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红,张学敏,俞文敏
静脉输注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已沿用了多年,总结我院历年来护理人员该项操作考核,发现当前的静脉输注评分标准已不再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为全面理解输液理论、深刻领悟输液要领、灵活掌握输液技巧、熟练运用输液技术,客观评价护士静脉输注的实际操作水平,我院制订了改良式静脉输注操作评分标准。现介绍如下。
1.1 临床资料 临床护士共250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78人,中专学历172人,平均年龄27岁。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评分标准,试验组采用改良式评分标准。
1.2 改良式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80分以上的为合格,低于80分为不合格(未一次成功均视为不合格),每项所扣的总分不得超过单项的标准分数值。该项操作的计时应该从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软袋或输液瓶口开始,以输液卡记录完毕为结束(临床实际工作中配药的护士与静脉输注的护士并非同一个护士),共5 min,超过5 min为不合格。见表 1。
1.3 方法 分别以两种评分标准进行静脉输注考核,并进行护士操作合格率、病人静脉输注满意度测评及静脉输注的健康宣教知晓率的比较。
表1 静脉输注操作评分标准
对照组与试验组操作的合格率分别为114例(91.2%)、122例(97.6%),P<0.05;病人问卷调查中静脉输注选项满意分别为117例(93.6%)、123例(98.4%),P<0.05;静脉输注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103例(82.4%)、124例(99.2%),P<0.05。
3.1 改进后评分标准的优点
3.1.1 更结合实际 面对新的诊疗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不同地区医院具有的自身特点等,原有的静脉输注评分表显现出诸多与临床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如许多医院已不再使用移动式的输液架、临床配药与静脉输注穿刺由两名护士实施、根据医院实际来选取静脉输注的消毒液等,鉴于上述情况,静脉输注评分标准的改进是结合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而修订的,更加切合临床的实际情况,适用于不同的医院使用。
3.1.2 灵活性更强 为将病人全程健康宣教的工作落到实处,改进的静脉输注评分标准除强调操作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外,同时增加了静脉输注过程中的相关健康宣教,充分利用每次静脉输注的时机进行宣教工作,通过这种简捷、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灵活地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患方施行该项操作前后需注意和需患方配合的一些事项,宣教当日所使用的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还可解答患方的有关疑问,利用这种方式不断地增进交流,融洽护患关系。
3.1.3 操作性好 将原有静脉输注扣分标准改为按照静脉输注的流程来设定检查内容与扣分细则,不要求教条地按原有静脉输注流程操作,强调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静脉输注中的要点,可以使护士有的放矢实施该项操作技术,从而改变了以往静脉输注操作中护士死记硬背操作流程、过分强调操作流程的一致性等。此外,护士进行静脉输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预期之外的不规范性操作动作,原有的评分标准中常常会出现扣分中的盲点,改进的静脉输注操作评分标准可根据不规范性动作的归属情况,在相应的扣分值中予以扣分,便于在操作培训、考核及日常检查中做到有据可依。
3.2 规范临床静脉输注操作,便于临床操作技能培训 改变了以往集中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操作技能的模式,采用每日为病人输液之际在床边开展静脉输注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病人的不满意[1]和我院护士的临床经验,培训的重点在于强化护士的“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健康宣教、人文关怀等方面,在不违反静脉输注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操作步骤顺序略有变化不作为临床静脉输注技能培训的重点。让技能培训真正落实在临床的实践操作中,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训,依靠实践操作能力来检验培训最终效果,真正做到人人培训、人人提高。
3.3 确保静脉输注的实际效果,提高病人对静脉输注的满意度
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严重匮乏,许多医院的床护比均未达标,面对日益增多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利用护理程序来进行静脉输注会导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抱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满意率。病人除了要求操护士能一次成功外,更希望得到关爱[1]。改进后的评分标准中特别强调使用输液前、中、后的文明用语及操作中的人文关怀。实施改进的评分标准3年来,在护理满意度测评调查问卷中关于静脉输注的选项基本均为满意。
目前,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静脉输注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给药途径。据统计,门诊病人中有30%要进行静脉输注治疗,住院病人超过90%要进行静脉输注治疗,因此保证静脉输注安全非常重要[3]。护士从被动输液护理转为主动输液护理,提高了病人输液满意度,最终为病人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
[1]郭皓.静脉输注中病人不满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7C):1932.
[2]张园芳,马建英.护理人员静脉输注操作考核增加人文关怀项目的结果分析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4):294-295.
[3]莫丽花.静脉输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