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霞,王兴臣,庄慧魁
近年来,中风病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除其发病率高外,更重要的是其致残率高,有2/3的存活者有后遗症。尤其是半身不遂引起了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恢复期的部分患者因有半身不遂、患肢肿胀,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更易留下后遗症。但此类患者的肢体肿胀易被医生忽视,临床研究报道较少,疗效不甚理想。笔者临床以中药熏蒸外洗的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6年9月—2009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病程在发病3个月内;临床诊断为肩手综合征(SHS),主要指脑血管病患者在恢复期患手突然水肿、疼痛及患侧肩疼痛,并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排除标准:丘脑病变所致的疼痛者、病前明显有肩关节疾病而致疼痛或运动功能障碍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共入选65例,其中男47例,女18例。肩痛与上肢麻木、肿胀并存者34例,肩痛与上肢肿胀并存者18例,上肢肿胀与麻木并存者15例。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肩手综合征临床诊断:主要指脑血管病患者在恢复期患手突然水肿、疼痛及患侧肩疼痛,并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
1.3 治疗方法 住院患者(脑梗死)病情稳定3 d后接受现代偏瘫肢体综合康复(PT、OT),出现肩痛、肿胀任一症状时加用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每日2次,每次 30 min。治疗21 d。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肩痛:在一白纸上画一长10 cm的直线,10等分从0~10,每一间隔为1.0为正常,分值越大疼痛越剧烈。治疗前后评定不在同一直线上;②麻木评定:0为不麻木,2为偶发轻微麻木,4为麻木频作但较轻微或偶发较重,6为麻木较重、频作,但可以忍受,并有明显感觉障碍;③肿胀评定:0为无肿胀,2为轻度,4为中度,6为严重上肢肿胀;④关节活动度测量:以自制量角器,在同一平面测量;⑤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评定以改良Fugl-Meyer法;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xthel指数法。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VAS评分、上肢肿胀、麻木评分、Fugl-M eyer上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并观察不良反应。评定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上肢肿胀、麻木评分、上肢功能评定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VAS评分、上肢肿胀、麻木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VAS评分、上肢肿胀、麻木评分比较(±s)分
时段 VAS评分 上肢肿胀 上肢麻木 Fulgl-M eyer上肢功能评定治疗前 3.77±0.89 6.06±2.80 4.54±2.19 50.21±6.49治疗后第14天 2.54±0.971) 4.57±2.111) 3.95±1.95 52.62±6.87治疗后第28天 1.06±1.012) 2.87±2.322) 2.95±2.052) 58.62±4.271)与治疗前相比,1)P<0.05,2)P<0.01
2.2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因此而脱落患者。
一直以来肩手综合征未得到国内外医疗人员的重视。直到1947年,Steinbroker才将冠状动脉心脏病或急性脑血管病等并发肩痛性运动障碍与同侧手疼痛、肿胀的一组综合征命名为肩手综合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8.1%~22.5%[1],文献报道[2]肩手综合征尚可发生在偏瘫对侧或双侧。本组患者肩痛侧均与偏瘫侧一致,肩手综合征发病率占同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12.2%,与文献报道相似。
目前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大脑运动前区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或传导束受损,使血管运动神经麻痹、末梢血流增加所致;②局部组织对交感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过度敏感;③免疫功能异常;④偏瘫侧运动减少而损伤“肩-手泵”机制,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也有人认为肌肉泵的作用减弱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已经证明许多患者与运动功能丧失或手臂的被动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很少见。经治疗手症状减轻后,患者可能仍存在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及手臂的被动体位,但并无手部的原发症状复发;⑤早期姿势不当或治疗不当。如腕屈曲位长时间受压,腕被迫屈曲影响手静脉回流,康复训练或治疗时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等。
本病从整体辨证属中风病范畴。而从局部辨治可归属于“痹证”范畴。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肿胀、萎软或拘挛、疼痛、皮肤发凉、活动不利。本病的发生,乃由偏侧阳气亏虚,推动无力而致血行无力,血行涩滞则成瘀,津液外溢而致肿。阳气失于温煦,则患侧肢体发凉,甚则麻木。气血运行不畅,精微不行,荣气不达,故肢体萎软或拘挛。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患侧肢体疼痛不适。故其根本在于偏侧阳气亏虚,致经脉不畅,络脉不通,血停成瘀,津溢致肿,水瘀互结而为病。治当益气温阳助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根。方可行其血、消其肿而复其用。肩手复康散即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取黄芪、当归、川芎、姜黄等组方而成。采用药汁热熨患肢的方法可将药力和热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皮肤和患处对药物的吸收,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强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和体内废物的排泄,有利于组织间液的回流吸收,调节神经体液,从而缓解疼痛、消除水肿[3]。
本研究结果显示,VAS评分、上肢肿胀、上肢麻木3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治疗14 d时,VAS评分、上肢肿胀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14 d时患肢疼痛及肿胀情况有明显缓解,而麻木缓解不明显。治疗后28 d左右,患者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说明肩手复康散熏蒸热熨对患肢疼痛及肿胀的治疗取效迅捷而显著,对麻木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取效不如前二者。治疗14 d上肢功能无明显恢复,但在治疗28 d后上肢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的提高。同时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肩手复康散外用配合综合康复训练,不但减轻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同时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当然,还应密切关注患肢合适体位的摆放、早期介入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时不得过度拉伸等,以免诱发本病。
[1]周贤丽.肩手综合征的早期预防[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16(2):113.
[2]李凯,杨任民,孙冲.肩周封闭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102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5):273-274.
[3]李艳芳.温热疗法联合肢体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肿胀[J].护理学杂志,2007,22(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