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娟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在20世纪的中国教育史上,无锡国专因其独特的办学而被尊为传统书院现代大学制度的成功转型的典范①。不过,总体而言,学界对于国专的研究,不如清华国学研究院,也不如北大国学门。许多研究者,虽对于国专的成就和办学特点等有诸多的研究,但对于国专成功转型的原因则语焉不详,或不甚明了,因此,笔者大胆加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经费,对于任何一个教育机构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私立大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学费收入,但是,仅仅依靠学费,肯定无法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开支,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一定的稳定的经费来源。相对于当时的其他大学而言,专门教授国学的私人讲习会或专修馆的经费问题尤其严重。因此,无锡国专在开办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和力量来保障学校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当时,无锡国专的经费来源除了学生的学费外,主要依赖私人捐助。正如陈平原教授所言,在20世纪中国,所有“大儒讲学”,都无法回避不太“优雅”的经费问题。独立于现代教育体制之外的“讲习会”或“专修馆”,没有功名引诱,也不教谋生手艺,可想而知,愿意付费问学者,数量不可能很多;因而,单靠学费,无法维持正常运转。既不像康有为那样捉襟见肘,也并非如章太炎依靠当局馈赠,唐文治的无锡讲学,靠的是民间赞助。自施肇曾投入第一笔经费(开办费八千,常年经费每年一万)起,无锡国专主要依靠地方士绅的捐赠,非但弦歌不辍,且日渐扩大规模,完善设施②。但是,私人捐赠毕竟带有随意性,这对于学校的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保证学校的经费来源,解除后顾之忧,无锡国专在开办之初,就专门成立了校董会,把当时无锡主要的士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都吸纳到校董会来,从而保证了学校运转所需要的物质和经费,使得学校规模逐步扩大,设施不断完善。
此外,国专不仅注重利用地方的士绅和资本家,向私人募捐,同时,也非常注意搞好与政府的关系,不仅努力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也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拨款。尤其是在抗战的非常时期,由于民族资本工商业受到重创,无锡的很多商人资本家纷纷破产,无力为国专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这一时期国专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经费资助。早在1938年迁桂以前,国专就开始接受国民政府的补助,但补助金额非常小。1938年迁到桂林后,教育部的补助每个月仅有1 260元。为了获取更多的支持,国专利用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情,争取到了陈立夫对困境中的国专的理解,积极向教育部争取办学经费。1942年经陈立夫批准补助国专的经费共计85 120元,1943年为95 120元,1944年达160 000元。面对国专代理校长冯振不断的“索款”哀求,陈立夫还几次令下属从平津沪等高校经费中抽出部分补助国专。1945年,朱家骅继任教育部长,也曾一次性补助国专20万元。
在争取中央政府的经费补助的同时,国专也非常注重赢得地方政府和社会贤达人士的支持。1942年,无锡国专从北流迁回桂林后,为了筹集办学经费,时任代理校长的冯振与梁漱溟商量,成立了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董会,由梁漱溟出面请德高望重的李济深担任董事长,又聘请地方有影响的和当时旅桂有声望的人士黄绍竑、梁漱溟、李任仁、刘侯武、黄星垣等为校董,在李济深先生的支持下,向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之人士募捐筹款,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同时,学校还积极争取广西省府的同意和拨款补助。之后在校舍建筑时又得到广西银行和广西政府金库的帮助,临时贷借到建筑费。
不仅如此,国专还注重和下层民众,即与广西当地农民搞好关系,在为当地青年学子带去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并因此赢得了他们的很多帮助。在广西办学期间,国专的校舍大都是由当地村民免费提供的。如1944年,在蒙山的文尔村时,临时校舍是借用山围石山磐石小学,宿舍则是借用钟文典家的房屋和附近农庄的二十余间房屋,还曾得到岑家慷慨供食,才使学校得以暂时维持。以至于有学者说:“无锡国专自创办直至远迁广西,始终都能受到从商界到偏僻乡村人民的支持。”③
充足的经费支持,只是办学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国专办学与转型的成功,更多地还得益于其积极灵活的办学策略,特别是它采取的应对政策和实施的有效策略。
