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肝硬化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探讨

2010-04-07 22:51王蓉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封管外渗凝血因子

王蓉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贵州贵阳550004)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导致凝血功能障碍[1],部分患者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导致失败的原因除了常见的导管堵塞、静脉炎、管腔回血外,还会发生穿刺部位血液外渗的现象而导致留置失败,且较为多见。为此,我科2008年3~10月对 194例次肝硬化PT延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在输液完毕封管后采取改变肢体位置,提高静脉留置的时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4例均为住院患者,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PT>14 s(正常值为11~14 s[2])。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让患者在封管后将肢体抬高不同时间,抬高3 min 48例,抬高 5 min 45例,抬高 10 min 49例;抬高15 min 52例,分别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观察。

1.2 方法

1.2.1 穿刺方法 采用BD公司生产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选择好血管,常规消毒后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要慢,以免刺破血管,采用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见回血后沿血管平行置入外套管针直至外套管软管全部进入血管,左手固定针柄,右手取出针芯,并松开止血带,无菌透明贴固定,并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1.2.2 封管方法 采用缓慢注射正压封管法,由于患者PT>14 s,故采用5~10 ml生理盐水边缓慢推注(脉冲式推注)边退出针头。推注的同时关闭小开关,再拔出注射器,始终保持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1.2.3 护理观察 (1)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让患者在封管后将肢体抬高不同的时间,分别为3 min、5 min 10 min、15 min。上肢留置针患者,将肢体抬高至头部,下肢留置针患者,用枕头或棉被抬高下肢约30 cm左右。然后平放5 min再下床活动;(2)分别于穿刺后每天观察局部渗血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更换透明敷贴。

2 结果(表1)

抬高肢体3 min与5 min比较:χ2=0.995 1,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抬高肢体5 min与10 min比较:χ2=40.053 4,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抬高肢体10 min与15 min比较:χ2=2.464 4,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3 讨论

凝血系统包括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主要由多种凝血因子组成,多数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3]。在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有凝血因子Ⅱ、Ⅶ、Ⅸ、Ⅹ、Ⅺ、Ⅻ等[4]。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中凝血因子浓度降低,可导致出血倾向[3]。

肝硬化致PT延长的患者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若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则容易发生血液外渗,缩短留置时间,同时给患者带来恐慌和痛苦,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有可能贻误抢救时机。通过对穿刺肢体抬高时间的对比,结果显示,患者采取封管后上抬穿刺肢体5~10 min后平放能有效地防止血液外渗。产生其效果的原因主要是抬高静脉留置导管的肢体,加速了静脉流回心脏的速度,降低了穿刺处静脉压强,减轻了静脉血管壁的压力,从而延长留置的时间,减少对患者血管的破坏,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7.

[2]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1.

[3]金慧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1.

[4]朱大年.生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

猜你喜欢
封管外渗凝血因子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普通肝素尿和激酶封管在透析患者长期导管中的对比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研究
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