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瑜
随着传统报业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升级,原来的纸媒记者亦开始向集文字、摄影、视频于一身的全媒体报道方向转型。他们带上录音笔、挂着照相机、扛起摄像机穿梭于各个事件现场,拼抢时效,制作多样产品以满足既有各类终端需求。匆忙与压力之下,他们的实际工作状态怎样?产品品种极大丰富的背后存在哪些问题?忙碌赶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认识?本期焦点倾听一线全媒体记者的心声。
一个人的日子在海外过起来——
做全媒体记者实在不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全媒体记者”这个头衔适用于新华社绝大多数驻外记者。就我熟悉的非洲而言,每个地区分社通常只有一至两名记者,负责驻在国和兼管国日常新闻报道工作,这包括对内中文报道、使用驻在国官方语言或其他语种的报道、音频、视频报道、摄影报道、体育报道、网络报道和经济信息采集等内容;此外记者还要承担各种源源不断的其他媒体的约稿、直播连线任务等。而除了新闻报道工作外,新华社驻外记者还要扩大社会交往建立必要的当地人脉,管理文字、视频、摄影及营销雇员,同时维持分社正常运转,兼任厨师、司机、技术员等,真正是一个人的日子在海外过起来……
摄影及视频报道和文字报道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有第一手现场素材,这要求记者人到现场。
对于驻外记者,去陌生的地方开展报道是家常便饭。2009年5月底,我和同事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驱车400余公里,历时8小时前往肯尼亚与索马里边境的达达布镇难民营采访,在边境地区停留不到两天,制作系列报道7条,发图片两个主题序列数十底。“肯索边境系列报道”被评为当期的新华社总编室表扬稿。在前往达达布镇之前,通过雇员,我们联系到负责管理达达布镇难民营的联合国难民署驻达达布办公室,他们拥有组织记者参观报道的经验,还能提供住宿,和他们取得联系对展开报道至关重要。
笔者一行到达达达布镇时已是当天下午五点多,赶在天黑之前,我们走访了达达布镇的街道市场,了解了长期居住在这里的索马里人(不是索马里难民)的生活,拍摄了一条《肯索边境的达达布镇》。随后见到联合国难民署达达布办公室接待人员,告之接下来的拍摄采访意图,提出我们至少要走访难民营的家庭、学校、医院等基本社区单元,尽量在有限时间内反映难民营的基本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状态(我们不愿直接称呼他们为难民)。联合国难民署对这里情况非常熟悉,帮我们计划出一个时间表。
翌日清晨,记者驱车半个多小时从联合国难民署达达布办公室驻地前往一个叫做达加哈利的难民营。沿着索马里人来这里的步骤,我们走访了难民营注册中心、粮食贮藏地、学校、帐篷医院和难民营家庭。每到一个地方就尽量拍摄足够的有效画面,采访关键人物,获得尽量多的报道素材,拍摄记者出镜和视频同期采访,而采访内容亦可为文字稿所用。每个地方停留一至两小时,按此流程马不停蹄,到下午四点离开达加哈利时,初步估算手中的素材能够完成5条左右的多媒体报道了。
对于视频报道而言,画面素材是第一位的,获得第一手、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丰富信息含量的素材,某种程度上比写好文字解说词更重要。而文字报道需要充分采访提供的翔实材料,通过文字表达逻辑性更强更具深度的内容。这看似有些矛盾,但不论文字通稿还是视频新闻,都要依靠采访素材,这是报道的基本“原料”,而不同形式的媒介产品不过是由这一“原料”加工而成的不同“菜肴”。
在达加哈利难民营的报道行程中,联合国难民署工作人员帮我们安排的其中一项是参观粮食贮藏地,同时介绍难民营食物援助情况。据介绍,难民营居民每月1日和15日领两次粮食,但记者前去的时间不是粮食领取日,无法拍摄到难民领取粮食的现场镜头。
按照接待方安排,我们需要在贮藏地等候半个多小时采访负责这里粮食援助的国际组织负责人。笔者和同事商量认为,如果无法取得第一手难民领取食物的画面,视频报道只能拍摄粮食储藏室里的粮食镜头,即便有采访,但画面单一,有硬凑之嫌,又要花去半个多小时的等待时间,报道成本大。于是,我们决定不专门等待采访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而请联合国难民署负责人介绍难民营粮食供给情况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困难,掌握充足文字素材,然后直接赶赴下一个报道点,完成接下来的拍摄报道任务。
