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对促进校园和谐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据教育部调查统计,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持续扩招,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虽然国家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高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基本上缓解了贫困生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但贫困生仍出现了一些新的心理困扰问题。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事件,均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因素致使性格发生扭曲,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些事件已向全社会提出了警告,重视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1]。
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大学生个体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高校校园,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帮助这一年轻的群体走出理想与现实碰撞中产生的心理障碍的误区,使他们成为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2]。
相关的研究显示,大学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3]。按照心理症状自评调查表 SCL-90 的评分标准,当 SCL-90 的总分超过 160,因子平均分超过 2 时,表明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一项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四年制本科在校贫困生的调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和其他(饮食睡眠)[4]。
笔者在辅导员工作实践中也深刻地认识到,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必要对他们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教育方式。
首先,高校贫困生由于过于自尊与敏感,容易形成苦闷、无奈、抑郁的心理。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比一般人强得多,心理特别敏感,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可能将同学好心的关怀、真心诚意的友善之手认为是一种“施舍”,从而不愿向人们坦露其贫穷的真实一面,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面对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困难,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虽然他们勇于面对经济和学业上的双重压力,但仍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显得无精打采、优柔寡断,精神不能集中。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希望获得尊重。但由于他们既羞于开口求助,又不愿参加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与一般同学相比,他们更易于形成内向的性格。思想上对前途、希望看得异常悲观,心理上自卑和自责,行为上寡言少语,情绪低落,遇事易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其次,贫困生在与人交往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高校的学生,一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尽相同,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也不尽相同。由于贫困生往往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成长的,除了学习好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在集体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与其他生活较为富足的学生朝夕相处,日常生活消费的反差巨大,总担心被别人看不起。有的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些贫困生为了维护自尊,不敢或不愿参加活动,放弃了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机会。这样能力得不到发展,眼界得不到开阔,就更加重了自卑感。强烈的自尊渴望与脆弱的情绪情感相交织,交往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的自卑心理油然而生。
再次,高校贫困生容易产生冷漠、孤僻心理。由于他们在人生关键时期受尽穷苦的滋味,因此他们认为首先所要做的是要改变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而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于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这部分贫困生往往学习都很刻苦,成绩也很优秀,但是缺乏社会责任感。这部分学生以“家贫”为耻辱,在老师、同学面前极力掩饰心中的不快,较少与同学交往,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很少。自己闷头读书,大家不了解他,也就不敢和他交往,结果就会自己封闭自己,变得越来越孤僻。
我国已经建立了对贫困生资助的“奖、贷、助、补、减、免”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为贫困大学生顺利读完大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是仍存在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例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是当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要资助方式。那么,对贫困生的认定要科学并严格履行相关的认定程序,认真核实,并加快建立贫困生的个人信息电子档案,避免重复资助的情况,扩大受助面。另外,针对贫困大学生毕业后逃避还贷责任的现象,要加快建立和健全个人信用体系,避免贫困大学生毕业后不知去向、逃避还贷责任的现象发生。要在法规、政策上促进贫困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顺利就业是贫困大学生为家庭减轻负担和解除贫困的主要渠道,这也是教育投入到市场中的价值体现。近几年我国高校就业人数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就业率年年递减。背负着贷款上学的压力,如果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对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辅导员老师等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学生,真实地向学生介绍需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前途,同时根据需要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尤其是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推荐,为其将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对内,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辅导员老师等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了解就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开展就业择业的课程和讲座,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和就业心理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尤其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竞争力,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其就业技巧,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和压力,为其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首先,确立勤俭节约的校园消费舆论导向。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环境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时期,同学之间的影响、模仿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对大学生当前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校园里应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营造一种崇尚俭朴、追求向上、拼搏独立的氛围来减轻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大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通过板报和宣传栏报道贫困大学生中优秀分子的学习成果或活动表现,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贫困生健康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包括文艺活动、体育运动和各种学术活动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贫困生与周围同学交流的时间,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多一些宣泄内心情绪的机会;另一方面有利于贫困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其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得到缓解,提高脑力、体力活动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
再次,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组织有意义的团体。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组织有意义的社团有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助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比如由贫困生组成“爱心社”、“励志社”等团体,定期搞一些自助、自强的活动。
常州工学院2007年成立了“爱心社”,各二级学院成立爱心社分社,笔者目前担任外国语学院爱心社分社的指导老师。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为每一位爱心社社员制作发放工作记录本,组织社员定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因为同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一个团体中,贫困大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交流,这样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扩大了他们的交际范围,提高了他们与同学交往的能力。这样的团体也能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共同成长的平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笔者所带06级某班中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时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与人交际。但通过辅导员的鼓励,在担任班级干部、校爱心社社长、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干部等经历中不断全面成长,2008年还被评为年度“感动常工(社区)之星”。
学校的心理专业辅导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并且具备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资格,新生入校后需要由这些教师对其人格、心理健康等状况进行测量,掌握基本信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并进行疏导。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和预防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重点放在健全人格和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上,帮助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新他们的观念,帮助贫困生客观、正确地认识当前的贫困,让他们懂得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要正视贫困的现实,自信、自强、自立,把因贫困导致的压力转化为生活的动力。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针对贫困家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人际交往训练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通过采取强化的训练方式,让他们掌握与他人交往的知识与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成功交往的个性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参与能力,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强不息的意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5]。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理念下,相信高校贫困生问题能够得到国家、社会和教育界的重视,这一年轻的群体也一定能走出理想与现实碰撞中产生的心理障碍的误区,人格能够得到健康、健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钊.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5-58.
[2]曾庆璋.析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教育[J].前言,2004(5):103-106.
[3]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64-65.
[4]明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14.
[5]韩晓明.高校贫困生人格健康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