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爱伦理学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0-03-22 22:03张晓韵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伦理学关怀心理健康

张晓韵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的相关调查表明:近年来,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不良反应,有的甚至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成为其成长障碍。而在当前构建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和谐校园的进程中,许多学者亦着眼于此而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主要成果有俞慧燕[1]、毛瑾[2]等的相关论文。这些研究多是建立在问卷分析与个案考察的基础上的,论述较为微观,其在具体方法的采纳上对高校教育工作者颇有借鉴意义。然也应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多是着眼于普遍意义的道德标准与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其中存在着对女大学生的性别特征重视不够的缺陷,这就可能使得某些借鉴其成果的教育工作在实际中并未能收到应有效果。要解决此种问题,着眼于性别特征来思索更为合理的教育方案当不失为有效途径,而在中西学界对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考察得最有影响者当为欧美“关爱伦理学”学派,其以“关爱”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传统之外别开出一片新天地。故而,引入“关爱伦理学”的理论来考察当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亦甚具有探索意义与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拟在分析“关爱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构想出一定的方针与措施,以为教育工作者借鉴与批评。

一、“关爱伦理学”的蕴涵

受女权主义运动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伦理学研究领域里出现了“关爱伦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开创思考人类发展和精神健康的新纪元”[3]的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与奈尔·诺丁斯(Nel Noddings)。与传统教育理论所强调的正义、平等诸原则所不同的是,此派学者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性别差异而对女性采取“关怀”(care)的策略,如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在其著作中即主要采取会谈的方式进行了三种经验研究:大学生研究、流产决定研究及权利与责任研究,结果发现在“庞大的、人类的心理学天空之下,却看不到女性的身影,听不到女性的话语”,因为女性或是被置于边缘地位,或是被一种偏见来解释,或是被从研究男性中得出的标准来覆盖。而女性在道德价值、思维方式、道德意识诸方面上与男性存在着很大差别:在道德判断上男性倾向于公正的原则和个人的权利,而女性则更多地考虑关怀,这样就形成了两套伦理判断系统——公正伦理道德取向和关怀伦理道德取向,这两种伦理代表着两种道德视角,人们像观察格式塔图形一样应用这两种视角,虽然一次只能从一个方向看上去,可总起来看,二者却是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4]。而从奈尔·诺丁斯(Nel Noddings)的一系列论文、著作来看,其在承继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的基础上深化了关怀教育思想,完善了“关爱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指出的是,以往的研究者大多只是把公正伦理作为普遍的道德标准去评价所有人,强调个人、自主、独立和权利,忽视了男女道德教育的差异,这就使得女性道德教育水平在较长时期处于低下水平,且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冷漠;而“关爱伦理学”的出发点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赖、和谐相处,其主张关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甚至是牺牲,这就可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教育活动中充满着温情。不仅如此,“关爱伦理学”还是一种建构在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学说,它指出了道德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与人与人之间的隔离问题,并且试图打破男性视角一统天下的局面,抵制性别歧视,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关注具体的道德情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给予关怀和接受关怀的关系,以一种不同的声音呼吁人们对女性道德教育的重视与尊重,故而,其以独特的价值而倍受重视。在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借鉴参考西方文明成果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诸多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其中,着眼于“关爱伦理学”来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问题当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尝试。而要进行这种尝试,对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审视当为首要之务。

二、当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

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了高等学府,其在高校中的人数比例逐年增长。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大学生在校人数直线上升:1978-1987年间,人数由20.64万人增加到68.94万人,增长234.01%,平均每年增加4.83万人;1988-1998年间,人数从68.94万人增加到130.56万人,增长了89.38%,平均每年增加6.16万人;1998-2008年间,人数从130.56万人增加到835.67万人,增长了540%,平均每年多增88.14万人[5]。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转换及数量的增加使得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一个焦点。然而,据一些机构的调查,当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这其中,有14.5 %的女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此中还有24.2%的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6]。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5.4 %的有自卑心理,有4.2%的患有孤独症,有2.3%有自杀心理,有8.7%的有忧郁倾向,有11.4%的有失眠症状,有7.4%的感觉生活无趣。由此看来,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有:

1. 事业追求与社会认可之矛盾

有调查表明:当代女大学生普遍追求自主、自立,推崇个性解放与自由发展,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价值,如对幸福的追求,75%的女生想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去实现,15%的女生想通过婚姻来实现,5%的女生则是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却在制约着女大学生的发展,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男权文化仍然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观念,这就使得诸多女大学生在潜意识里仍旧是希望未来的爱人无论是事业还是经济上都要比自己强。如此一来,女大学生一方面为自己的事业而竭尽全力,一方面又要面临被世人不认同的境地,这就容易感到自己在各个方面不如男大学生,从而产生出自卑、挫折、失落等心理。

2. 爱情追求与传统美德之冲突

随着社会发展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女大学生的情感观念渐趋开发。一方面,她们积极追求自由爱情,享受爱情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其又要受到传统爱情价值评判标准的制约;而且,爱情生活中的女大学生开始同居的现象也比过去普遍得多,其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及防范措施下享受爱情的滋润,可一旦怀孕,她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极为棘手,而对此,女大学生却往往羞于启齿,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心理上、身体上都可能遭受伤害。

3. 理想追求与社会歧视的触牾

随着高校大学生比例的逐渐升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9月1日,大学生就业率为72.6 %;截至2008年8月31日,大学生就业率只有60%左右,呈逐年下降之趋势[5]。虽然我国已在高等教育中基本消灭性别歧视,但每当毕业生求职时,女生面临的障碍远比男生多。据新浪网站教育频道的“200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及排行榜”显示:男性毕业生“巳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 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该项比例为41.68%,有27.3%的用人单位承认在招聘时偏向男生,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34.4%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不少被调查者也指出,许多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 8%[7]。这种因社会性别歧视给女生带来的就业压力能让其产生出渺茫无助感,并进而成为其心理疾病的一个诱因。

三、基于“关爱伦理学”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女性因性别、社会角色等因素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文明传承中的地位与角色较之男性而言更重要。作为社会精英文化的代表,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更是关乎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因此,采取适当方式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而要想使这种教育进行的科学有效,从“关爱伦理学”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当是有益之探索。

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曾勾划了女性关爱伦理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确保生存而关怀自我的需要,在这阶段,道德是社会强加的约束;到第二阶段,女性对前阶段批判为“自私”而产生对他人联系的责任、试图对依赖者做出保护、甚至排除对自我的关怀,在这阶段,女性的主要关怀在他人身上,“善”被看成为取决于其他人的接受,“传统的女性声音极为清晰地出现了;在前两个阶段的转折中,女性一再经历对前一阶段的不稳定因素(如对他人关怀的排除、对自己关怀的排除),通过对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做出重新理解,对自我与他人的互相依赖有更深刻的理解,发展出关怀伦理学的最高阶段,而这阶段往往也不是对道德判断有一致的意见,女性对自己的声音与他人的声音区分,协调伤害与关怀之间的差异,对两难处境做出抉择,并承担其导致的责任”[8]。若以此为参照点来对女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话,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尊重与关爱并存

“关爱伦理学”的核心是“关怀”,高校管理者、教师、辅导员应给予女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注,一方面要用民主平等的原则来规范整个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又应根据女性特点而采取关爱措施,让她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管理,多参加学校的社团,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她们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个人理想而积极的奋斗。

2. 开展系统科学的情感教育

女大学生有正当的成人要求,故而,高校教育者应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多组织与爱情、婚姻、性、生育等有关的讲座与报告,开展与情感教育有关的讨论,以引导她们积极正确地对待情感,保护自我,避免遭受心理和身体的伤害。

3. 承认男女差异,消除社会歧视

作为人类的不同个体,男女两性存在着差异,但其也各有所长,且具互补之势。从智力上来说,男女两性的总体水平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构成因素的发展而各具特色:男性大多立体感较强,抽象思维敏捷,善于逻辑推理,但心思粗犷,缺乏表达能力;女生则多长于形象思维,善于想像,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缜密,善于交际,但长于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来说,男性具有责任感,独立意识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开阔的胸襟,但本身携带暴力倾向,表现冷酷,缺乏同情心;女性则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富于爱心,但往往对男性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此外,女性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与人沟通交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是故,教育者与招聘者皆要了解并承认男女之间的这些差异,消除传统的性别歧视,充分发掘女性的长处,多给女大学生锻炼机会,不能粗鲁地把其拒之于门外,堵塞她们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

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对之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教育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借鉴“关爱伦理学”等经典学说中的有益成分,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教育策略,以顺应社会潮流,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伦理学关怀心理健康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