1926年,江苏省政府也颁布了《江苏省整理私立学校中等以上学校暂行办法》,规定省教育厅对中等以上私立学校有监督之权;中等以上私立学校须先期拟定教育计划、订定学则,并将校金、设备及经费等事项详细开列,报由教育厅派员调查确定,始准暂行试办。并且特别规定:试办2年以上私立学校应向主管教育厅呈报立案;对于经济窘迫、宗旨悖谬、藉学敛财、贻误青年、违法乱纪的私立学校坚决取缔。为此,1927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考察私立学校委员会,对私立学校的整顿监管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当时,国专已有几届毕业生,由于它的毕业生大部分是到中小学做教员,但书院式的专修馆的学历难以界定,而当时国民政府教育机构对各级教员的学历又查得很严。于是,1927年7月,“无锡国学专修馆”更名为“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成立了学院董事会,并报请江苏省教育厅备案。这标志着国专的建制开始从传统的书院模式开始跨入了现代学校的行列。因此,1927年是无锡国学专修馆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当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要求所有私立大学均须到大学院立案,否则肄业生与毕业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无锡国专随即向教育部备案,申请考核,终于在1928年9月20日,大学院正式批准了国学馆的立案申请。1929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取消单科大学的设置,规定只有三个学院以上,才能称大学。据此,无锡国专又于当年12月,主动改“学院”为“无锡国学专门学校”,并参照当时国立大学中国文学系各项规章办理,实行学分制,修学期三年④。校名的几度更迭,反映的是无锡国专为毕业生出路着想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政府政策的努力。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国专在积极应对政府的各种政策要求时,并不是一味地妥协、顺从,而是有所保留和坚持。为了避免国民政府的刁难,国专对国民政府的考核非常慎重。在国专被批准立案后,教育部一些官员认为国专不合“训政时期”的要求,学校的校长、主任和国民党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为了推行党化课程,就想派党义教员到国专去。唐文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请无锡县国民党部常委李锡平兼任该课教员,避免了政府对学校人事任命的干涉⑤。当时国专的学生来源,绝大部分是高中生,但也有一些有社会经验的人员,如初中教职员或小学教师,小公务员,也有做厂商、银行文书的,在家帮父兄经商的,行医的等。这些人来就学的目的多是为了提高学历,或者与原来的上司、主管部门有矛盾等,因此,招致政府的不满。当时有传闻说,教育部以“所招同等学力者超过规定”为借口,准备“整顿学籍”,不给这部分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国专得到这个消息后,就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终于化解了这场危机,这就是所谓的“验印风波”⑥。
此外,和当时章太炎等人的国学专修馆、研习会不同,无锡国专不独专注于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还注重帮学生解决现实的问题;不是故作清高,而是积极地在体制内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当时,毕业生就业也是很困难的,可是国专的学生,在1943年夏季将近毕业时,桂林、柳州等地中学就写信来定聘。大多数学生都成为中学文科的教学骨干。据说桂南有一个县,中学校长均由国专毕业的学生担任。为了让学生到中学顺利任教,国专还专门开设有教育学、中学国文教学法等课程,并多请当时一些有影响的知名教育学专家,如孟宪承等人去任教。
在积极灵活的办学策略的指导下,国专也对学校的各种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了调整、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招生政策、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上。
在办学之初,为了保证学校的顺利开办,国专的招生条件非常优厚,不仅不收取学费,而且还供给膳宿和书籍,并设有奖学金,其待遇相当于一个县立初小的教师。这么优厚的条件,对于吸引优秀的生源是非常有好处的,特别是对于一所新开办的私立学校而言。所以,国专第一届只招考30名,报名人数却有近千人之多。不过,当时的招生条件也是非常高的。首先,学生必须是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但是后来,随着学校经济条件的恶化,这种优厚的条件也随之取消,而且开始向学生收取相应的学费。在广西办学期间,由于办学经费的匮乏,国专还一度向学生征收学米。在南迁途中,虽然国专一直没有停止过招生和教学,但适合的生源明显不足。在战乱年代,尤其是在北流山区,当地孩子很少有能读到高中毕业的,即便是所谓的同等学力者也不多见,如果坚持以前的做法,只招收三年制高中毕业生,那么,其生源便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冯振开始尝试招收五年制的学生,即直接录取初中毕业生,在国专进行五年的系统国学教育。