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 710063)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形象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以领导干部素质转变为视角
高 静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 710063)
领导形象是领导干部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以领导素质转变为视角对领导形象建设进行历史考察,是提高领导素质尤其是服务责任意识、知识素养、法治观念、复合领导能力的基础,也是优化领导形象、推进领导形象建设的必然要求。
领导干部;领导素质;历史考察
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挥者和组织者,领导干部的形象是执政合法性极为重要的资源,它关系到党和群众联系的密切程度,影响着我们党的执政资格和执政地位。领导形象建设是领导干部在变动的社会环境中完善组成自身形象的各种因素,提高社会公众在思想感情上的支持、认可和信任度的动态发展过程。领导形象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党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社会环境变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相适应,都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对领导形象建设进行历史回顾和梳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领导形象建设战略的需要。首要明确的是领导形象建设的演进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紧密关系。与党的建设、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把握领导形象建设的发展变化是考察领导形象建设的总体原则,脱离了社会历史条件、脱离了党的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领导形象建设就丧失了客观存在的基础和依据。考察领导形象建设的历史演进,干部素质的转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理论上,领导素质是领导形象形成的基础和重要构成要素;在实践上,现代化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面临的任务使命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出了不同要求,赋予了领导形象鲜明的特征和信息。本文基于领导素质与领导形象建设密切联系这一客观现实,探讨干部素质转变对领导形象建设的启示和要求,以进一步增强优化领导素质,树立良好领导形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领导形象是人们对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形象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人们对领导者的相貌、体态、神情等个体生理特征的初步印象形成了领导者的体态形象。但是如果把视觉上的形象符号等同于领导形象并以此判断对领导形象的反感与喜好,则显得片面和偏颇。简言之,体态形象只是领导形象的一个构成要素,领导形象与体态形象两者并非相互对等的关系。
走出领导形象“以貌取人”的误区,必须明确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一词最初见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素”即本来的、原有的意思;“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从初始的意义上讲,素质当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这种先天特点是人们在后天获得知识、才能,形成品质、个性等的生理和心理基础[1]。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者担任领导职责应当具备的才能,包括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知识水平、个性气质、领导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的集合体,表现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组成的结构体系。领导者的内在素养和自身素质是领导形象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理论水平、言谈举止、个性风格、工作能力,行为作风,实际上是由内在综合素质决定的结果,是内在素质的外在反映。人们通过感知领导者的理论水平、才智学识、气质性格、行为作风多方面的信息来确定领导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对领导者内在素质的评价过程。
总之,“保持领导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毅力,靠比较丰富的经验、比较渊博的学识以及比较卓越的才能。”[2]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领导形象的内在基石和构成要素,领导能力强弱、领导绩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公众对领导者的评价,关系到树立什么样的领导形象。领导能力越强、领导绩效越显著,越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拥护,领导形象就越好。反之,领导能力平庸,无所建树,得不到公众的支持,就无法建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因此,具备卓越的领导素质和能力是现代领导形象的特征之一,提高素质能力是领导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干部素质的概括是从宏观角度大致探析领导干部素质的群体性特征,以显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我国领导干部素质的显著变化和特征。当然,领导干部素质转变的群体性、宏观性特征与时代背景、历史任务、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是紧密联系的。
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形成了“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在选拔干部时,既要看其“德”即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等;又要看其“才”,即干部的理论水平、文化修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3]。而我们党在执政后,“德才兼备”仍然成为评价干部素质能力的基本标准,成为干部素质转型的总体要求,只是他们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
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我国领导素质经历了几个明显的转变过程。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干部素质转变归纳为四种模式:革命创业型、文化革命型、改革开放型、现代文明型,并对这四种素质模式以健康、知识、能力、观念作为基本构成因素作了具体描述[4]。认为革命创业型素质模式产生的背景和使用范围大致在 1949年 10月至 1966年 5月以前,它的核心价值是“革命精神”。文化革命型素质模式产生背景和适用范围大致是 1966年 5月至 1978年以前,它的核心价值是“泛革命主义”和“精神决定论”。改革开放型干部素质模式产生的背景和适用范围在 1978年至 2001年前后,它的核心价值是“利益觉醒”和“经济中心论”。现代文明型干部素质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大致的适用范围在 2001年以后,它的核心价值是“人本主义”和“科学发展观”[4]。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素质发生的重大变化,总的来说,宏观上领导素质的变化呈现出由单一向复杂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满足了社会发展所需多种能力的要求。
