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娟,刘玉娟,耿丽伟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频繁发生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的前三项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国卫生部发布的1995-1999年的死亡率资料,我国年平均自杀率在23人/10万左右,每年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约为 28.7万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 3.6%,自杀仅排在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列第五位重要死亡原因。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亡原因,占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1]。国外研究表明[2],青少年自杀就死因而言已排前三位,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学生自杀的人数相对于大学生整个群体比例很小,但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却非常大,同时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后果和创伤也是十分惨痛的。
我国学者何兆雄认为,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有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它是自杀企图的游离因子[3]。笔者就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总结发现,以往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状况的一般调查上。前人的研究过多注重自杀态度,而自杀意念作为一种比较隐蔽的心理活动,虽然是一过性的,但它毕竟反映了个体某个时期的消极性思想动态。临床研究证实,在自杀死亡者中,约有80%在行动前以各种形式表露过自杀念头[4]。因此了解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对于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采用整体分层抽样方法对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学院四所高校的42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384份,有效回收率为91.43%,被试年龄范围在18-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13岁,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唐山市大学生被试的统计结果(样本)
(1)焦虑自评量表(AS)[5,p200-202]:由 William W. K.Zung于1971年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按照中国的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即可诊断为有焦虑,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抑郁自评量表(SDS)[5,p238-241]:由William W. K.Zung于1965年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按照中国的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 53分,即可诊断为有抑郁,其中 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3)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由夏朝云等人于2001年编制。包括绝望、乐观、睡眠、掩饰等四个因子。自杀意念总分则由绝望因子分、乐观因子分和睡眠因子分相加。总分≥12为有自杀意念,<12为无自杀意念。自杀意念分值越高,表现为绝望程度越高、越不乐观、睡眠有障碍的心理特点。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被试大学生总体分布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焦虑、抑郁、自杀意念测评结果分布构成比
不同性别、年级、宗教信仰大学生在焦虑、抑郁、自杀意念上无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F=3.453,P<0.05),表现为医学类学生比文科和理工类的学生焦虑水平更高;在抑郁和自杀意念上无显著差异。
由式(28)可见,当ar<<1,Δe的影响很小,电长度L的变化不会引起较大的变化,此时Δe可以忽略,但当at与aj相当时,ar的影响就不可忽略.下面进一步讨论消除误差的方法.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焦虑、抑郁上无显著差异。在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T=2.563,P<0.05),其中绝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T=3.121,P<0.05),表现为城市大学生高于乡镇大学生;乐观、睡眠因子无显著差异。
在有焦虑感的大学生中,有 29.73%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二者存在极其显著差异(X2=28.743,P<0.01);在无焦虑感的大学生中,还有7.42%的大学生有杀意念。
在有抑郁感的大学生中,有 32.26%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二者存在极其显著差异(X2=50.043,P<0.01);在无抑郁感的大学生中,还有5.51%的大学生有杀意念。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的相关
(1)不同性别
不同性别大学生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及其内部各因子上无明显的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6],以往研究一般结果是女性的焦虑、抑郁、自杀意念水平较高于男性。本次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综合因素的改变,使女生更多地表现出高的自尊水平,自我要求更多。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均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无论是学业压力还是就业压力,而男生还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等因素,使男生在焦虑、抑郁、自杀意念上的比重增多。
(2)不同年级
年级因素对大学生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及其内部各因子无明显的差异,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7,8]。以往研究一般结果是年级越高,其焦虑、抑郁、自杀意念的水平越高。本次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由于研究的被试个人因素所致,同时也与被试所在地的整体水平存在关系,整个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得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意识。
(3)不同专业
不同专业因素对大学生焦虑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医学类的学生比文科和理工类学生有更多的焦虑,其原因是医学类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作业繁多,因此更容易感到挫折和压力,焦虑感更强;对抑郁、自杀意念及其内部的绝望和睡眠因子则无明显的影响。
(4)不同生源地
不同生源地因素对大学生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及其内部的绝望因子有明显的差异,这与以往研究有所相同[9]。城市生源的学生比乡镇生源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和自杀意念。这可能与乡镇生源的学生幼时成长经历、家庭生活方式、态度与更多的是非独生子女等因素有关系。农村大学生可能有更大的抗挫折能力和接受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5)不同宗教信仰
不同宗教信仰因素对大学生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及其内部各因子无明显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10]。本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本次调查的被试当中有宗教信仰的比重与无宗教信仰的人数比重差距较大。研究之初,宗教信仰的有无并未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考量因素,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有宗教信仰的群体中,信教时间的长短也可能对其在焦虑、抑郁、自杀意念上的看法有不同的影响。
经过对大学生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抑郁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都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6-8,11]。抑郁与自杀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的印证。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因素中的第二位,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在所有精神障碍中居首位。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水平与自杀意念呈显著相关,即抑郁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以往有研究显示,焦虑也是自杀的高危因素[12],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焦虑、抑郁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包括大学生)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心理不稳定的状态。能否调控这种不稳定的情绪是个体能否顺利渡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13]。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程度,加强心理学教育的课程。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理解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各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学教师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健康心理学》、《大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卫生学》等课程,向学生讲授心理卫生的知识,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从而使他们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去迎接现实的挑战。同时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从实践中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预警机制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建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形成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同时启动“危机干预”措施。措施包括:推广心理辅导课;开设各种心理讲座;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有效阻止高校学生危及自身生命的行为发生等。
把关注心理问题真正落到实处,如同学、宿舍、班级之间的相互关注、支持,遇到心理问题能对同学倾诉,而不是闷着不说。其实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都不是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只要能提前意识并给予足够关注,有时候一句真诚的话就能够挽回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