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荣
古往今来的历史表明:人才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促进经济繁荣的保证,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得人才者得天下,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但究竟如何把人才选准用好,这却是值得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观古宜鉴今,无古不成今。我国古代的选人用人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古人的成功之举,积极从中吸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努力把选人用人的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史记·高祖本纪》一书中,司马迁在记述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的一段自我表述中,有这样一段话:“至于谈到军营中决策之定计,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战争的胜利,我比不上张良;安定国家,抚慰百姓,供应粮饷,使运输线路畅通无阻,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得到天下的真正原因啊!”
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汉高祖刘邦智勇不如项羽,兵力不及项羽,但为什么能取得最后胜利,为什么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巩固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究其原因所在,就是因为刘邦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善于任用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杰出人才的结果。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历史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正反对比,何其鲜明!选贤任能者得天下,嫉贤妒能者失天下。“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历史是无情的,真理是朴素的,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为君难论上》一文中,欧阳修在记述唐太宗的用人之术时,阐明了如下的一段话:“用人之本,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可供成其事。”
在唐太宗看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如同鱼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某大业。因而,他吸取了隋文帝性好猜忌的教训,做到了“任贤忽疑”,择能任贤,推心待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诚实坚定。
魏征是唐太宗的政敌李建成的重要谋臣,他曾多次建议李建成杀死李世民以谋取帝位。但李世民继承帝位之后,对魏征不记前嫌,不论门第,而是怜其才能加以重用,魏征后来官至朝廷宰相。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深有谋略,堪称一代奇才,他为唐太宗上奏两百多件,在唐朝初期的贞观盛世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李世民从心底里感谢魏征对他的帮助支持。因此,魏征死后,唐太宗抱头痛哭,伤心至极,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现在魏征已死,这面使我明得失的镜子再也找不回来了!”
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广罗人才,“任之必专,信之必笃”在我国人才史上已传为美谈。值得我们今天的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认真学习与借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三》一书中阐述了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治理国家最重要的莫过于先任用能人,但认识人才的方法,就是圣贤也难以掌握。所以,求他的好坏声誉,那么,好人坏人都争相求举,善与恶就混淆不清;如果考察他的政绩和行为,那么,巧取骗诈的人就大量出现,真与假就相互遮盖。最重要的是它的根本在于要尽量地公正廉明罢了。统治者如果能够做到公正廉明,那么下级有没有才能,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没有能逃过眼睛的了。如果不公正廉明,那么考核的方法,就正好成了营私、欺骗的凭借了。”
铁面无私,公正廉明,是各级领导者知人善任的关键。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尤其在今天党内存在腐败现象的“大气候”下,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更应该做到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在识别、发现、考察、选拔、任用人才时,一定要出以公心,坚持原则,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彻底抛弃门户之见,破除私心杂念,这是至关重要的。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用于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善于培养人才,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做到求才若渴,唯才是用,善于把每个人都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有了一大批这样的“伯乐”,我们就一定会开创人才鼎沸、群星灿烂的兴旺局面,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的目标就会如期实现。
《资治通鉴·卷一》一书中就如何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司马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他说:“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和最高智慧的人任用人,就象工匠和木材一样,取它有用的部分,抛弃无用的部分。所以象杞柳和梓树这样的木材,如果树围有几抱大,即使有好几尺长都朽栏了,有技艺的工匠也不会抛弃它。”
这里例举一段耐人寻味、生动感人的故事:战国时期的子思向卫候推荐苟变,说他可以胜任一个大国的军队统帅。卫候也承认苟变具有这种才能,但说苟变在做小吏时,曾不合法地贪吃了两个鸡蛋,所以不打算任用苟变为统帅,子思不同意卫候的做法,最后还是耐心劝说卫候任用了苟变。“士为知己者死”,苟变上任后忠心耿耿、披肝沥胆,积极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维护卫国的安全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领导用人的原则就应该象子思那样“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不应该象卫候那样“忌人之细短,忘人之所长”。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里,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明摆着,一些领导和人才工作者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还说我单位缺少人才,让真正的人才受到冷落,在一旁歇息,英雄无用武之地,结果导致楚材晋用,让真正的肥水流入外人田。正是:让鲁智深去绣花,让林妹妹去疆场,岂不怪哉!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弃瑕录用,才能广招天下贤士,为我所用,只有破除求全责备,衣貌取人的愚昧做法,才能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书中,司马迁讲述了一段毛遂自荐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国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门客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去楚时,自告奋勇推荐自己同往,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平原君与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半天未有成效,毛遂按剑上前,威言并加,直陈利害,才华毕露,终于说服楚王与赵国合纵,出兵解邯郸之围,谈判得以成功。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平原君因此认识了毛遂的一言有重于九鼎的能耐。
