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尿 N AG、γ-GT和β2-MG水平升高的意义及机制探讨△

2010-07-06 09:14:2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外科西安710061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肾小管肾结石血浆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外科(西安 710061)

盛斌武 贺大林* 陈兴发* 王新阳* 南勋义*

肾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由于对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故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有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与结石发生相关,我们前期的研究也显示 ,肾结石患者尿 N-乙酰 -β-葡萄糖苷酶 (NAG)、γ-谷氨酰胺转移酶 (γ-GT)和 β2-微球蛋白 (β2-MG)水平显著升高[1]。本组通过观察肾结石患者血中与氧化损伤、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相关性,以期为尿路结石发生机制的阐明及结石患者肾损伤的保护奠定基础,现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 象 ①结石组:40例,为 2002年 12月至 2007年 5月来我院泌尿科就诊,经 X线或 CT结合腹部 B超为肾结石无症状患者,其中男 24例,女 16例,年龄 23~ 65岁,体重 49~72kg;②健康对照组:30例,经体检正常,腹部 B超正常且无泌尿系病史的健康志愿者 ,其中男 21例,女 9例,年龄 23~ 60岁,体重 51~75kg。

2 方 法

2.1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①血浆(清)标本:两组均于晨起空腹取肘正中静脉血 6ml,按说明书要求制备标本,放于-20℃冰箱保存。②尿标本:两组晨起空腹尿,按说明书要求制备标本,放于-20℃冰箱保存。

2.2 检测方法 ①主要试剂: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 α)试剂盒购自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β2-微球蛋白 (β2-MG)试剂盒购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北京);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N-乙酰 -β-葡萄糖苷酶 (NAG)、γ-谷 氨酰胺转肽酶 (γ-GT)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肌苷(Cr)试剂盒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②标本检测:放射免疫法测定 ET-1、TNF α和 β2-MG;生化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 NO、 SOD、MDA、 NAG、γ-GT和 Cr。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1.5单因素方差分析程序进行处理。

结 果

1 血浆 ET-1、SOD、NO、MDA和血清 TNF α测定结果 见表 1。结石组血浆 ET-1、MDA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NF-α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 SOD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 NO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尿 NAG、γ-GT和 β2-M G测定结果 见表 2。结石组尿 NAG、γ-GT和 β2-MG水平显著升高,其中NAG,β2-MG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GT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两组血浆 ET-1、SOD、NO、MDA和血清 TNF α测定结果(±s)

表1 两组血浆 ET-1、SOD、NO、MDA和血清 TNF α测定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组 别 对照组(n=30)肾结石组(n=40)ET-1(ng/L)42.25± 9.790 54.83± 23.800*TN F α(μg/L)1.18± 0.292 1.94± 0.437**SOD(kU/L)108.91± 13.837 101.27± 18.720*M DA(mmol/L)5.85± 2.106 7.08± 3.190*NO(μmol/L)57.96± 29.188 72.87± 23.030*

表2 两组尿 NAG、γ-GT和β2-MG测定结果(±s)

表2 两组尿 NAG、γ-GT和β2-MG测定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组 别 对照组(n=30)肾结石组(n=40)NAG(U/gCr)0.62± 1.078 0.75± 0.956*γ-GT(U/gCr)1.83± 1.242 5.61± 1.955**β2-M G(mg/g Cr)2.90± 1.795 4.18± 3.000*

讨 论

关于肾结石形成的研究较多,但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肾小管氧化损伤、钙通道和局部炎症反应。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肾结石患者存在氧化应激、ET-1显著升高、NO升高及 TNF α产生,尿中反映肾小管特异性损伤的指标 NAG、β2-MG水平升高,且γ-GT显著升高,与文献基本一致[1~3],提示肾结石与肾小管功能损伤有相关性。

β2-微球 蛋白 (β2-microglodulin, β2-M G)是由 100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低分子蛋白,在尿中含量甚微,当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到损伤时,尿β2-MG含量明显增加,肾小管重吸收率只要减少 1%,则尿中β2-MG排泄量可增加 30倍左右,且升高的程度与肾小管损伤程度 密 切 相 关。 γ-谷 氨 酰 胺 转 移 酶 (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主要来自肾小管细胞的刷状 缘 ,N-乙 酰-β-D-葡 萄 糖 苷 酶 (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则为溶酶体的标志酶,当细胞的正常更新率及通透性发生改变时,尿酶就排入尿中;当细胞损伤或坏死时,尿酶活力就会大量增加[1,2,4]。

