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乐乐
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正式施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适用范围会逐步扩大,并最终完全替代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表明了我国会计、审计和国际协调的同步性。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对审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分析新会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影响,提出注册会计师应对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几点建议。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弥补了很多漏洞,与此同时,它的出台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随着会计技术的升级,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技术也必须升级。否则很难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做出判断。以前公司的主要造假手法是业务造假,包括虚列或隐瞒收入或费用等,而当会计准则赋予其充分的造假空间时,财务舞弊技术也立即升级换代,充分利用其会计选择权。
例如,这次新会计准则除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核算下的投资外,其余全部列为“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核算。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还引入了一些与国际接轨的会计理念,如资产负债观、实体观等,并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会计方法,如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合并的购买法、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些方法的引入使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基本接轨的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技术难度加大。
以前审查重点是单据是否真实,实物债权是否存在,面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审查需要改变传统历史成本信息的审查思路,报表编制者需要估价技术、风险管理,审计人员也同样需要这些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对资产风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正确的结论。出台的新审计准则就确立了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的思路,会计信息以经营风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为核心,审计技术也转向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核心,这给我们习惯于账项审计的注册会计师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新准则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上市公司及其财务人员,还是相关监管机构以及报表使用人,都需要在有限时间内适应和理解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为会计准则的实施做出充分的准备。
特别是像社会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人员,以前审计问题出现过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对违纪违法问题的定性和处理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现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不仅使企业的财务操作更规范了,而且使注册会计师人员在审计操作中也有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新的事物有利亦有弊,注册会计师人员如何尽快适应新准则和如何发现新问题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审计人员仅有审计和会计知识背景,有的也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新会计准则面对的接受者不仅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更包括注册会计师人员,注册会计师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和政治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准则。
注册会计师人员在面临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应该积极地接受挑战,加强自身应变的能力。从新会计准则的宏微观影响来看,注册会计师人员应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注册会计师执业靠的是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注册会计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后续教育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职业道德教育,二是专业技能培训,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后续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由行业协会组织力量,根据注册会计师的需要实施分层次培训;二是注册会计师的自我教育,利用各种机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无论财政部或中注协,在大量展开宣传培训工作的同时,注册会计师人员应积极配合工作,用心掌握新准则的影响和执业要点,掌握新旧准则的不同之处,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技术上时刻保持领先一步,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不断改变,要求审计模式也应不断的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判断和估计日益增加,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中国原有的审计模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注册会计师人员全面渗透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将风险评估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首先,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核心问题。企业的管理层、注册会计师、会计信息的相关利益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制衡关系是保证会计信息公允性的制度基础。由于会计系统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公允本身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会计与审计的博弈过程中,会计信息动态地趋向于理想中的公允。风险导向的思想体现了审计活动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统一。
其次,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控制风险的制高点,自然地将审计视野扩展到了企业的行业背景、市场地位、组织机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非财务信息,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经营风险。不确定性、不完整性、不深入性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在属性,只有在超越会计系统的更高的信息层面才能克服。现代企业的交易方式日趋复杂、多样,管理创新手段、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企业人力资源、技术品牌等非物质财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客观因素使会计准则产生变化。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衡量,对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已经不可能仅仅受限于会计信息系统这个狭小空间。在空间上,注册会计师应当突破会计系统,充分重视基本面调查与非财务信息;在时间上,则应当具有面向未来的意识,对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进行一定的分析、评价,以确定可能承担的审计风险。
在新的审计形势下,注册会计师人员要改变传统历史成本信息审计思路,审查重点要由单据是否真实、实物债权是否存在转变为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由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渗透,注册会计师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要能够对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正确的把握。
在整个审计程序中,从收集审计证据到审计报告的完成,注册会计师人员都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新会计准则下,由于公允价值的大量应用,企业的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在各自的工作中则涉及更多的估计与判断的成分。注册会计师应该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技术进行规范,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以评价被审计单位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等;要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程序以及相关控制活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价公允价值计量的适当性和披露的充分性;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意图,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一贯性,要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如果注册会计师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很有可能加大审计的难度,甚至导致审计失败。所以,只有强化注册会计师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进而控制风险的能力,他们在评估风险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胆识,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才能更合理、可靠,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又顺应了企业新法律法规的需要,大大改善了企业以往的不规则行为和注册会计师人员执业时无法可依的情况,鼓励了企业的规范发展。但新准则在出台的同时又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提出了许多即将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水平,以使将来的审计执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1]蔡春、赵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06
[2]曹慧明.审计探索与创新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2
[3]刘文.新会计准则对审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7.03
[4]李长水.审计管理创新趋势分析[J].审计与理财.2007.6
[5]苏爱国.谈新会计准则实施与加强审计工作监督[J].商业会计.2007.8
[6]纪子永、杨爱义、周公武.新审计准则体系下对审计风险模型中重大错报风险的把握[J],商业会计.2007.6.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