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影响与工作思考

2010-04-04 09:41曹燕宁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曹燕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主体、客体、技术、内容、形式及信息数量、速度、传播观念等都发生革命性变化。平等、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使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思考新媒体造成的新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制定相应策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育人为本”工作方针,有利于建立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不同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新媒体及其特点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是:

(1)信息传播“无屏障”。新媒体信息的叙述方式从传统媒体的单面性向多角度、多侧面转变,新媒体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多样,图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得静态的信息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下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传播。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比以往更加自由,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

(2)信息传播“去中心”。新媒体使得个体可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并发挥自己的能量,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颠覆了传播者对传播过程的垄断控制,大量的普通受众从单向被动地接受信息转而加入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输过程。信息传播的使命已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吸引尽可能多人的注意力”,而变成了“吸引那些对它们感兴趣的人的眼球。”[1]

(3)信息传播“互动化”。新媒体使得人人都便捷地运用媒体。高度开放性、自由性与双向性的网络社会带来的是人际交往的广泛性,打破了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那些有形与无形的障碍,即时通讯可以使人们自由地、无时间、无地域限制地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一方面体现为人与机器的互动:电脑以日益人性化的界面和交流方式,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人通过机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任何一台链接上互联网的电脑既是接收工具又是传播工具,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中普通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不可能发布信息和意见这一状况。[2]

二、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影响

笔者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单个访谈。调查的主题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以及新媒体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调查主要针对在校1-3年级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7份。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和接受新媒体的现实状况是: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不同层次的新媒体产品,如电脑、手机、MP3-5系列的产品;大学生接触新媒体时间要多于旧媒体,书籍阅读大大减少,大部分学生日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65%是休闲娱乐,45%是获取信息。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界限模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容易被动的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缩小自身的思想空间,弱化了思维和想象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缺乏自己的理论系统和思维方式。

调查发现,新媒体对大学生扩大知识面很有帮助,对知识面有正面影响评价的大学生占65%,这说明新媒体让大学生感受到了获取信息的成就感;但是另一方面,新媒体对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效果有限,在注意力集中上,新媒体甚至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大学生占55%。因此,新媒体在拓宽大学生视野上有作用,但在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上效果不明显,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生活与交往的影响

调查显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并实践过网络交往,这是由于新媒体人际传播中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心态的人往往可以联结在一起,这是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很难看到的一个非常有意思且令人鼓舞的现象,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深度得到扩展。据另外一个调查显现,互联网已经成为“90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就人际交往方式一项而言,传统的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已经被淘汰,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意以这种方式交朋友;而短信电话和“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3]。

新媒体为大学生实现心理发展需求提供了条件。传统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沟通交流常以书信、电话为主;新媒体环境下,他们借助BBS、E-mail、QQ、博客、手机短信等在人际交往中更觉轻松和便捷,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趋自由。以互联网为例,由于交流双方多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减少了来自其他个体或社会因素的干扰,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也有助于更好地交流思想传递情感。

但是负面影响也不能小觑。在访谈中,有学生表示相比父母亲人,更愿意与网友交流,平均每周与网友交流3-4个小时,而与父母交流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愿意当面向老师倾诉心事和请教问题的占26%,其余更愿意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认为“这样心情更放松些。”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都承认自己缺乏与老师沟通的技巧,有34%的学生“看见老师来了就躲”,有35%的大学生“一个学期没有与老师当面说过一句话。”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过多使用和依赖新媒介,易形成“新媒体依赖”,如沉溺网络,躲避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远离现实世界,性格变得孤僻,待人冷漠,情绪消沉、苦闷、压抑。有些大学生热衷于虚拟交往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进而产生了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虚拟空间,容易造成紧张孤僻、厌倦生活、逃避现实、丧失自我等问题。

