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茜茜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反思
柯茜茜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职业教育体系是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国家的教育体系结构,还与经济结构、就业制度等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变迁。科学地认识我国职业教育的体系与结构,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职业教育体系;变革;历史反思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建立新的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对旧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从根本上否定了20世纪初建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按照前苏联的模式重新建立了新的职业教育体系。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文革”前的17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回顾职业教育在这期间的发展历程,分析职业教育体系历史变迁的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新中国建立后,对旧教育进行了改造,旧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体系遭到否定。旧中国留下来的有限的职业教育遗产中,学校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在本质上均与人民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如“训导制”、以三民主义或宗教教义设课等,这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整顿和改造。
1951年8月10日,周恩来在政务院第九十七次会议上指出:“旧中国的学制是先抄日本的,后抄美国的,虽然有一些修改,但一般说,还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旧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体系可以将其看作是为剥削阶级培养合格劳动力的,因为一旦进入职业学校,就难以再升学了,相当于剥夺了劳动人民接受完全教育的机会,所以是资产阶级“双轨制”的集中体现。至于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随着新社会的诞生,人民当家作主,已是可以彻底解决了。
新中国建立初期,技术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是中专和技校。中专培养中等专业干部,由各主管行业部门办学,性质和办学模式均与高校类似,只是低一个档次而已,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色彩已十分淡薄。技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由劳动部门主管,由行业或企业办学,虽然就业意识和教学的岗位适应性较强,但毕竟是先定位后培养。被录取进中专和被录取进技校,也就意味着分别完成了招干和招工手续,学校及专业(工种)的设置、招生和毕业生分配都是高度计划性的,这是当时计划经济及劳动就业制度下的产物,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有明显区别。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原有学制有许多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初等学校修业六年并分为初高两级的办法,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女难于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旧中国培养技术工人,在学校系统中不占重要位置。据统计,1949年,全国只有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7.7万人,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2700人,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数的4.2%(据199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过去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主要不是靠学校,而是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老办法。这种把技工训练作为单纯安置失业人员劳动就业的办法已明显不适应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需要,亟须改变,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普通中学多,技术学校少,不能适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由此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科范围过宽,课程设置不统一,学校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脱节,学校分布与科类设置不能适应国家建设的要求。根据1950年的统计,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共有500所,其中医药卫生类居首位,占36.2%,其次是农林类,占21%,工业类仅占18%。在工业类学校中,作为现代工业基础的地质、采矿、钢铁、化工、机器制造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专业都十分薄弱。因此,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调整势在必行。
新中国建立之初,政府陆续接管或接办了旧时的公、私立职业学校,改为中等技术学校,加上从老解放区迁出和新建的中等技术学校,构成了新中国中等技术教育的骨架,并被纳入学制体系。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如图1所示:
图1 1951年学制示意图
学制的主要特点是普通教育与工农业余教育并举,均可通向高等教育,这样就从制度上消除了“双轨制”的痕迹,体现了人人均有权接受完全教育。在职人员的教育在新中国学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教育基础落后,职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职工教育以补习基础文化知识为主,按初、中、高等普通教育的层次安排,专门技术教育的比重不大。与业余高中配套的有业余中专,除医士和会计外均为工科类专业。
同时,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旧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现代工业少,导致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科范围过宽,学校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脱节。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必须与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结构相适应,因此调整势在必行。1952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积极地准备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地训练和培养中等和初等技术人才尤为当务之急”。“各级各类中等技术学校,均应根据各业务部门的具体需要明确规定其方针与任务,并逐步地与适当地实行专业化与单一化,务求学用一致,使所培养人才确能适合各业务部门的需要”。
教育部根据前苏联中等专业教育的经验,于1953年7月发布了《关于中等技术学校设置的原则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业务部门在制定所属中等技术学校专业设置计划时,以中央各业务部门集中统一计划为原则,学校之间应适当分工,所设专业力求集中单一,同一学校所设专业以性质相近为基本原则,使设科分校逐步走向专门化、单一化。同一学校所设专业以性质相近为基本原则,在目前,原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所设置专业,以不超过4个为宜,新办或条件比较差的学校,最好暂设一二个专业,至多不超过3个。具备师资、设备条件的学校,可逐渐增设专业。为使学生按所设专业能在生产实习方面有充分保证,各校所设专业应以学校附近有与专业性质相同的工厂、矿山及其他企业机关为依据。专业选定也要考虑到学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设专业应在较长时期内不致变更。
中等技术学校要“逐步地与适当地实行专业化与单一化”,“根据国家各项建设的实际需要与科学技术的分工的原则,要专设一科或兼设数科”。这既是进行调整整顿工作的原则,又是保持中等技术教育应有水平的措施。在调整整顿过程中,首先注意保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部门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要;学校设置尽量靠近生产基地和交通方便地区;相对集中人力、物力,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将专业相同的学校合并为一校或数校,原有的多科综合性的学校,按照专业性质与科学技术学科的分工,改组为单科性的学校。