开办以后,反响不错,遂于1939年暑假,依照全国教育会议决议精神,征得教育部同意后,增设五年制大专,招收初中毕业生。招收五年制当时在全国还是首创,在所有文理工科大学中,均没有先例⑦。这一举措,不仅为国专赢得了声誉,还让国专因此而获得了教育部的额外经费,对国专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专在开办之初,由于师生人数较少,采取的是书院式的管理,对学生品学要求严,而生活管理宽,而且没有学籍册。开始收取学费以后,为方便清寒学生,国专还专门制定了学生的休学和复学制度,允许学生中途申请休学,工作一阵,积了学费后再申请复学⑧。虽然对休学期限限定为两个学期,但由于可以反复休学,所以学生的管理就显得比较混乱。
随着国专前几届学生的毕业,国专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检验和肯定。国专的规模也在逐步地扩大,到二十年代末,已增至百余人。1935年建校35周年时,国专有学生三百余人,七个班,正科三年,分甲乙六班。另设一个补习班,是全盛时代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过去的很多做法都不太适合,要求作出一定的调整和革新。于是国专就开始进行改革,改变了旧书院式的学籍管理制度,采用了新的学籍管理方法,并且把学籍管理与教学上的学分制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
专修馆时期的国专,还是一所书院式的学校,虽然也按照规定课程每天授课,但课程设置和讲课方式不同于大学中文系。教学主要强调品德修养,重点教授古籍原书,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教学和学习方法重在自学、启发。由于规模较小,师生交往密切,因此,教和学并不完全局限于课堂。唐校长对于第一届学生,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文章听了一小段就知道是谁写的,可见师生之间是非常熟悉的。
进入三十年代,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国专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师生关系不如以前亲密,只能把授业、解惑的任务限于课堂了。为了帮助和指导学生钻研学问,国专开始实行导师制。这种导师制,清华国学院也实行过,不过由于其教学对象都是大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导师制便成为其指导学生研究的基本教学方式。而在国专,由于所招学生为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故导师制只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补充,以便为学生的课余自学或深入研究学问提供条件和指导。而且,国专的导师制并不是硬性规定的,而是采取自愿的形式。一般是在高年级才认定的,主要是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当世纪之交国学升温之际,当今天的大学体制对人的压抑和束缚愈益严重之时,人们重新把目光投向了曾经的国学教育机构,学者们对过去的国学教育进行了很多的追忆与研究,也有学者在不遗余力地提倡,甚至有少部分人在践行尝试,更有一些知名高校力图恢复国学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对历史上的国学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清华国学研究院和无锡国专之为人津津乐道,原因也大抵在此。深究无锡国专的成功之道,恰恰在于能遵循办学规律,在经费、制度、办学方针等各个方面,都能做到灵活变通。但正如无锡国专的学者所说,无锡国专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前三届,国专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国学专修馆时期,后一阶段是国专时期。国专毕业的高水平的国学人才,如王邃常、吴其昌、侯愕、唐兰、毕寿颐、蒋天枢,钱仲联等,主要出于前三届,即在成功转为新式学校和现代体制合作之前。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国学教育是不是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律,它和当代教育体制之间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结合?在当前的学科建制和大学架构下试行国学教育,恐怕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尝试。
注释:
①②陈平原:《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见陈平原:《现代中国》第一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第11页。
③④⑤⑥⑦⑧⑨苏州大学(原无锡国专)广西校友会主编:《无锡国专在广西》(非卖品),1993年,第106页,第66页,第75页,第76页,第149页,第75页,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