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荣芳,屠新丽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南通,226001)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室停博而使心输出量突然停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急症之一。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 mmol/L,一般低于3.0 mmol/L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心跳呼吸骤停而危及生命[1],而当血清钾低于2.5 mmol/L时,临床称重度低钾血症。本院急诊科于2008年8月25日成功地抢救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心脏骤停患者。现将抢救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男,57岁,因“心悸、胸闷 3年,加重 1d”急诊入院。既往有房颤3年,曾自行服用心律平、倍他乐克、呋塞米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0 mmHg,神志清,听诊两肺呼吸音清,心律绝对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杂音。床边心电图示房颤,ST段压低,T波倒置,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抽血查心肌损伤指标、血电解质。约10 min后患者突发意识丧失,鼾声呼吸,心电监护示室颤。呼救后,开放气道并行胸外心脏按压,360 J非同步电击除颤。除颤后继续胸外心脏按压,面罩加压给氧,同时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并通知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呼吸不规则,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室性早博、心率90次/min。5 min后患者神志转清,血电解质报告钾离子为2.4 mmol/L,立即给予静脉补钾。转入心内科进一步治疗。
急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血压、呼吸,特别重视心电图的监测和变化。当患者意识丧失,发生室颤时,立即呼救,开放气道后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启动基础生命支持,为抢救赢得时间。
急救药物车和除颤仪备于床旁[2]。当另一名护士听到呼救后能迅速携除颤仪到达并启用,在医生到达得到确认的同时,遵医嘱立即给予360 J的电击除颤。
急救小组成员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配合工作有条不紊。除颤后医生接替护士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护士则准备输液用物,开放第2条静脉通道,遵医嘱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电话通知麻醉科准备气管插管同时,行面罩加压给氧,全力支持患者循环系统的建立与恢复。
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护士分秒必争,做到稳、准、快,再次确认患者病情,实施除颤。注意除颤的并发症,如皮肤烧伤、心肌细胞损伤、低血压、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等。大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无任何空隙,避免产生皮肤的灼伤。
对首次除颤的患者严密观察病情,持续心电监护。使用粘贴式电极贴于除颤位,继续连接除颤仪,一旦再次发生室颤,可马上充电除颤,免去涂导电胶,安放电极的步骤,争取成功除颤的时机。
采用专用通道静脉补钾,边补充、边观察、边检查。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遵医嘱查血电解质,将结果及时汇报医生调整补钾浓度及速度。补钾过程中疼痛明显,在安慰患者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用利多卡因热敷[3]。
医生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凶险,随时可能有意外发生,并进行签字。护士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正确及时进行记录。准备监护仪、除颤仪、急救药箱等,电话通知应急电梯,在医生陪同下护送入院。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病区做好交接班。
护士具有丰富的经验,在突然听到监护仪报警,患者鼾声呼吸时,准确判断,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使患者有希望得到进一步救治。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各项检查,确诊重度低钾血症是引起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同时积极补钾治疗急性重度低钾血症迅速安全、有效。
在心室颤动(VF)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患者的最初几分钟内,胸外心脏按压比人工呼吸更重要,因为在心跳骤停初始的几分钟,血液内氧仍在较高的水平,心肌和脑供氧主要因为血流受限,而胸外心脏按压可以提供血流。当血液中的氧气耗竭以后,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对VF SCA患者都十分重要。电除颤及心肺复苏开始时间与心脏骤停存活率呈正相关[4-5],对此患者的抢救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病例发生在急诊抢救室,充足的人力、物力,默契的配合保证了急救措施的及时、有效。一般来说,急诊室24 h内1名医生2名护士是最少的人力配备。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作为医生配合护士,而将年资低能力相对较弱的护士作为非配合护士。
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缺乏相应的认识,应及时向家属告之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做好安全转运的各项工作,并在医生陪同下护送,保证了安全。
[1] 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9.
[2] 吕晓玲,罗群.1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致心脏骤停成功复苏的急救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18.
[3] 武香玲,王卫红,赵淑芳.利多卡因热敷在避免和缓解静脉补钾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4):569.
[4] 袁明芳,赵华,武青.由2005版心肺复苏指南看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73.
[5] 喻莉,耿峰,张远超,等.25例围手术期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复苏治疗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2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