毛遂自荐,决不是自我标榜和吹嘘。他过人的胆识,超群的辩才,关键时刻锋芒毕露,真可谓是脱颖而出的人才。当决定作出之后,毛遂当天就随同平原君出使楚国,面对楚王毫无惧色,慷慨陈词,他的话象利箭一样戳着楚王的疼处,楚王只好说:“有道理!”这样,楚赵两国“合纵”的事,“就这样决定了”,胜利地完成了出使楚国的任务。而那些对毛遂另眼相看,甚至嘲笑讽刺他的人,在此次出使楚国中,竟无一人有能耐,而这些人却正是被平原君平时所器重的人。因此,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的“脱颖而出”这个成语一直流传到今天,毛遂自荐的故事也成为美谈。
三国时期的人才学家刘勋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善。”平原君从他误以为毛遂“一无所长”、“简直不行”到大胆启用,并委以重任,说明平原君是有眼力的,善于发现识别人才。平原君从联合抗秦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寻觅人才,并努力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机遇和条件。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今天能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辨识能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赛马场上选择良驹,对那些藏而不露的人才能不能及时发现并大胆启用,这与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的素质优劣、水平高低、能力强弱、认识深浅是直接相关的。可见,要使人才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关键在领导,而领导的关键,在于远见卓识,多谋善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龚自珍在《明良论三》一书中说道:“而凡满州,汉人之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亦三十年。贤智者终不得越,而愚不肖者亦得以驯而到。”
用人制度上的论资排辈,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这种陈腐观念,严重压抑人才的成长,必然使那些不畏艰难,锐意改革,勇于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年富力强,聪明能干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显露锋芒、施展才华。而那些不学无术、碌碌无为、善自为谋、饱日终日的酒囊饭袋,无赖小人,却可以凭着“资辈”、“关系”、“手腕”、“照顾”等等,青云直上,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这种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实际上是扼杀人才,损害事业的制度。它早已为有识之士所摒弃。早在2000多年前,苟子就主张:“贤能不待次而举。”就是说,对有德才的人不能等他有了一定的资历之后才提拔重用。龚自珍更是反对用人制度上的论资排辈,他对此大声疾呼:“当今之弊,亦或出于此,此不可不为变通者也。”这里所讲的变通就是主张事不师古,革故鼎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以得贤为本。”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摒弃各种陈腐观念和狭隘偏见,树立事业至上、全局为重观念,讲台阶不惟台阶,讲资历不惟资历,做到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一文中指出:“亲近贤人,疏远小人,这是西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这是诸葛亮在认真总结前人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告诉刘禅的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情真意切,道理深刻,富有哲理,令人回味,启人深思,值得今人很好借鉴。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这是我国古人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经验之谈。《唐书·魏征传》一书中有:“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而要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样的先例我还没有听到”的名句记载。我们的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一定要以史为镜,认真吸取历史上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决不能让历史悲剧再度重演。现实生活中,对那些巧言令色、油头滑脑、内心贪婪、沽名钓誉、假公济私、欺上瞒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混淆是非、两面三刀、善自为谋、贪赃枉法、仰人鼻息、趋炎附势、搬弄是非、打击陷害的小人,一定要倍加警惕和防范,绝对不能让这类小人的目的得逞。
当然,亲贤远佞,重才尊贤,这里有一个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判贤人雅士的问题,这个识别评判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一定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用崇高的理想、高尚的精神引导和激励各种人才施展才华、奉献智慧,一定要坚决抬举为公者,保护改革者,支持创业者,鼓励开拓者,帮助失误者,打击诬陷者,摒弃昏庸者,免除无能者,处置为害者。只有这样,才能开创“人才兴,国运昌”的大好局面。
司马迁在《史记·信陵君列传》一书中,讲述了一段战国时代信陵君“礼贤下士、广纳群贤”的故事。信陵君本是魏王的弟弟,听说东城守门人候嬴很有本事和才华,便专门备下酒菜,亲自驾车请他来赴宴。半路上,候嬴又借故转道去拜访屠户朱亥,还与朱亥拉了半天的家常,可驾车等候良久的信陵君却一点也不生气。他们回家后,信陵君还将候嬴、朱亥介绍给门下所有客人。后来,候嬴和朱亥果然感恩图报,对信陵君一片丹心,忠贞不渝,刚直不阿,舍生忘死,为信陵君成就“窃符救赵”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信陵君礼贤下士,重才尊贤。为了广纳群贤,成就事业,他不论门第高低,不讲资辈深浅,那怕是守门人候嬴,屠户朱亥这样出身低微的人,他也相敬如宾,厚礼相待。古人这种着眼真实本领,崇尚个人才华,企求人的能耐,注重实际业绩的选人用人艺术,值得我们今天的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很好地学习与借鉴。
事业须有人才,人才推动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人才是关键。各级领导和人才工作者,一定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从人才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选好用好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做到求才若渴,知人善任,豁达大度,举贤荐能,一定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古人的选用人才之道,爱才如命,唯才是用。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崭新局面。这是历史的责任、时代的呼唤,这是事业的需要、人民的重托。
[1]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2]郭建勋,江征.选人用人方略[M].中国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1月
[3]冯俊科.帝王治国策[M].中国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1月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1.1.第二版
[5]张炳升.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N].光明日报.2003.12.24.第二版
[6]刘国均.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与艺术 [J].新东方.2003.1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