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俏
(1.中国地质大学 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3)
科举考试所用诗歌基本是五言形式。唐代府试、省试皆以六韵为主,偶用四韵或八韵;宋代采用五言六韵;清代乡、会试用五言八韵,童试用五言六韵。对应试诗诸种称呼进行梳理辨析,有利于深入理解科举试诗对文学发展与文人心态的影响。
把唐代科场所用五言六韵诗称为“省试诗”,较早见于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人谓唐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也。凡省试诗,类鲜佳者。”[1]近年来则成为常见提法,如张浩逊的《唐代的时事型省试诗》《关于唐代省试诗的几个问题》、曾广开的《论元和时期省试诗对元和诗风的影响》、薛亚军的《唐代省试诗题及其思想文化背景》等,反映了当前学术界对此称呼的认可与使用情况。
“省试”一词之由来,当是因为进士科考试由隶属尚书省的礼部主持、考试地点亦在尚书省之故。但是遍检《全唐文》,未见“省试诗”名称,可能唐代并无这种说法。按照唐代惯例,选编诗文集时,凡收录科场所作诗歌,皆在题中标明“省试”二字,如钱起《省试湘灵鼓瑟》,此外尚有“府试”(如李频《(府试)观老人星》、郑谷《(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东都试”(如丁泽《(东都试)龟负图》)、“州试”(如《(宣州试)窗中列远岫》)、“监试”(如刘得仁《(监试)莲花峰》)等。这些标示意在强调诗歌特定的创作背景,而不是对诗体本身的强调。前面所引诸说,基本上也是以“省试诗”统称现今留存的唐代科场诗作。
对于科场所用诗体与平日吟咏性情诗歌之不同,唐人自有认识;士子们也会为准备应试而大量拟作,比如王棨《麟角集》就有《上德不德》《咏白》《咏清》《寒雨滴空阶》《文不加点》之类的拟作。但时人不以“省试诗”呼之,可以推测唐人对应试拟作尚未从文体角度进行明确界定。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库馆臣为《麟角集》所作提要称“棨八代孙、宋著作郎蘋于馆阁得棨省试诗,录附于集,凡二十一篇”[2],则是以“省试诗”指称王棨拟作,反映了清人心目中“科场诗歌自成一体”的观念,亦折射出在以诗歌用于科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科场诗歌的敏感。
与“省试诗”得名原因相似,宋、元文献常见“省题诗”之称,或用以特指唐代科场所作五言六韵诗,或用以泛指科场诗歌及平日拟作,已可理解为对这种特定诗体的称呼:
省题诗自成一家,非它诗比也。首韵拘于见题,则易于牵合;中联缚于法律,则易于骈对,非若游戏于烟云月露之形,可以纵横在我者也。王昌龄、钱起、孟浩然、李商隐辈,皆有诗名,至于作省题诗,则疏矣。[3,卷3,p5b]
葛立方(?-1164)生活于南渡之初,他使用“省题诗”概念,并且明确指出这类诗歌“自成一家”。这就不再如唐人在诗歌题目中标注的“省试”一词,仅只是对诗歌创作环境的交待,而是涉及诗体本身。一字之差,透露出宋人对科场诗歌已经具有明确的体裁意识。宋人王蘋编辑祖先王棨的模拟之作亦以“省题诗”标目(不是《四库全书总目》中所用的“省试诗”),也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滑了。……俺如今将律赋、省题诗、小议等都不用,止存留诏诰章表。[4]
这是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议开科考之时中书省所上奏章,是较早明确以“省题诗”指称科场所用、而非统称科场所作及平日拟作诗歌的材料,这明显是受宋人诗体观念的影响。元人韦居安在《梅磵诗话》两次提到“省题诗”:
省题诗自成一家机轴,非他诗比,葛常之《韵语阳秋》盖尝言之。然骚人墨客虽从事于时文,至作省诗,亦不为格律所缚。杨廷秀《序训蒙省诗》,亦曰“以骚人之情性,寓举子之刀尺”,真名言也。[5,p567]
韦氏意在纠正《韵语阳秋》对“省题诗自成一家”观点的过分强调,不过据宋代《贡举式》推测,科场之上“作省诗”而“不为格律”所缚,纵是“骚人墨客”,亦必名落孙山,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在时人心目中,省题诗(省诗)已经纯粹成为对这类诗体的称呼,标示创作环境的意义已经淡化。同书卷下的材料是更为确切的证明:
历阳李士达,肄业郡庠,斋舍与尊经阁相近,每夕梦一青衣童吟诗,登梯而上,仿佛仅记四句云:“带白双双鹭,拖青点点鸦。晚风吹不去,留与伴芦花。”嘉定丙子乡举,省诗出《凉叶照沙屿诗》,思颈联、结句未就,忽忆旧梦,以所记四句足成之。有司称赏,以为神语,遂领荐,次年登科。余壬申岁被漕檄,摄教此邦,士友备言之。兹事与唐人钱起《湘灵鼓瑟诗》颇相类。[5,p576-577]
嘉定九年(1216)丙子是乡举之年,次年方是礼部试,韦居安把乡举所考之诗称为“省诗”,说明时人的关注重点已转到“科考之诗”,而不再是主持考试的部门。至明人杨慎作《升庵诗话》,更是直接将唐代流传下来、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诗歌统称为“省题诗”:“人有恒言曰:唐以诗取士,故诗盛;今代以经义选举,故诗衰。此论非也。诗之盛衰,系於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也。……况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6]
