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靖 常文隽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消化科(驻马店 463000)
自 2007年 3月至 2009年 3月,笔者采用和胃降逆汤治疗胃脘痛 1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2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52例,女 68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5岁 ;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20年。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其中浅表性胃炎 58例,萎缩性胃炎 27例,糜烂性胃炎 16例,胃溃疡 12例,十二指肠溃疡 7例。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和胃降逆汤:党参、姜半夏、代赭石各 20g,竹茹、旋覆花各 15g,砂仁、紫苏梗、海螵蛸、橘红各10g,甘草6g。加减法:胃痛喜暖恶寒者,加高良姜 10g,吴茱萸 6g;遇心情不好加重者,加郁金、制香附、川楝子各 10g;食滞纳差者,加莱菔子 10g,鸡内金15g;泛酸、嘈杂者,加煅瓦楞子 15g,浙贝母 10g;口干、胃阴不足者,加麦门冬30g,石斛20g;大便干结者,加决明子 20g,栝楼仁 15g;每日 1剂,水煎两次,取汁600mL,早晚温服。 1周为 1疗程。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烟酒。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胃镜示胃黏膜改变,基本恢复正常者。好转: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减轻,胃镜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均明显减轻,炎症范围缩小,腺体萎缩减轻者。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胃镜示胃黏膜无明显改善者。
治疗结果 见附表。
附表 症型与疗效对比表
120例患者中,痊愈85例,明显好转11例,好转15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为 93%,疗程最短 1周,最长 8周,平均 43天。
典型病例 程某,女,36岁,2007年 3月 12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部隐隐作痛,时作时止6年余。曾在某市中心人民医院检查电子胃镜示:胃溃疡。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疗效欠佳。一月前因操劳过度使胃脘部疼痛加重,伴胃脘部痞闷,嘈杂不舒,食后加重,口干咽燥,饥而不欲食,嗳气频繁,乏力,消瘦,大便干结等,用中成药养胃宁颗粒等治疗 3周,症状无明显改善,观其舌象,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综合四诊,诊断为中医的胃脘痛(胃阴亏损型)。病机为胃阴亏耗,失于濡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气机阻滞所致。治以养阴益胃,和胃降逆。用和胃降逆汤加减。处方:党参、姜半夏、代赭石各 20g,竹茹、砂仁、紫苏梗、海螵蛸、橘红、丹参各 10g,石斛、玉竹、麦冬各 30g,甘草 6g,7剂,每天 1剂,水煎服。 3月 19日二诊:药后胃脘部疼痛、痞闷、嘈杂均明显减轻,大便通畅,食欲增加,原方加减 40余剂,诸症消失,复查胃镜溃疡愈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体 会 中医“和胃气”思想源于《内经》,发展为仲景,昌盛于金元,完善于明清[1]。和胃思想是中医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胃”之和,是和其胃之不和也,即和胃腑的气血阴阳,求其达到阴阳平衡状态。《四圣心源》指出:“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气下降,是以清虚而善纳谷……。”说明胃的特性宜降不宜升,胃气和降,是其腐熟受纳的前提。胃气以和降为顺,气不和则滞,不降则逆,不通则痛。故治疗胃脘痛应以“和胃气”为原则。方中党参、甘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目的在于振复胃气,恢复其和降的功能;药理研究证实[2],党参、甘草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代谢,减轻黏膜炎症,加速黏膜的修复;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湿阻滞引起的胃失和降;竹茹清热化痰,清胃止呕,用于胃热或痰热犯胃引起的胃失和降;紫苏梗疏肝、理气、解郁,用于肝胃气滞引起的胃失和降;砂仁、橘红理气化湿、醒脾开胃,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引起的胃失和降。研究指出[3],橘红、砂仁等理气和胃之品能抑制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代赭石苦寒质重,为纯降之品,善降肝胃之逆气;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针对瘀血阻络,胃失和降之疼痛;海螵蛸咸涩微温,长于制酸止痛,是治疗胃痛吐酸之佳品。诸药配伍,具有和胃降逆,通络止痛之功效。
[1] 戴彦成 ,唐志鹏.中医和胃思想初探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20-21.
[2] 高改风.自拟消菌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82例 [J].陕西中医 ,2009,(30)1:19.
[3] 赵淑萍.消溃汤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陕西中医,2009,(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