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菲 (浙江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 31703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生理功能下降,其上消化道出血亦有其特点。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我们对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因上消化道出血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和同期收治的中青年病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中有老年患者64例(设为老年组),其中男35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60~79岁,平均(64±2.7)岁;平均住院天数16.9天。中青年64例(设为中青年组),其中男34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15~59岁,平均(38±2.8)岁;平均住院天数7.8天。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大便隐血试验及胃镜检查确诊,并排除有下消化道出血。
1.2 两组出血原因(表1)
由表1可见,老年组胃溃疡及胃癌所占百分比略高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与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百分比明显低于中青年组。
1.3 两组出血量情况(表2)根据首次记录的出血量分为少量(< 500ml)、中量(500~1000ml)、大量(> 1000ml)和失血性休克。
表1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例(%)]
表2 两组出血情况 [例(%)]
由表2可见,老年组的出血量大者多于中青年组,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亦要高于中青年组。
1.4 两组合并症 老年组:冠心病13例(2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15.6%),糖尿病7例(10.9%),脑血管意外、肝硬化各6例(各9.4%)。中青年组:肝硬化3例(4.7%),脑血管意外2例(3.1%),糖尿病1例(1.6%)。
1.5 并发症 老年组:肺部感染12例(18.8%),多脏器功能不全5例(7.8%),心血管疾病4例(6.3%),肝性脑病2例(3.1%)。中青年组:肺部感染3例(4.7%),多脏器功能不全2例(3.1%),肝性脑病1例(1.6%)。
1.6 死亡情况 老年组死亡8例(12.5%),其中失血性休克5例,多脏器功能不全3例。中青年组死亡2例(3.1%),其中因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各1例。
2.1 性别差异 本次分析中无论是老年组还是中青年组男性均稍多于女性,且两组间男女比例差别不大,这与国内有关报道相近[1]。笔者分析,除了共同的病因外,可能还与男性的酗酒、吸烟、工作及社会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2.2 出血原因 中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多见,而老年组则以胃溃疡、胃癌出血多见。这些均与疾病的发展规律相符。
老年人好发胃溃疡有以下原因:①老年人胃黏膜呈退行性变,血供不足致营养不良、分泌功能低下,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功能受损,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胃黏膜的营养因子如促胃液素、表皮生长因子等减少,胃腔内H+浓度明显增高会使其反弥散增多,胃黏膜屏障受损,致其防御能力减退[2];②由于老年患者易患动脉硬化,血管舒缩功能不良和凝血机制障碍,病灶易出血,出血后不易止血;③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用药复杂,尤其使用抗凝药、皮质类固醇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可导致药物相关性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严重者造成出血;④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病因中胃癌所占比例较中青年组明显增加,与文献报道一致[3]。这与老年患者消化器官退行性变,腺体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防御能力下降,且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关[4]。此外,也可能随着年龄增大,慢性胃炎的发展和幽门腺向贲门侧移行,同时伴血管硬化、黏膜血流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上皮细胞再生较差,溃疡不易愈合,在反复破坏与再生的慢性刺激下发生癌变。
2.3 合并症与并发症 本组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自身的特点——病程长,笔者考虑是因为老年人黏膜修复慢,动脉硬化,出血难控制,易反复,出血时间长有关。老年人合并症与出血后的并发症明显较中青年组多,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机体各器官均出现退行性变化,大出血后缺血导致心肌缺血更严重,容易引起氮质血症及尿毒症,诱发肝性脑病。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大出血后血容量减少,血流缓慢加重,是脑梗死的促发因素。老年人合并症多,这些合并症既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同时也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原因。本次分析结果也表明,老年组的病死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1]于皆平,沈志祥.实用消化病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63.
[2]司国章,王海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302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学,2006,13(5):754-755.
[3]王福生.3427例胃癌临床资料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1):40-41.
[4]黄传亮.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98例病因及治疗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6,30(7):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