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学伟
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 辛学伟
在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语言暴力而造成对学生身心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教师语言暴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消除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
语言暴力;成因;对策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教学语言,使学生在心理上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并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去努力。而教师语言暴力,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教师语言暴力与体罚虽然采取的手段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伤害了学生。从表面上看,教师语言暴力似乎比体罚文明,但它给学生带来的精神伤害却绝不比体罚小,而且更为长久。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暴力广泛存在于教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营造纯洁干净的课堂语言环境,让学生的心灵不再受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语言暴力”是指用诋毁、谩骂、讽刺等歧视性语言,使他人精神层面遭到侵犯,它属于一种精神伤害。“教师语言暴力”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它指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诉诸口头或书面上,使学生感到侮辱的不恰当的言论。
教师语言暴力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矛盾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独立地生存,身体和心灵都能健康地成长。而教师语言暴力一方面损毁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美好的形象,破坏了师生之间亲密的情谊,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到尊严丧失,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自伤自杀,违法犯罪等恶劣后果。它带给教育过程的反面效果是难以估量的。教师语言暴力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类如 “你爸妈给你吃什么长大的”,“你有没有脑子”,“你脑袋被驴踢了吗”等等,这类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侮辱的话极易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挫。
第二类如“你呀,一辈子都没出息”,“我看你,不是上学的料,干脆去捡垃圾算了”之类对于学生的未来进行挖苦,讽刺的话。这样的话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挖苦的学生奋发向上,成绩上升。一种是学生从此萎靡不振,不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后者的概率远远大于前者。
第三类如“就你那点能耐,还想考……”,“就你最牛,别人都不如你”等等。这类语言暴力针对的是成绩出现下滑的学生,学生的成绩下滑,本该鼓励学生迎头赶上,这样的话却大大损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类如 “早晚跟你算账”,“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这类如记账般的语言,让犯过错误的学生惶恐不安,自然会分散在学习上的投入,对于民主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很大的破坏。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加快,人才竞争加剧,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职称评定、按绩取酬、末位淘汰等,使教师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借题发挥,宣泄不良情绪。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易形成恶性循环,进入走不出的怪圈。
不少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往往强调自己在学业上对他的良苦用心,当他看到学生的反应没有出现他的预期想法时,就会忽略道德示范的教师角色,对学生恣意发泄不满情绪,造成学生心灵的伤害。
“语言的心理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心理因素对语言的制约。”[2]教师自身一些不良的个性特征,如心胸狭窄,敏感多疑,过于要强等也是产生教师语言暴力的重要原因。这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同时也会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
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用教师的角色来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和态度。以美好的人格影响学生,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把工作当成幸福的人并不从奉献中感到有什么损失,实际上,他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奉献,他只从工作中感到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乐趣。”[3]
2.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具体事情上,教师应避免自己主观的判断和评价,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抵触。教师不应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来侮辱学生,而应让每一位学生和教师在一起时,都能感到平等和轻松,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业上的进步,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是大有益处的。
3.学会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教师工作繁琐,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考核让教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当教师压力过大,心理失衡时,往往会不自觉地迁怒于学生,将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心灵的伤害。其实,教师应明白,工作应尽力做好,但不必苛求完美,放松身心,拂去劳累,有劳有逸,才会将工作做的更好,一个乐观,开朗,自信,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老师是有魅力的,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1.完善学校管理,排除干扰因素
“学校缺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被证明与教师的语言暴力有着直接关系。”[4]在学校管理中,密切关注和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切实为教师的执教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疏导,消除老师的心理压力,改善办公条件和教师待遇等都有利于及时消除教师的不良情绪,使教师能够心情愉悦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自然语言暴力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2.改革学生评价,注重全面发展
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受益。应树立多样的评价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独立的评价,让学生更看重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的比较,不断取得进步。
3.纳入教师考核,建立监督机制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应免受任何形式的暴力,暴力包括身体的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语言暴力。建立学校的监督机制,像禁止体罚一样,禁止教师使用语言暴力。同时学校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职能,对收到学生和家长投诉的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语言暴力纳入到教师考核中,必将会降低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
4.研究批评艺术,共创师生和谐
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批评学生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对于成绩偏差和犯错误的学生,他们大多存在自卑心理,内心里很希望得到教师的鼓舞和激励,如果这时教师用讽刺,挖苦,侮辱性的语言对待他们,很可能使得这些学生彻底失去自信,从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增强创造性意识,掌握好分寸,具有艺术性的批评才具有说服力,才会使得学生从心眼里接受教师的批评,增强自信,奋发向上。
教师是教育的播种者,而教师语言暴力是一种背离教育的教育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得和谐的校园不再充斥语言暴力,使得孩子们永远成长在阳光的教育环境中。
[1]王红.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8).
[2]张志欣.从校园语言暴力看教师教育的缺失[J].教书育人.2009,(19).
[3]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
[4]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辛学伟/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