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的情景教学
——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实施直播建造评述

2010-04-03 05:25:00李文芳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城建工学

李文芳,彭 蓉,周 纲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为实现 “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的本科建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了 “7+4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即7个学习学期加上4个工作学期)。通过 “7+4”工学交替,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经受职业训练,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得到巩固,同时了解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信息,在实践中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1]。“7+4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成功实施,使许多学生受益匪浅。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如4个工作学期安排在暑假,学生利用假期自行联系单位定岗实习,由于教师教学性指导不到位,加之企业疏于管理,部分学生的顶岗实践呈现 “放羊式”松散状态。针对上述状况,长江大学城建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 “7+4工学交替”模式,其中直播建造是一种有效尝试。直播建造是依托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在建项目组织学生全过程参与的一种情景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旨在及时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建设项目的不同生产时期都能够进行学习,让其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得到实践,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2]。

1 直播建造中的教学理念

城建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参与直播建造,可以实地了解企业在选择施工方案、合理确定人工和建筑材料的优化配置、合理控制施工费用等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也能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的了解,训练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工程优化意识和投资控制意识,把控制项目投资观念渗透到每一项设计和技术措施之中,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和总价值的最大化目标出发,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增强他们用经济头脑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2 直播建造实施过程

2.1 组织以学生为主的直播团队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楼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原有建筑加固改造及新建扩建,建筑面积约为11900m2,主体部分框架4层,音乐厅网架1层。项目经可行性研究后批准建设,总投资约为1500万元。项目委托长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该项目的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范围包括土建、水电安装等,投标报价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该项目所涉的各种内容均与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各个专业密切相关,因此,依托设计研究院实训基地,学院将各个专业学生有机地组合成直播团队全过程参与,让学生现场了解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实施过程,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重要的施工、设计及工程管理过程,用笔记录其所学和所感,并按阶段完成内容展示直播建造情景教学成果。

2.2 配备 “双师”全程指导

为了顺利完成直播建造过程,配备 “双师”全程指导。“双师”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系统专业知识的指导教师和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 (包括注册建筑师、结构师、设备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由于有 “双师”的全过程参与,因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在现场给予具体指导。由于学生身临其境,对 “双师”的解答和指导印象深刻,从而更好地领悟其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 直播建造实施效果

实施直播建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同时克服了4个工作学期分散实习管理难度大、实习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弊端。学生通过全过程参与,对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和技术构成的复杂性有更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将所学的跨专业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对培养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组织直播建造团队,加强了各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训练了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1]马成松,许成祥,刘昌明.实施“工学交替”探索育人新路[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21(1):18~20.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城建工学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 05:49:26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新形势下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42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商业经济(2016年6期)2017-01-03 20:52:53
产学合作教育项目的构建、实施与评价研究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