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机体抗氧化的第一道防线,本组资料显示,结石组血浆SO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氧自由基在结石患者肾小管的损伤中发挥了作用。研究表明,结石中的重要成分如尿酸、草酸、磷酸等的产生,无不需要多种氧化过程,而且当这些物质产生增加同时即伴随着氧化作用的增强,且产生较正常为多的 ROS,消耗大量 SOD,产生 MDA,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甚至发生损伤;而且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体内大量堆积,必然产生大量草酸盐,与小肠吸收的草酸盐共同作用于肾脏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导致继发损伤,细胞坏死或凋亡[5,6]。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重要的生化介质,在很多生理和病生过程中发挥广泛的不同作用,在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受到机械性刺激时,尤其在Ca2+的改变和钙调节蛋白作用下,结合型 NO合成酶瞬间被激活,产生半衰期很短的 NO,能减少超氧阴离子,终止自由基链反应,对抗过氧化氢介导的细胞氧化反应,通过 NO-cGM P途径使血浆 NO水平升高,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等缩血管物质产生,改善局部血流动力学,减轻肾小管损伤[7]。内皮素(Endothelin-1,ET-1)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血管收缩物质,大部分 ET-1是由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释放的,ET-1能促进细胞内 Ca2+升高而加重肾小管损伤[8]。虽然 NO和 ET-1在血流动力学作用方面相互制约,但本研究中结石组血浆 NO、ET-1都显著升高,说明很可能因为肾结石的形成过程中,损伤的组织不断释放ET-1,其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持续处于钙超载,而且持续产生的结石结晶的机械刺激均使NO水平升高。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α)是最重要的炎性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它的致病机制是它能作用于多种细胞,作为诱导细胞反应中的最初物质,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激发一系列级联反应或“瀑布效应”(Cascade effect)诱导 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等多种炎性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导致局部缺血和血栓形成,并通过激活炎性细胞,上调黏附分子[9]。血清 TNF α升高,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使得大量结石结晶穿破肾小管到达细胞间质,在肾间质中晶状物质被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包裹,坏死细胞成为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时结晶的内吞作用和并发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产生大量氧化代谢产物,并与间质细胞交互作用,导致炎症反应并最终引起组织损伤[10,11]。

总之,本组资料显示肾结石患者尿酶 NAG、γ-GT和β2-MG显著升高,表明尿路结石与肾小管功能损伤相关,自由基、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炎症反应在这种损伤中发挥了作用。当然,现有的资料只能得出上述推论,为了更清楚的阐明肾结石的形成机制,还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做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

[1]盛斌武,陈兴发,李 翔,等.N AG、γ-GT和 β2-MG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6(1):13-15.

[2]彭珊茁,张春生,胡 元,等.职业接触汞工人肾脏早期损伤指标的探讨 [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122-124.

[3]高月亭,陈 涛 ,王露萍,等.上尿路结石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6):500-501.

[4]沈 茜.血、尿β2-微球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陕西医学杂志,2002,31(2):185-186.

[5]张 保,陈一戎 ,王志平,等.维生素 C对大鼠肾结石模型体内活性氧及成石的影响.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11):683-685.

[6]Huang HS,Ma M C,Chen CF,et al.Lipid peroxidation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urinary levels of oxalate,citric acid,and osteopontin in patients with renal calcium oxalate stones.Urology,2003,62(6):1123-1128.

[7]Park JK,Cui Y,Kim HJ,et al.Activation of nitric oxide-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signaling in kidney b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J Urol,2003,170(3):2459-2462.

[8]李 翔,贺大林,陈兴发 ,等.内皮素-1、一氧化氮在冲击波致肾损伤中的测定及意义.陕西医学杂志,2004,33(4):300-302.

[9]韩洪伟,刘 红,海克蓉,等.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及高渗盐水的肺保护作用.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125-1127,1168.

[10]Knoll T,Steidler A,Trojan L,et al.The influence of oxalate on renal epithelial and interstitial cells. Urol Res,2004,32(4):304-309.

[11]Evan AP,Lingeman JE,Coe FL,et al.Randall’s plaque of patients with nephrolithiasis beginsin basement membranes of thin loops of Henle.J Clin Invest,2003,111(5):607-616.

猜你喜欢
肾小管肾结石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9:02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26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5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