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俊瑛 金玉梅
【摘要】课堂管理是进行正常教学的保障,也是新教师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效课堂管理是新教师成长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和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之一。本文试图分析新教师课堂管理的困惑,以及在课堂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新教师 课堂管理 策略
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要经过新手阶段。有研究表明,如何有效地管理课堂是新教师遇到的最大挑战。有效的课堂管理既有助于教师实现有效教学,也有助于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当然,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会自动完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个性与需要、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的环境,等等。因此,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对于新教师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课堂管理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因此课堂管理就有了几种不同的含义。有学者概括出了如下四种:为实现课堂活动目标所运用的一种程序;协调课堂中个体与团体各种关系的一种决策;处理课堂活动中各种矛盾与冲突的一种活动;促进课堂生长的一种特殊器官。因此,课堂管理就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处理课堂内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从而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1]
二、新教师课堂管理的困惑
1.对课堂管理的误解。新教师刚涉入教学工作时,由于缺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刻体会,容易形成对课堂管理的误解。他们往往认为课堂管理的宗旨在于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得听从老师的指令。老师控制着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学生就像一个木偶在表演。因此,处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时,新教师往往采取体罚的处理方法,甚至对学生恶言相加,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样的课堂管理方式,只会让学生厌烦,继而产生抵触情绪,课堂气氛也较为紧张,更无法谈有效的课堂管理了。课堂管理的失效,就会直接导致教学的无效。所以,新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误解,会产生一系列错误的连锁反应,最终使新教师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2.对课堂管理的幻想。新教师在工作的开始阶段,怀揣一颗梦想之心,对面临的工作满怀希望。这种希望多少有些不成熟、不理智的成分。新教师刚接触到教学工作时,由于脑海中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自由,而忽略了对规则的要求,这样就给后期的管理埋下了隐患,以致于对课堂中接踵而至的问题茫然失措,甚至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置身于尴尬而绝望的境地。在面对出现的问题时,一方面新教师往往不会理性、冷静地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缘由,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而是简单、武断地下结论,甚至采取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另一方面,新教师的想法与现实不相符合,从满怀希望到满怀绝望,心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课堂管理也容易产生恶性循环。这样的结果就是问题依然存在,不但未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另外,新教师对于课堂管理的失误不能进行有效地反思,进行合理的归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更适合的管理策略。他们往往将问题行为的出现都归结于学生,而对自身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等盲目乐观。教学反思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只有经过反思,教师才能发现自身的教学、管理等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到改善的途径,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新教师课堂管理的策略
1.转变课堂管理的观念。新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要转变观念。在当今这样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变革时代,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更新。课堂管理不应是通过控制、惩罚来达到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的目的,而是应该通过激励、引导以促成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通过控制、惩罚进行管理的课堂必然缺乏生命活力和创造力,气氛也必然紧张而压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按照老师的指令机械、麻木地学习,这样的课堂管理是否有效,教学是否有效呢?教师应该采取激励、引导的方法管理课堂,通过满足或唤起学生的需求,让他们不断克服面临的障碍,同时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课堂管理通过激发课堂活力和促进课堂生长,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课堂活力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持久发展。[2]
2.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良好课堂环境的建立,有助于新教师有效地管理课堂。研究表明,个人的需要和周围环境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部分。课堂物理是指各种教学设备和设施的摆放、座位安排、教室的布置等;课堂心理环境就是课堂气氛,是指班风、校风、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课堂气氛,而这种气氛又反映了学生的兴趣、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整体的课堂效果。[3]因此,新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室的布置充满人文气息,而并非一些充满教条的标语。华丽的装饰也不是课堂所需要的,而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制成各种各样的卡片、表格、游戏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既装饰了教室,也是学习内容的组成部分;在教室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学生的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也可用于教室的布置,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生活乐趣;在教室设置图书角为学生阅读提供便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符合学生的布置,既充实又生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有效的情境。
(2)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位置。有学者研究表明,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与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联系,即“前排—中间效应”,就指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与两排的学生相比,往往有更强的学习动机。[4]新教师就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来合理地安排位置。有学者在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典型课堂中的80-15-5比例。这是指在课堂中,80%的学生很少违反规则,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15%的学生会周期性地违反规则,他们的求知欲处于不稳定水平。5%的学生长期违反规则,他们的求知欲几乎为零。新教师在编排座位时,就要特别考虑15%和5%的那部分学生,尽力给他们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求知欲。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各自的成长经历的不同,学习的态度和习惯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行为表现有很大的联系。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尊重他们的需要,同时针对他们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通过平等地交流,可以让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而创建一个相互关爱的班集体,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再次,与班级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行政管理者沟通、交流。新教师除了关注课堂内师生之间的配合外,还要关注课外的配合,积极与班主任、本班其他科任教师及学校领导配合与联系,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不能将自身置于“孤军作战”的境地。[5]