除学习以外的校园文化生活调查中,上网仍然是大学生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其余才是班级活动、社团协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其中公益活动、校园竞赛等活动上的时间非常少。总体来看,上网时间占据大学生主要业余生活,降低了大学生生活的丰富性。调查还发现,大学生“远足”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休息时间里他们更愿意呆在房间上网,每周外出活动与交往时间低于3个小时的占60%。不少大学生已经变成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一些明显违法行为如网络欺诈、散播病毒的意见上高度一致,都表示反对;但是在一些不违法但违背道德的行为上态度比较暧昧,如收看不良信息,表示理解的占62%。在笔者的访谈中,男生承认通过互联网看过色情信息、视频的占78%,女生承认看过色情信息、视频的占69%。有15%的大学生理解“散播不良信息”的网络行为,这说明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丰富繁多但却无序且缺乏作法导向。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大多数学生在新媒体空间里都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得不到规范,真实性难以保证。大学生因缺乏对一手信息的常识性、客观性判断,受到虚假信息蒙蔽,也会有意无意成为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其中,关于网络抄袭的认同度最高,以一个班级为例,在这个班的学期作业中,承认网络抄袭的大学生占80%,还有表示没有抄袭过但是“非常理解”的占15%,只有约5%的大学生说“从来没有抄袭”。随着网络信息搜索方式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获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丰富的知识。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得比课堂教学更全面、更丰富、更有趣的知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大大下降。数字化的媒体内容及其便捷复制和即时传播等特点,使学生不再认同教师的权威,转而依赖于网络搜索。网络抄袭看似“小事”,却事关学术道德和良心,对大学生今后的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对黑客行为的“理解”上,不少大学生举出了“比尔盖茨也是黑客”的例子,表示做黑客“挺有个性的”。从一方面看,这是大学生个性中的精英意识和个性意识的体现,展示出张扬个性、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等鲜明特点;另一方面,也需要加以规范和引导。

高职院校作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中心,西方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在校园内与民族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交锋。一些落后的、腐朽思想和文化甚至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资产阶级消极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泛滥的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等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干扰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大学生在当今多元价值的环境下容易迷失自我,导致价值观混乱,价值主体自由化,价值导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4]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中产生的“猎奇”心理,以及对权威信息的质疑与排斥心理,使大学生更易对虚假或不良信息产生兴趣,造成价值取向受扰。少数青少年还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自我“炒作”,触及社会道德和公众价值观的底线。在网上,大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均可以被掩盖,这使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网络上相对减弱,新媒体中的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易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同时,也对舆情监控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

1.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通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手机媒体、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维客等的新媒体技术平台上,全面地、精心地构建或筛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进行精心设计与制作,将其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为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集成性、同步性、交互性和形象性,这样既坚持了理论正面灌输的原则,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亲和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更富有艺术性。

2.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含量。新媒体带来了内容的无限性,各种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的不断出现,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庞大信息平台。网络克服了报纸版面的有限性和广播电视的时间限制,并通过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和网络宽带的扩大,不断提高网络容量。它的广泛性和无限性,为学习者创造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及时全面地获取全世界各个角落最新的资源信息而不必受身份上的限制。网络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授课渠道,拓宽了备课思路,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陆服务、网络新闻服务、菜单驱动信息检索系统等等。教师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通过搜索各方面的材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更丰富全面。

3.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新媒体提供广阔的信息量和互动性,有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吸收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塑造和锤炼意志品质,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体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帮助”的特点。特别是新媒体的匿名性的特点,可使学生更容易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受教育者在提出反馈意见等时,隐蔽性增强,因此享有更大的安全保障可能。新媒体的无屏障性、灵活性、平等性和快捷性等特点,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面时容易出现抵触情绪相比,更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而就更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或者相互交流等方式,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更具个性化的信息,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教育对象,提高了效率,扩大了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1.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要求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于新媒体以灵活性和快捷性见长,其互动性能够加速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得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新媒体并在基础上有所创新发挥,才能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新媒体技术的多元化要求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媒体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尤其是因特网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功能,用户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广泛的沟通,从而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交互式的双向交流。新媒体通过短信、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公共论坛和个人网页等手段,给受众提供双向交流平台。这些特点都要求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改革。

3.新媒体的信息的泛滥于与失序加大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各种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容易受到影响;一些学生沉溺于新媒体不能自拔,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新媒体环境中人会逐步走向异化,表现为过度依赖机械,变得疏离冷淡,大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均可以被掩盖,使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网络上相对减弱,从而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会引发新媒体的人际信任危机,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

4.新媒体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尽快转变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新媒体从技术与知识面等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充实自己,并善于根据新媒体条件下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积极引导,有所创新,这才能够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屠炯.试论网络时代新闻价值观的新走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唐维红.网络媒体对新闻价值及新闻观念的冲击[J].新闻记者,2006(1).

[3]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23.

[4]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7):54-56.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