《管子·明法解》:“明主者,一度量、立表仪而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7]“程式”一词,意义接近制度、规矩、规定。科场所用诗体与一般诗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要严格合乎规范,名之为“程式诗”是非常恰当的。“程式诗”一词,较早见于司马光《温公续诗话》:
科场程试诗,国初以来,难得佳者。天圣中,梓州进士杨谔始以诗著,其天圣八年省试《蒲车诗》云:“草不惊皇辙,山能护帝舆。”是岁,以策用“清问”字下第。景祐元年,省试《宣室受厘诗》云:“愿前明主席,一问洛阳人。”谔是年及第,未几卒。庆历二年,韩钦圣试《勋门赐立戟诗》云:“凝峰画旛转,交铩彩支繁。”范景仁云曾见真本如此。传钦圣作“迎风画旛转,映日彩支繁”,故两存之。苏州进士丁偃,试《迩英延讲艺诗》云:“白虎前芳掩,金华旧事轻。天心非不寤,垂意在苍生。”有古诗讽谏之体。偃是岁奏名甚高,御前下第,自是二十年始及第,寻卒。滕元发甫,皇祐五年御试《律听军声诗》云:“万国休兵外,群生奏凯中。”以是得第三人,最为场屋所称。[8]
此处提到的诗歌包括省试与殿试所作。涉及科举考试的文献中提到“程式”的材料颇多,比如“况场屋之文,拘于程式,限于晷刻,文虽工,其能与于立言之选者仅矣”[9]、“试律为诗之一体,而其法实异于古近体诸诗……尺寸一失,虽词坛宗匠,亦不入程式焉”[10,p512]等,但是称“程式诗”的,除《温公续诗话》,笔者所见惟有陶福履《常谈》中的一条:
唐宋科举程式之诗,始专以古句命题。唐诗备载《文苑英华》,宋诗备载《万宝诗山》。刘辰翁《须溪四景诗》,程式诗编专集之始也。[11]
《全唐文》中无“试律”或“试律诗”说法,清人却经常以之命名选本或稿本,比如《一帘花影楼试律诗》(朱凤毛)、《小方壶试律诗》(孙冯)、《不夜书屋试律偶存》(孙福海)、《尺华斋试律存草》(祁寯藻)、《秋竹斋试律》(梁运昌)等[12]。商衍鎏曰:“试律始于唐,《文苑英华》所载至四百五十八首。”[13]梁章钜著名《试律丛话》一书既以“试律”命名,更有对该名的详细辨析:
试律始于唐,至宋以后,作者寥寥,阙焉不讲,我朝乾隆间始复用之科举。或称为“排律”,然古人排体诗有数十韵及百韵者,今限以六韵、八韵,则不得以“排律”概之也。又或称为“试帖”。然古人明经一科,裁纸为帖,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以试其通否,故曰试帖。进士亦有赎帖诗,帖经被落,许以诗赎,谓之赎帖,非以诗为帖也。毛西河检讨奇龄有《唐人试帖》之选,盖亦沿此误称。惟吾师纪文达公撰《唐人试律说》,其名始定。[10,p511]
梁氏著述“以纪文达师《唐人试律说》为归宿”,力辨“排律”之名于科场所用六韵、八韵诗不合;“试帖”本指帖经而言,与诗无关,故“试帖”之说亦不妥当。乾隆二十四年(1759)纪昀撰《唐人试律说》,较早使用“试律”之名,指称唐代科场相关作品,谓“试律固诗之流也,然必别试律于诗之外,而后合体裁;又必范试律于诗之中,而后有法度格意”[14]。纪昀在此书体例编排上有意模仿方回《瀛奎律髓》,使用“试律”一词亦与此不无关系。而乾隆二十二年谕旨“嗣后会试,第二场表文可易以五言八韵唐律一首”[15],亦强调“律”字,纪昀此编可谓得风气之先。
“试帖诗”之名不见于《全唐文》,却是清代最通用的说法,乾隆二十二年始以五言八韵用于会试考场之时,赵翼在其《分校杂咏·选韵》一诗中即已使用此名:“令甲初添试帖新,主司选韵为胪陈。”[16]这是明确指称清代科场所用诗体。姚鼐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所写《方坳堂会试朱卷跋尾》一文中亦说“是时试帖诗题在第二场,房官以五经分卷;今则诗题移于第一场,而房官无五经之名”,“是时”指乾隆三十六年(1771),姚鼐为是年会试同考官。
乾隆二十二年会试加试五言八韵诗之前,有毛奇龄《唐人试帖》之选,亦是“试帖诗”之称的首创者。梁章钜力辨此说之非,叶抱崧《说扣》亦曰:
西河毛氏选唐人试诗,目曰“试帖”。按:《通典》称:“明经先帖文,然后行试帖经之法。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为通。”试帖之名,盖与诗赋无涉[17]。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则曰:
试律始于唐,《文苑英华》所载至四百五十八首。清乾隆间用以考试,尚沿“律诗”之称,惟普通则称之曰“试帖诗”。按:唐明经科裁纸为帖,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以试其通否,名曰试帖。进士亦有赎帖诗,帖经被落,许以诗赎,谓之赎帖,试帖诗之得名,殆由于此。并以其诗须紧帖题意,类于帖括之帖经也[13]。
此段文字表述甚详。“试律始于唐”,但“试律”之名并不始于唐;乾隆谕旨所用为“五言八韵唐律”,带有鲜明的宗唐意识。对于“试帖诗”这一清代应用甚广的俗称,商氏认为得名原因有二:其一,因唐代明经的试帖与进士的赎帖而得名;其二,与这种诗体特点有关:“须紧帖题意,类于帖括之帖经”,这种解释虽然新颖,但恐并非真正原因。无论如何,除了少数人力辨其非,试帖诗成为清代使用最多的名称,亦有很多人是同时使用“试律诗”与“试帖诗”的名称的,商衍鎏即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