领导形象是人们对领导者外在仪表和内在素质的整体评价和印象,是领导者的相貌体态、言谈举止、思想品德、价值理念、学识修养、能力才干、性格气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概括起来,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评价通常集中在思想品质、学识才干等方面。以此为标准,领导形象的内容构成包括品德形象、学识形象和才干形象,而探讨领导干部素质转变对领导形象建设的要求正是从这些方面展开的。
需要明确的是,本文从素质转变的角度探析了对领导形象建设的要求并非是绝对化的,而是相对于各个现代化建设历史时期领导形象较为突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而言,尝试对领导形象建设的发展进行概括和描述。因此,本文以素质转变为切入点概括的形象信息,不是依次更替、截然分开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随着时代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1.品德形象突出服务和责任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政府职能权限受到极大冲击,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管理方式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目标日益明确。实行公共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决定了政府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满足社会多种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服务精神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责任型政府是与权力政府相对的概念,是民主政治价值理念的体现,要求政府注重并切实满足社会和公众的基本需求,履行职权范围内的法定责任,对行使权力的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我国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构建反映了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是对领导干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应该看到,我国政府行政方式、领导干部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
2.学识形象突出知识素养和法治观念。学识形象是对领导者文化修养、知识素质的评价和反映。学识素质在领导素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知识、多元的知识结构,是提升领导素质和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树立领导威信、增强领导影响力的重要来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才智得到充分发展,对领导者的学识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知识素质已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干部知识素质、学识修养提高是干部素质一个极为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专家型人才进入干部队伍。同时,面对繁重的现代化建设任务,我们党和政府正着手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工作,以充实拓展领导干部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知识素养。
法治素质的增强同样是领导素质的鲜明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薄弱,法治观念缺乏,人言大于法律,以言代法的行为极为普遍。法治素质的缺失与当时党的领导体制、革命时期形成的行为惯性密切相关,领导干部不懂法、不尊重法律的意识使得领导活动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权力的行使难以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针对干部队伍法律素质低下的现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提高执法守法意识,严格按照宪法、法律办事,学习掌握法律武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处理各种问题,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置法律的约束于不顾[5]。
才干形象是领导者内在素质的集中反映,是对领导者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和看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控制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指令性计划是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方式。领导干部职责主要体现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指标分配,依据上级指令行事。人们的“单位人”身份使得社会结构较为稳定,社会动员容易实现,指令式的管理手段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基础上。这样的体制和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能力的要求较为单一,会议、指令、文件、上级指示成为管理的主要形式。而在新时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指令式领导行为的生存环境,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向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现代化建设要求领导干部具备创新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能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能力、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能力,这都使得领导干部的能力向复合多元化方向转变。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领导干部素质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以素质为内在基础的领导形象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领导形象向现代领导形象转变的过程。总的来说,现代领导形象或者说领导形象的现代性,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它相对于现代化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领导形象而言,发生发展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的改善,外在表现于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领导方法的改进,展现出现代领导形象的风貌和特征。
[1] 陈福今,唐铁汉.领导科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6.
[2] 列宁全集:第 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
[3] 卢先福,赵云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07.
[4] 张勤,曹颖.党政领导干部素质模式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5).
[5] 郑必坚,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58.
〔责任编辑:王雅莉〕
D 2
A
1007-4937(2010)06-0018-03
2010-08-27
高静 (1977-),女,陕西宁强人,讲师,博士,从事执政党建设和领导人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