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孟武
一、以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很多学校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校长、教师换了一届又一届,每一届的教师都是忙于学访与研究。然而,回过头来看一看,学校发展进程中到底积淀下了什么?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因素。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缺乏个人鲜明的办学思想是关键之一,这种思想必须是立足学校现状,基于对素质教育理念深刻领悟而自然生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教学管理思想,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必须是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一个具有特色办学思想的管理者,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并善于在工作思路上与教师达成共识,这样教师才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设计并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管理者的思想在教师的具体工作中落实的过程,也是教师在自主建构个人教学理念的专业发展过程。
思想的传承性是关键之二。传承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继承中发展,缺少了继承的发展永远是浅薄的发展,而缺少了发展的继承,是没有生命力的继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割裂式的教学管理,缺少了学校教学文化的积淀,严重地制约着学校教学发展的特色化创建,造成了学校教学管理趋向于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教师只能听从上级和外来文化的指挥,按部就班地去工作,而很难形成富有个体特色的内涵发展。这种随波逐流式的学校发展,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系统性,也很难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思想。
可见,领导者基于继承与发展的鲜明的办学理念是引领教师专业持续性发展的基点。
二、以科学的管理策略孕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既然要发挥学校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引领作用,那么教学管理就不应仅理解为制度管理。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应该是一种环境建设。构建和谐、互助、积极向上的教学工作氛围是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潜在动力。
(一)规范落实教学管理是基础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强化教师工作中的自觉规范意识。管理者要将制度的内涵和目的向教师进行深入的解读,让教师认同管理,明白制度不是惩罚,是对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规范。规范教学管理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管理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管理者要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充分体验到这种思想。人性化管理使制度与管理更多指向于帮助教师更好、更自觉、更为有效地做好教学工作,变自上而下的监督为上下互动的合作,使管理与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得以共同发展。
(二)激励凝聚人气
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不是取决于管理者的意识,而是取决于教师的自觉和积极的敬业精神。教学工作中,管理者既要善于调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教师感受到管理者的作用,更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教师工作中的成绩,给予认可和激励,鼓舞教师的互动,同时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自觉、规范地努力工作”成为一个团队成员所共同努力的方向。这种良好风气的形成,是教师乐于发展的关键。
(三)线形管理抓落实
教学管理者要发挥引领教师教学思想的作用,在确立学校教学发展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线条明晰的监管与指导网络,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地落实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让教师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地有序开展教学工作,使规划、管理、落实三个层面互为推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理性。
三、 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学校教学的特色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点,要抓住三个层面实施:科研兴教、教师专业发展、课堂特色创建。
(一)形成浓厚的学术之风
缺乏教科研支撑的教师专业发展容易演变成简单的体力劳动,教学管理要善于构建适合于本校现状而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科研体系,将教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真正让先进的教科研理念和成果应用于教学并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发展,让广大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提升对教学的理解。
1. 个体化教科研
“高、大、全”式的教科研是造成教师不愿参与的主要原因,而缺乏专题引领的教科研又使工作流于形式,学校教科研要充分体现基于教师教学实践的专题性,让教师自主构建基于对学校教学专题的理解、对自己教学现状的分析,并最终确立研究专题。针对教师个体开展的专题研究,要组织相关教师与其展开互助教研,构建“个体专题研究、同伴互助研讨”的教科研环境,依托小而精的个体化教科研增强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多维互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 群体化教科研
教师成为教科研的主体是诱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只有这样,教科研才会具有实效性。教学管理者要以课题化的学校特色化建设来引领教科研工作,使教科研重心迁移到教学一线的教师,让每位教师将学校“大”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问题、教研组问题,形成人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教科研群体。这样的教科研研究的是教师课堂中的具体问题,挖掘的是群体的智慧,而生成的是创新的思想,因此,基于校本的群体化教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沃土。
3. 联动化教科研
教科研工作最终要指向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而缺少了先进思想的引领,教研的实效性就很难落实,因此建立以科研带教研的教科研体系是提升学校理念层次的有效策略。科研是对教研和教学的理论层面的提炼和提升,充分发挥课题对教研、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有利于让教师从更高的层面去研究教学,从而形成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课堂实践的联动体系。这无论对于教师的专业发挥发展,还是对学校的特色化创建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让教师成为发展的主体
教学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只有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生、学校及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必须让教师成为发展的主体。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并不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缺乏的是教师对于这些理念的落实以及在落实中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学校必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学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建立学习、反思、专题培训等系列教师专业培训制度,使教师的理论素养能够得到不断提高,让教师不仅明白怎样教,更明白为什么这样教,推动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其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培植一批教学骨干,帮助他们提炼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充分发挥这些业务尖子、教研组长的辐射带动作用,让他们担起带动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形成上下带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形式多样、层次各异的教师专业培训机制,让教师在自培自炼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打造课堂特色
没有特色的课堂是不会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课堂,课堂教学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教师、学校得以发展的基础。一个教学管理者要能够针对本校、本地区的教学现状,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一个特点鲜明、扎实有效而极富引领性的课堂教学理念,这个理念要极具校本性,而非凭空制造的让教师难以理解和实现的设想,教师在理念引领下,进行课堂教学的特色化建设。在此基础上,管理者可以鼓励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特色,针对自己对教育观念、学校课堂特色及自身特质的理解,发现、总结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常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体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个过程不仅是教师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渐进发展的过程,可见,打造有特色的课堂,是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
四、在反思与总结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没有总结与反思就不会有进步和发展,反思与总结要轻评价重分析,强化指导性。教学管理者要善于在更高的高度审视和分析学校教学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对教学中取得的成功与失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工作策略,以我们教育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和预见性,为教师设定跳跃式的专业化发展的工作目标,让教师在不断的目标达成中体验到成功,并及时发现下一个更高的发展目标,以目标达成为引导,促进教师专业水平能够在不断的创新中得以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天津市大港第五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汪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