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五种机制 提高教师素质

2010-06-25 05:48秭归县教育局局长
湖北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师德教师队伍

◎/秭归县教育局局长 向 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秭归县教育局紧紧围绕秭归县委、县政府“人才强县”战略,立足全县教育实际,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着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人们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师德教育机制

一是抓学习。全县组织开展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月活动,紧密联系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让教师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形成自律意识,在自律中升华师德修养。二是抓管理。坚持教师读书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师德档案制度、违法违纪查处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同时,严格执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五条禁令”等规定,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用制度管人,建立学习与教育、自律与他律、监督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永葆教师高尚师德。三是抓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教师,大力表彰和宣传名校长、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同时,严肃处理违反师德规范的人员。

二、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制

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是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县教育局不断增加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健全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打造名师工程。始终坚持外出挂职与本地集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送教下乡相结合,校本教研和远程培训相结合,切实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骨干引领、团队合作、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格局。

一是送出去“学”。组织部分校长和中职教师到苏州挂职锻炼,大力实施“名校长工程”,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水平,选派21名教研员到清华大学培训一周,培养了一批县级教学专家。另外与华中师范大学建立了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合作关系,为全县教师培养、培训开辟了新的途径。二是请进来“教”。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聘请武汉市、宜昌市教育专家现场指导教学,指导新上岗教师和资教生近百人次。三是坐下来“训”。2009年组织培训90个项目,培训3523人次,培训率达100%。组织三所高中的300多名课改年级教师参加网络课标和新教材培训。四是关起来“改”。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发展疲软”的怪圈,教育局下大力气开展教师成长改革活动,直面课堂。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轴心,以学科教研活动为基点,以省级课题“校本教研与学校发展关系研究”为实验,开展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建立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秭归工作站,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教师培训,33所中小学建立了二级网站,直接接收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全县教师已经从原来的“直接搬用”转变到“整合应用”,资源应用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通过这些活动,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传输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创新能力,提升课堂效益。

三、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扎实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教育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着力加强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全力推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目标管理考核制,强化岗位目标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聘任、待遇挂钩,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专家型校长队伍。制订《秭归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充分保证绩效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拉开分配差距,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自2000年开始,县教育局健全了省、市、县、乡镇、校五级骨干教师队伍。主动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建立农村山区学校教师特殊补贴制度、优秀骨干教师津贴制度和奖励制度,县财政每年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奖励教育拔尖人才。

四、建立健全城乡帮扶机制

一是坚持交流调配。不断加大教师配置的行政统筹力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努力做到向薄弱学校、边远学校倾斜,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二是坚持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城区骨干教师群体示范作用,支援农村教育,促进均衡发展。城区3所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结对帮扶4个边远乡镇的4所初中、5所小学。城区骨干教师结对指导乡镇中小学教师。组织城区学科专家组成员以“课程改革新理念、课堂教学新方法、现代信息新技术”为主题的“送教下乡”活动。先后派出初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和初中物理、化学、小学信息技术等9个学科24名骨干教师,到12个乡镇15所学校,上示范课57节,举办专题讲座24场,惠及教师340余人次,受益学生近3000人。三是坚持区域教研。不断加强区域教研,建立教研协作区,校与校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互补作用。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学科优势,培养区域性的骨干教师,引领学校教师不断成长,实现教研重心下移,体现城乡教学互助。近年来,全县初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分别在杨林等11所学校召开各学科协作区教研活动,近300多人参加学习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建立健全教师补退机制

秭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多次召开教育专题办公会,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工作。2009年暑期,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疏通教师出口,对于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确已不适应教学工作的部分老教师及少数患严重疾病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员,实行其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提前离岗退养的管理办法,优化师资年龄结构。克服教育经费相对紧缺的困难,尽量补充新鲜血液,按照“逢进必考”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正常的教师补充工作机制,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在对中小学专任教师配备情况核编调查的基础上,向县编委争取编制40人,其中高中20人,农村中小学20人。从师范院校择优录用27名本科生,充实到教师队伍,同时利用农村中小学特岗计划,聘用48名大学生到秭归支教,有效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为保障实施五大机制的顺利实施,工作中始终坚持共同发展原则、业绩导向原则,建立并强化凡进必考机制、在职发展机制、科学评价机制,突出选拔最优人才策略、营造最佳状态策略、打造最强团队策略,全县师资队伍实现了重大变化。教师学历层次大幅提高,教师人才梯队趋于合理,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得到激发。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师德教师队伍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