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践*

2010-07-07 15:42张慧波董艳杰陈亚东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9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岗位

张慧波 董艳杰 陈亚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践*

张慧波 董艳杰 陈亚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

简要介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对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开发方法及课程开发要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同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具体课程开发为案例进一步说明了项目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与课程体系的整体改革相匹配,与工作岗位相对应,才能更好地实现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项目化课程

从1999年至今10年的时间里,高职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2006年推出“百所示范院校建设计划”以来,高职教育有了新的突破,逐渐形成了高职教育类型独特的办学模式,尤其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真正突出了职业的概念,通过课程改革,不同院校已经陆续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产业结构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然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毕竟是少数院校,更多的高职院校依然保留着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子,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问题,如高等教育与市场、产业结合不紧密,培养目标设计未能按照市场、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不符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课程内容不具有岗位针对性等,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改革中最关键的是要明确改革的具体方向,方向对了哪怕慢一点也会有成绩,同时要改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念,树立职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观念。

课程体系改革与核心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教育部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妨将其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能力目标的培养。

设计步骤课程体系改革最关键的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因而笔者所介绍的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设置和建设。大体要经过三个步骤:首先,是专业调研,其目的是形成各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报告,解决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具体调研过程要了解相应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相应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及专业发展趋势,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同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培养现状及存在哪些问题,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等内容。其次,是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目的是提炼出相应的职业能力,所请专家最好是行业企业中有多年生产一线工作经历、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专家,要让其预先思考该岗位员工需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一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可能与工作岗位相对应,也可能不相对应,这取决于不同职业的劳动组织方式(如饭店前厅管理);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单件任务(如统计员工的工资);职业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的知识包括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再次,是根据职业能力需求设置并开发课程,其目的是形成能充分体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特点通过上述步骤建立的课程体系能真正体现职业导向,因为是通过岗位分析倒推出课程,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岗位)而确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方法,并在职业能力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组织教学,选择、设计项目课程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应根据某种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而定,明确该门课程与实际岗位的贴近度,按照专业的工作逻辑,针对岗位核心职业能力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展开教学,以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行为,以具体项目带动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一体化设计。

与传统课程体系的区别新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形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将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完全分离的教学活动通过职业活动进行整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化课程与学科系统化课程比较表

核心课程开发与建设

设计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教学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的开发。

教学内容构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工作过程分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形成项目模块,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在纵向完成项目训练的同时,适度横向引入知识点,体现“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在项目课程中,按照工作过程中任务与知识的关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突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不仅要关注知识记忆,还要为学生提供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核心课程开发及表现形式课程内容开发与选择首先要寻找一条依托不同职业工作任务的清晰的逻辑主线,这个逻辑主线因为专业与课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有的是以产品为逻辑线索展开的,有的是以工作对象为逻辑线索展开的,有的是以操作程序为逻辑线索展开的,有的是以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为逻辑线索展开的,有的是以岗位为逻辑线索展开的,有的是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展开的。只有明确了课程的逻辑主线,才能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及具体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考核标准及实施建议等内容,是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及考核的依据,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应重点说明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项目编排的思路与模式、课时数与学分数、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内容,课程内容的框架应包括工作任务及相关知识、技能要求。要认真分析每门课程,要让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及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要求,并应对相关知识、技能做初步分析。要根据教学规律对工作任务做进一步整合、筛选、分解等处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教学活动(教学项目)的设计,项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内容选择的完整性和岗位针对性,关系到所培养人才对职业岗位能力的熟悉程度,因此项目课程设计非常必要。项目课程设计是在课程标准基础上设计一份实施教学内容的项目参考方案,是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更换。项目应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并具有典型性,项目设计要围绕工作任务进行。要确保学生完成该门课程内容的所有工作任务,在项目设计时需要对工作任务做综合化处理。许多项目是跨任务的,项目之间要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可涵盖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所有工作任务,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应是对应的,围绕一个工作任务可设计几个项目。根据工作任务的界限,可把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小项目),使学生按照工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小项目划分要注意相对完整性,项目课程在形式上表现为产品(服务),在内容上则是工作任务,在目标指向上是职业能力,在教学上要具有可操作性。课程内容应以从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要包括该门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工作过程应是基本一致的。这种模式尽管工作过程是重复的,但由于项目不同,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可得到不断提升。项目是操作实例,是完成任务获得的结果,应有明确的目标及完成的条件,至于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可通过文本、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展现具体内容。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开发案例

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根据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专业调研、岗位分析等步骤重新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通过调查分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可归纳出3个岗位,且每个岗位都对应着一定的职业能力,经过提炼、合并,最后设置了4门专业核心课程,这4门课程的内容是经过选择的,可能涉及原有的几门课程知识,因此必须在一定的逻辑主线下经过重新序化,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

表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岗位及其主要职业能力表

《化工产品检验》课程开发案例《化工产品检验》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4门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开设目的主要是培养化工企业或相关企业分析检验岗位的生产一线高技能化学分析检验人员,课程内容是基于检验岗位所涵盖的知识与能力,以检验过程为主线,通过适度延伸重新选择和序化了的,而且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具体涉及8个项目,如表3所示。8个项目中每个项目都以分析检验项目为载体,按“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训练学生从事分析检验岗位工作的职业技能,在训练中不断归纳总结。依托职业资格及国家标准制定了该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选择,明确了每个项目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对整个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做中学、学中做”体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表3 《化工产品检验》课程项目模块表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何课程的改革实践探索都会冲击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都会带来一些困惑和问题,项目课程改革也是如此,仅仅是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一种方法而已,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很实用,只要明确了教改的指导思想,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总结,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就能够探索出新的、实用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71-74.

[2]徐国庆.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的设计[J].职教论坛,2009,(6):4-7.

[3]徐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1):25-28.

[4]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有话职说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G712

A

1672-5727(2010)09-0035-02

张慧波(1966—),男,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本文系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0809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岗位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