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瑞,欧阳恒,杨志波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 410005)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器官广泛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理想的有效疗法。2004年10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软皮片治疗SSC,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病例入选标准 西医入选标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0年SSc诊断标准[1]的肢端型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中医入选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皮痹》:①寒湿阻滞证:摸之坚硬,蜡样光泽,手捏不起,渐有萎缩,舌质淡或暗,苔薄白,脉沉缓或迟。②脾肾阳虚证:初起皮损处水肿,逐渐变硬萎缩,自觉乏力,畏寒肢冷,关节痛甚至活动受限,腹胀纳呆,大便溏泻,月经不调或停经,舌质胖或边有齿印,脉沉迟。
1.2病例排除标准 ①局限性硬皮病;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18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肢端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②食用毒油或长期接触二氧化硅、聚氯乙烯、L色氨酸等发生硬皮病样综合症者;③有系统性硬皮病表现的重叠综合征患者;④3个月内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及血管活性药等治疗者;⑤合并心力衰竭、急性高血压、急进性肾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的患者;⑥孕妇或月经过多者;⑦合并精神病的患者;⑧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观察标准 ①试验中途发现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者;②病人自行停药,或更换其它治疗方法者;③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但因其它原因而中断治疗者(如发生其它疾病而不得不停止治疗、失访等);④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发现未按规定服药,或资料记录不全而影响疗效判断者。
1.4分组 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经均衡性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5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软皮片(组成:桂皮、五加皮、桃仁、红花、牡蛎、黄芪、当归、姜皮、火麻仁、海桐皮等,由医院制剂室提供,0.3g/片),3片/次,3次/d。对照组口服积雪甙片(每片含积雪草总甙6mg,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亚东药业公司),3片/次,3次/d。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
1.6皮肤硬度积分标准 参照文献[2],制定皮肤硬度积分标准,皮肤硬度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级计分。0分:正常皮肤;1分(轻度硬化):皮肤紧张变厚,皱纹消失,肤色正常或轻度色素沉着;2分(中度硬化):皮肤增厚变硬,用手不能捏起,色素沉着明显,皮肤表面有光泽;3分(重度硬化):皮肤硬化萎缩变薄,紧贴于皮下骨面,皮纹消失,不出汗,毛发脱落,色素沉着与脱失交错。
1.7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1995年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有关SSc的疗效标准:①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皮肤变软,各脏器系统病变基本控制,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②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皮肤基本变软,各脏器系统病变大部分控制,实验室大部分检测指标恢复正常。③有效:部分症状、体征消失,皮肤基本变软、各脏器系统病变部分控制,实验室检测指标部分恢复正常或有所好转。④无效:症状、体征、各脏器系统病变和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改善。
1.8疗效观察指标 包括总有效率的比较、皮肤硬度积分和唇距(张口最大时,上下唇间距离)的比较。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
2.1两组间疗效的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χ2=4.5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两组间皮肤硬度积分、唇距变化的比较 治疗组能减少皮肤硬度积分,增加唇距,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间皮肤硬度积分、唇距变化的比较(x±s)
系统性硬皮病属于“痹证”范畴。《内经素问·痹论》首先提出“皮痹”的病名:“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皮痹形成与血行瘀滞有关。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中医学理论,笔者认为系统性硬皮病多因肾阳亏虚,卫外失固,外邪(主要为风寒之邪)侵袭,阻于皮肤、肌肉之间,痹塞不通,气滞血瘀;或寒邪由络深入,内侵脏腑,气血失和而成。
软皮片以桂皮、五加皮温阳蠲痹为君药。桃仁、红花、牡蛎活血散瘀、软皮散结,以助君药逐瘀蠲痹为臣。黄芪、当归益气活血为佐药。姜皮辛凉散表,以皮走皮;火麻仁润肠通下,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药一表一里,合而用之,亦作为本方佐药。海桐皮入肝经血分,通行经络以直达病所,以皮走皮,作本方使药。全方共奏温阳蠲痹,益气散瘀之功。通过温阳益气以匡正,散瘀蠲痹以祛邪,有的放矢,直接切中硬皮病的病因病机。
系统性硬皮病,临床分肢端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前者病变主要在肢端,呈向心性发展,内脏损害少,进展慢,预后好,患者均有雷诺氏征,占系统性硬皮病的95%;后者呈离心性发展,由胸部、躯干部开始向远端发展,内脏受累重,预后差,雷诺氏征少见,占本病5%[4]。为了便于临床观察,文中病例均为肢端型患者。
本文研究表明,软皮片治疗SSc的总有效率达96.77%,能够减少患者皮肤硬度积分,增加唇距,与积雪甙片相比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在临床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多数患者的起效时间为开始用药后的18~30d。若治疗1个月后,患者仍未见效,继续服药至第2个疗程结束后,常不能取得明显效果。提示:在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时,若服药1个月后仍不见效者,应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1]Masi AT,Rodnan GP,Medesger TA.Preliminary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sclerosis(scleroderma).Subcommittee for scleroderma criteria of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riteria Committee[J].Arthritis Rheum,1980,23:581-590.
[2]李尚珠,刘春华,黄平平,等.川芎素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1):34-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96-197.
[4]胡东流,靳情,王洪斌,等.温阳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 年,21(3):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