察队中的科学亮点报道。

由于许多南极考察的任务是“常规”任务,记者需在这些任务中找出新意和亮点,吸引读者目光。第24次南极考察时,昆仑站还未建立,考察队主要去进行建站选址。中国即将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因此,我在科学任务的报道中特别突出“内陆队”的报道。

与南极考察相比,北极科学考察内容较为单一、专业性强,对随队记者报道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在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报道中,我努力进行业务创新,改进一般科技新闻的消息报道模式,结合见闻和大量科普知识,将一般人看起来很枯燥的科学考察背后意义,用记者的语言通俗易懂地写出来。

例如,我国每次北极科考的第一个海洋综合调查站位都设在白令海,为什么?对此我专门采访考察队里的海洋科学家,采写了一篇通讯《敲开北冰洋的“门户”探秘白令海——专家详解白令海的科学研究价值》,从北冰洋是“海水移民”的世界、白令海是北冰洋的“门户”、白令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等方面,解释白令海的科学研究价值,为读者释疑解惑。

三、记者在考察中的见闻。地球南北两极是一般人难去的神秘之地,随队记者应该成为读者的眼睛,将一路所见所闻、经历的危险、难忘的事、可爱的极地动物等向读者娓娓道来。

在南极考察过程中,我曾发表许多特写,如《在“暴风雪的故乡”亲历南极暴风雪》《“魔鬼”西风带里晕船记》等;在北极科考报道中也采写了《北极“脏”冰大有文章》《企鹅和北极熊:南北两极“形象大使”印象记》等报道。这些报道或是通过亲身经历的事件,或是描述亲眼所见的自然现象,向读者描述出南北极的性格特点、展现出科学考察之艰辛、感受到考察队员们的苦与乐。

在考察队中,记者既是旁观者,也是考察队的一名队员,记者所思所感、考察队中有特点的人物,均可以是报道题材。在南极考察中,我曾经写过一篇较满意的人物记《朱大厨的大饼》,以小见大,讴歌为极地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雪龙”号船员。

随队记者要会“十八般武艺”

在南北极采访,名额有限、机会难得,做好随队记者必须掌握多种新闻报道手段,不仅要写文字稿,还要拍照片、发视频新闻。

总结这两次南北极新闻报道,感触很多。首先应该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成为一位全媒体记者,而我总是“临时抱佛脚”,留下许多遗憾。摄影报道、音视频报道虽然与文字报道形式不同,但报道思想、报道内容相通。南北极许多优美风景和题材,配上具有新闻性的文字说明,才会相得益彰、脱颖而出。

例如,在第四次北极考察过程中我一共发出260多张照片,许多照片是单纯的风景照。在发稿时,我紧紧抓住“北极海冰快速融化”这一新闻主题,在图片中重点表现“极海融冰”“北冰洋的美丽与敏感”等主题,通过照片和文字说明,告诉读者正在北冰洋发生的事实,从而唤起更多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其次,在第24次南极考察时,博客刚刚兴起,我也在新华网开了一个。这个博客不仅是我个人的天地,更成为考察队员和亲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许多考察队友的文章、照片通过我的博客,转达给国内亲友,他们的亲友也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第三,高度重视卫星通讯设备。在地球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进行科考报道,千方百计将稿件传回来是对记者的一大考验。在南极考察过程中,我携带的海事卫星BGAN一路保证了发稿。由于北极科学考察到达的纬度更高,临行前,我得知自己携带的两套海事卫星设备BGAN和M4在高纬度地区均面临无法上网的危险,“雪龙”号上最新装备了一套铱星上网设备。于是,经领导同意,紧急委托朋友开办了一个账户,并在“雪龙”号启程前最后一刻拿到这个账户芯片卡。进入北纬72度以后,这张小小的芯片卡在发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保证了在第一时间将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到达北极点的消息和图片发回国内。

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全球气候变化,目前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影响最深远、规模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气候变化问题已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与经济、外交、安全、贸易等多种问题纠缠在一起的国际政治问题。

地球南北两极,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是深化极地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已超出科学家预期。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消息,在2010年度“融化季”结束时,北极海冰面积萎缩至476万平方公里,创下历史排名第三的最小冰面纪录。估计到2030年,北极到夏末就不会有冰了,完全成为一个“蓝色海洋”。

□ 2010年8月16日,本文作者(左一)在北纬86度的北极浮冰上展示新华社旗帜

北极海冰融化带来最直接的后果是北极航道贯通,这不仅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价值,战略作用亦不可低估。北极航道开通后,北极地区内部增加了贯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动脉”,必将加强北极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北极区域一体化程度,北极地区战略地位将得到整体提升。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北极地区人口将随之增加,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增强。

北极航道的开通还会直接改变原有世界海洋航运格局。现有环球海洋运输线位于地球的南北居中位置,这根“世界运输大动脉”串起一系列战略要地和世界热点,从马六甲海峡—北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加勒比—巴拿马运河—东南亚,形成了众多战略热点和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世界海权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域。

而北极新航线一旦开通,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影响和地位也将随之降低。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对比变化将会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此外,北极航道的开通对海洋军事力量的配置与机动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北极海冰快速融化绝不仅仅是一个科学现象,而很有可能是促进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改变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系列正在发生的悄然变化,无疑也为记者的极地报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南北极北极海科学考察
勇敢与小心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问道长白山之科学考察
南、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中部型El Nino与北极海冰变化的联系
累积海冰密集度及其在认识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作用
井冈山市大鲵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及其驯养保护工作探讨
广开渠道,加强科学课的实践活动
中国近50年寒潮冷空气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极海冰的关系
出行南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