通过这项工作,停办了条件不足的学校,撤销了附设于普通中学的中等技术班(科),把私立的职业学校改为公立学校,将一些业务或专业相同的学校合并为一校或数校,原有多科综合的学校,按专业性质分别改组为单科性的学校。调整后,工业学校的比重上升到29%,重工业、燃料、机械类学校及学生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初步适应了重工业与国防工业建设的优先发展需要。据对12个中央业务部门所属的工业、财经、医药卫生性质的157所学校的统计,已设置专业的151所,占96.2%。地方所属工业性质的学校设置专业的占34%。农业性质的学校设置专业的占76.1%,财经性质的学校设置专业的占37.1%,医药卫生性质的学校设置专业的则达100%。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央各部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办起了技工学校。截至1952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25所,在校生1500多余人,大都是招收失业工人和高小毕业生,学制1~2年。全国尚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各校自编教材,应付急需。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千百万技术工人,于是,技工教育制度随之创建并陆续发展起来。1954年4月,劳动部制定了《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规定技工学校按产业部门分别设置,各产业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对技工的需要设立技工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中央各主管部门制定。该草案强调“技工学校,应以技术实习为重点,其各类课程的一般比例是:技术理论课程约占10%~20%;技术实习约占60%;普通科(包括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约占20%~25%”。
当时,国家采取了计划培养和培训先行的办法培养技术工人。1953年5月,中央劳动就业委员会、内务部、劳动部联合召开劳动就业座谈会,提出了劳动部门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培养技术工人,不应把技工训练作为单纯安置失业人员劳动就业的手段。此后,劳动部门一是将许多原来条件较好的训练班经过整顿、充实、提高,办成了技工学校;二是列入计划,从国家财政开支,开办技工学校(1955年改为工人技术学校,1956年以后仍称为技工学校),建立起培训技术工人的教育制度。
为了加强对技工教育的统一管理,加快技工学校的发展建设,1953年,政务院决定由劳动部门对全国技工学校进行综合管理。1954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批转了劳动部制定的《技工学校管理办法(草案)》,1956年,劳动部颁发了《工人技术学校标准章程(草案)》等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发使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机构编制、领导管理、教学工作、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使技工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开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及全面性。
在以后实施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国家有关部门都把技工学校的基建、师资、经费、专业设置及学生分配列入国家计划,使之得到保证。在总结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和新中国建立以来技工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学习苏联技工学校办学经验,技工学校逐步向正规过渡。不仅学校数量逐步增加,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
1955年4月7日,劳动部和工业、交通、运输各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人技术学校校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决议》。会议明确了技工学校的教学工作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以区别于中专和普通学校偏重于文化教学。为了保证这一方针的贯彻落实,在课时分配上进一步规定生产实习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为6︰4,即生产实习占60%,政治、文化和技术理论课教学占40%。这样一来,就使得技工学校学生的操作技能大为加强,素质得到提高,能较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深受工厂企业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此期间,技工教育开始进入与国民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时期,为生产企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工人。
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的建立,成为三十余年来我国中等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标志着我国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格局的基本形成。这两种专业技术教育提高了专业干部和技术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和技能程度,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体系的确立发挥了重大作用。
回顾上世纪50年代初职业教育体系变革的历史,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上都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尤为侧重类别结构与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发展中等技术教育为主体,并按照专业化的要求设置专业,突出发挥了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操作性和专门化优势,以适应国家各项建设的实际需要与科学技术分工的原则。从上世纪50年代初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中,可以得出一些经验与教训。
首先,由于重点调整了专业设置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学校分科逐步走向专门化、单一化,由原来按大科类进行人才培训的格局转到按专业设置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在专业结构中,加大了工科专业比重,特别是面对重点工程项目的行业,强化了专业的针对性,适应了重工业与国防工业建设的优先发展需要。
其次,明确了培养目标,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训练与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更是当务之急。尤其是技工教育制度的建立为失业工人创造了就业条件,给国民经济各部门输送了一批技术工人,也为发展技工学校准备了条件。据统计,1950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含中师)和技工学校共有1174所,在校学生23.2万人。到1957年,在校学生达到84.5万人,增长近3倍;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有90.4万人,高中阶段职普比为48.3︰51.7。这种职业教育结构主要是依据城市工业实际的人才结构需要,以培养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中级技术工人为主,大体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但与工业化结合紧密,起点较高,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在当时条件下,无疑是一次对国外经验的成功借鉴。
再次,由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根据计划经济模式构建的,在结构上注重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导致在很长时期内忽略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过分强调采取整齐划一、简单一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技术人才,既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职业性和灵活性。
回顾和研究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职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落后于普通学校;各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规格及标准要求不统一,质量差别较大,初等职业教育欠发达;在系统内,初、中、高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基本上互不沟通;职前、职后教育与培训各成体系,互不沟通,同类型、同层次的职前与职后职业教育要求各异,质量标准不一;在系统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沟通仍未解决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标准与途径还很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理顺和解决。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9.
[2]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32-233.
[4]顾明远,梁忠义.职业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453.
[5]孟广平,等.当代中国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1-22,32.
□有话职说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工夫积累的信用,往往因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G719
A
1672-5727(2010)09-0158-03
柯茜茜(1985—),女,浙江台州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