然而,食物供给终归是难民营里非常重要的内容,于是我们在随后难民营家庭的探访中特意了解询问了这里居民的食物供应情况,拍摄他们储藏食物、做饭的镜头,还进行了关于领取粮食救济的同期采访,了解了难民营居民对粮食供给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弥补了之前的缺憾。
由于时间有限,记者需要对事件发展进行准确判断,合理安排行程,有舍有取,及时弥补跟进,与其生拉硬凑,不如换个报道角度展现同样的问题。
□ 本文作者2009年7月在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采访总统选举。
在非洲驻外的日子是忙碌的。以笔者在南非的工作为例,每天上午9点左右开始一天的工作,时刻跟踪南非各地当天发生的各类重要事件,从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总统府新闻发布会到立法首都开普敦法院对某一重大案件的判决进程,从一起惨烈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到重要体育赛事的结果报告。在跟进英文发稿的同时选编译成中文稿,适合做视频报道的选做视频。
对于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带着雇员提前赶到现场,找位置架机器,一方面拍摄足量活动画面,一方面进行充分采访了解事件发展进程。对时效性强的报道,必须第一时间将中英文文字报道发回,接下来制作中英文视频。当地每晚10点通过规定渠道了解南非股市、铂金、黄金价格和汇率变动情况,发布四条经济信息稿,一天的工作通常在晚11点左右结束。
诚然,驻外记者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当你自信地对文字报道、视频报道、摄影及其他报道形式说“行”的那一刻时,当你有一天因为要离开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而依依不舍时,一切的辛劳都变成了值得珍惜的回忆。
谈及全媒体记者,有人不免有这样的疑问,一个人做那么多项工作,每项都能做好吗?这的确是个问题,学习使用机器,学习视频文稿写作,学习画面编辑规律,这都是相对容易的,真正不易的是思维的建立和在不同思维间灵活转换。也只有建立了相应的思维,形成全媒体报道思维体系,你在从事具体全媒体报道时才是得心应手又高质的。
各种报道依托不同的媒介形态,深深打上该媒介的烙印而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文字报道要求掌握翔实材料基础上的客观公正和深度,适合展示逻辑性强的复杂内容;视频报道则画面先行,叙事要求直接生动故事化口语化;而摄影报道更是有其独特的拍摄发片规则和要求,又与视频拍摄原则异曲同工。但仅仅了解这些报道的各自特点仍与思维的建立相去甚远,需要更多实践中的体会。
所以笔者认为全媒体新手不要太过急于各种媒介形态报道的实践,往往报道任务众多而挤压思考时间,疏于对每一项报道的报道规则和思维的具体体会。应先有侧重地深入接触某项报道,在大量实践中探寻该项报道的报道规律,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报道思维,这是做好这项报道的决定性前提。
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割裂各媒介形态的报道,因为做好报道的基础都是素材的收集和深入扎实的采访。在选题和报道立意同一的前提下,按照全媒体报道思维进行采访,准确判断出各类素材适用的媒介形态,进而将其加工成不同的媒介产品。这个过程如同一位优秀的厨师能利用相同的原料烹制出不同菜系的佳肴。
理想化的状态是:全媒体记者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在全媒体报道思维指导下,通过一次性全媒体采访,按照各自媒介形态特点制作出相应的媒介产品。这种状态我还差得很远,但我愿意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