3.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有效的教学有助于新教师的课堂管理,能防止课堂问题的发生。一般说来,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就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也就是教师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锁定在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就不会分心做别的事情了。新教师要让课堂变得有魅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1)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新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对课程做出计划和安排,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周密的教学计划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计划有学年的、学期的、单元的和课时的,特别是要做好单元的和课时的教学计划,这样有助于新教师既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全面而完整的认识,又对每一课时要教授的内容有清楚而细致的了解。在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新知识的传授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然后认真思考,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并选择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教学形式,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教学及学生的反应做出预期,最后,将各类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整合起来,思考、分析形成课时计划,也就是教案。当然,教学计划并非一锤定音,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计划时,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做适当的调整。根据课堂的需要,或增加教学内容,或调节教学程序,尽力使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的需要。
(2)恰当选择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新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恰当选择教学策略,而非根据策略本身的特点盲目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教学的流畅性。流畅的教学可以让教学环节自然过渡,教学活动自然改变,使教学保持连续性,学生就不会分散精力,也就减少了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在导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打破认知平衡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形成不平衡状态,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唤醒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6] 在结课时,就不能采用这种策略,因为结课既是对即将结束的教学活动的小结,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所以,结课的策略既要对要点进行归纳,又要适当引申。另外,新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只依赖“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也要选择“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在“讲授”策略中,教师是知识来源的主体;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策略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就成了知识来源的主体。比如,在讲授新课的内容后,教师让学生讨论、总结新课中出现的要点,而不是教师直接呈现观点。
(3)有效评价教学,促进自身成长。新教师要对教学进行有效地评价,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有学者指出,有效的教学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评价;二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也就是反思自身的教学。[7]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片面的结论。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应当是多元化的,因此,新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采取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策略。量化评价,如等级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评价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容易操作,但是结论并不能真正反映教育教学的本质。质性评价,如档案袋评价,汇集了学生的大量学习和生活的真实记录,能客观、全面、深入地反映教育教学中最根本、最有价值的内容。因此,新教师只有采取了这两方面的评价策略,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除了对学生的评价外,新教师还要对自我进行评价,这对新教师教学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感觉,这样的评价太随意了,不够精确,必须以教学的反馈信息为基础。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听课教师的反馈以及采用技术手段获得的反馈,这些都是新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珍贵资源。新教师在这种有效地自我评价下,才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比如,新教师在授课时,用录像机录下整个教学过程,然后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作出改进。新教师在这种有效地自我评价下,才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4)注重外在和内在形象,提升人格魅力。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都会对课堂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新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形象,这有助于对课堂的管理。教师的仪表是课堂管理的形象体现,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新教师的仪表要端庄大方、整洁得体,避免奇装异服的打扮。同时,教师的内在气质也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与学生交往真诚友好,对学生的批评恳切中肯,对待学生平等公正,都体现出了教师的美好的人格力量。
4.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表明,师生共同进行课堂管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师生共同参与,既能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也能满足学生自治和独立的需要,让学生享有和老师共同管理课堂的权利,同时也助于建立教师的可信度。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时,首先要和学生共同制定行为规范。有效地课堂管理离不开行为规范的制定,清晰的行为规范可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和如何去做。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共同制定行为规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制定规范的意义,也就更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其次,在行为规范制定出来后,再一次就规范中的每一项规则进行阐释,让每一位学生理解和接受制定的课堂行为规范,并让他们做出能够遵守规范的承诺。最后,就是对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在执行规范的初期,每天在学习结束时,让学生对照行为规范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可以逐渐减少评价的次数,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规范做适当的修改。
5.发挥家长的协调作用。家长也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以便能更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新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座谈会、家长来访等途径和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让家长了解课堂规范,理解教师的管理理念,以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样,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时,就可以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意义与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3,(6):6.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6):7.
[3]李森.现代教学论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7.
[4]宗敏.课堂管理中的潜规则[J].中国教师,2005,(10):39.
[5]顾援.课堂管理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42.
[6][美]Robert J.Sternberg Wendy M.Williams 著.教育心理学[M]. 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26.
[7][美]加里.D.鲍里奇 著.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