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0-04-25 10:18郭亮杨杰韩晓芳充娜吴艳徐全飞孟俊龙常明昌
关键词:菇体猴头猴头菇

郭亮,杨杰,韩晓芳,充娜,吴艳,徐全飞,孟俊龙,常明昌

(1.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谷,030801)

猴头[Hericium Erinaceus(Bull.)Pers]隶属于非褶菌目(无褶菌目,Aphyllophorales)猴头菌科(Hericiaceae)猴头菌属(Hericium),是我国著名的食用兼药用菌[1]。野生猴头数量少,研究和探索高效、多样的猴头栽培方法是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的途径。目前,猴头的栽培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方法。段木栽培现仅为少数研究单位试验用和极少数山区栽培,代料栽培主要采用瓶栽法和袋栽法。抹泥墙栽培猴头菇是常明昌教授经过多年探索而发明的一种高效、便捷和适合广大菇农的一种栽培方式[2]。

选择适合的栽培方式对猴头菇获得高产和优质子实体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这一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将通过对瓶式栽培、袋式栽培和抹泥墙式栽培猴头菇对其生物学效率、生育期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来研究瓶式栽培法、袋式栽培法和抹泥墙式栽培法在猴头生产中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猴头的人工栽培产业和猴头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猴头96”由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中心提供。

1.1.2 供试培养基

母种活化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5 g,酵母膏1 g,水1000 mL,pH值为5.5。

原种培养基:棉籽壳 88%,麸皮 10%,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用柠檬酸调pH 为5.6。

1.1.3 栽培袋和栽培瓶

聚乙烯折角袋:16 cm×33 cm×0.03 cm(河北省东光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塑料栽培瓶:17.5 cm×10.0 cm×6.9 cm(漳州市龙文区和平塑料制品加工场)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BS224S型电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手提式高压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超净工作台(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HP200S型恒温培养箱(武汉瑞华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栽培方式

瓶式栽培法: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750 mL的玻璃瓶中,每瓶装干料210 g,装好压实,用打孔器在料中心扎个圆洞,以利通气,之后用聚丙烯薄膜封口,灭菌,接种,进行培养和出菇[3,4]。袋式栽培法: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每袋装干料210 g,打孔,套口圈,塞棉塞,灭菌,接种,发菌,出菇。

抹泥墙式栽培法:材料为袋式栽培下的发好菌的菌袋。先做一土埂,宽30 cm,高10 cm,夯实并用泥抹光。把选好的菌棒脱去塑料袋,一个挨一个地横向在土埂上摆齐,之后在菌棒上抹一层泥,厚约2 cm,接着摆第二层菌棒。菌棒摆放的层数不超过10层,在最上一层菌棒上盖上8~10 cm的湿土,土层中间开一槽,每隔20 cm自上向下打一直径约8 cm深约80 cm的洞,供补水用[2]。

1.2.2 不同栽培方式对栽培猴头生育期的影响

按供试配方配料,以供试菌株为试验品种,设袋式栽培、瓶式栽培和袋栽下发好菌的菌袋进行抹泥墙式出菇为三个处理。按每个处理150个袋(瓶),每袋(瓶)装干料210 g,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然后进行装料,打孔,封口,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长菇。观察和记录不同主料下的菌丝封口时间、长满时间、现蕾时间等。

1.2.3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采收各栽培方式下的子实体,测定各自的产量,计算其生物学效率,并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5]。

产量:前三潮菇的鲜菇产量之和。

生物学效率:前三潮鲜菇产量与其干料之比[6]。

1.2.4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对适时采收后的子实体进行形态观察,并观察子实体的颜色、毛刺状况等,测定单菇重、比重[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栽培猴头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方式在生育期上有明显差异。瓶式栽培法封口时间和发菌时间明显要比袋式栽培的快,其现蕾也要比袋式的早;抹泥墙栽培法其现蕾时间要比瓶栽和袋栽模式的时间都要长。

表1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生育期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es on Hericium Erinaceus growth period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由图1可见,不同栽培方式栽培猴头在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抹泥墙栽培猴头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的栽培方式,其生物学效率可高达100%。瓶式栽培法的产量明显最低,袋式栽培法的产量居中,但其生物学效率在96%以上,这与曹德强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图1 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ural methods on yield and biological efficiency

由表2可见,不同的栽培方式栽培猴头,其子实体形态有一定的差异。瓶式栽培法栽培的猴头,其子实体菇体圆整,偏小,菇体直径在6.8 cm左右,单朵鲜重平均为104.5 g,含水量为89.4%,袋栽模式的单朵鲜重较高,平均为178.3 g,并且菇体圆整、肥大,菇体直径在8.0 cm左右,含水量略高于瓶栽模式的,与王莉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7];采用抹泥墙栽培法栽培的猴头,其子实体较大,菇体圆整,菇体直径可达10 cm以上,单朵鲜重可达251.4 g,含水量平均略低于瓶栽和袋栽方式的,适合鲜销和生产巨型猴头。

表2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子实体形态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ng methods on Hericium Erinaceus Fruit body morphology

3 讨论与结论

食用菌的瓶式栽培法,是适合于精细操作和工厂化模式的一种栽培方式[8]。瓶式栽培猴头有效地扩大栽培原料的选择范围,特别是对于有刺或有棱角的原料更加适合,是未来栽培食用菌的必选模式[9]。此外,栽培瓶可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成本;袋式瓶栽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食用菌栽培的主要模式。猴头菌的袋式栽培,对发菌场所和出菇场所要求不严格,更适合于在广大菇农中推广[10];抹泥墙栽培法是袋式栽培和覆土出菇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生产中,抹泥墙栽培更多地应用于栽培二潮菇上,通过抹泥墙栽培法,可有效提高二潮菇的产量。这主要是由于在抹泥墙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补足菌袋的水分,同时增加了培养料中的矿质元素和微量必需物质,进而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食用菌产品的品质改善。

瓶式栽培猴头,其封口时间和发菌时间比袋式栽培的短,现蕾早,产量低,菇体圆整,偏小;袋栽模式下的猴头,菇体圆整、肥大,含水量高于瓶栽模式;抹泥墙栽培猴头,现蕾时间最长,但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生物学效率可高达100%,其子实体较大,圆整,含水量平均略低于袋料栽培的,适合鲜销和生产巨型猴头。

[1]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61-269.

[2]常明昌.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90-191.

[3]刘喜文,常明昌,卢耀环.玉米芯人工栽培猴头的营养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1,6(1):121-122.

[4]曹德强,万鲁长,于迎春,等.猴头菇袋式栽培高产技术[J].山东蔬菜,2000(1):40.

[5]斐喜春,薛河儒.SAS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5-26.

[6]牛西午.北方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6-368.

[7]王莉.猴头菌瓶装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2,21(3):22-23.

[8]Chanter DO.Harvesting the mushroom crop:a mathematical model.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1979,115:79-87.

[9]石磊.保健猴头菇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9(11):69-70.

[10]丁湖广.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2,11(5):29.

猜你喜欢
菇体猴头猴头菇
猴头菇生产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清丰县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下乡指导基地农户平菇生产
松鼠请吃“猴头”
猴头菇的历史文化溯源与食疗文化*
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品种对比试验*
四招让春季杏鲍菇多出菇
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及胃乐宁片低聚糖部位的HPLC-ELSD指纹图谱
猴年吃点猴头菇
营养菌王猴头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