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应该发展什么

2010-03-22 15:38刘长兴
天津教育 2010年8期
关键词:规定动作校训内涵

■刘长兴

最近,加快学校的“内涵”发展,已经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说到“内涵”,必然让人想到与之相对的“外延”。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似乎已经有了比较普遍的“感觉”,即“内涵”是指软件,“外延”是指硬件。定义虽很粗糙,“形象”倒还清晰。

前些年,大家的认识好像就是跟着“感觉”走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特别期待外延发展的机会能落到自己头上,校舍好一些,操场大一些,设备多一些,经费足一些。道理非常简单,历史欠账明摆在那里,不尽快发展“外延”行吗?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校在思考着软件问题。他们进行了管理的改革、教学的创新、队伍的建设,创造了不少鲜活的经验,确实也让人们看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动作”。但是,如此零敲碎打又确实难以形成“气候”。

这些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学校的硬件普遍达到或者接近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尤其是作为“重中之重”的义务教育学校,可以说“外延”发展带来的变化更是让人“眼热”。紧紧把握这个大好时机,把“内涵”发展的文章做足、做好,对于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整体推进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如果再能充分认识“内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深刻理解和硬件相比软件更“本质”这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内涵”,学校的内涵发展就会走出“感觉”,进入“自觉”。

为了把“内涵”发展真正聚焦到“全面育人,提高质量”这个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上来,是否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是理清办学思想。办学思想的重要作用,大概无人不知。说它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一点儿也不过分。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曾经为之费过不少心思。特别是要想把办学思想凝练成准确而生动、简明而深邃的校训,更是一件难事儿。尽管有些学校的校训已经“上”了墙,但是真能“抓”住人的,还真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大多都是“迫”于任务,缺乏梳理,最终形成的“急就章”。

其实,这个梳理的过程就是深化认识的过程。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如能把共性要求和个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就应该能够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所谓共性要求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意志,一个是教育规律。表达国家意志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达教育规律的时候,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所谓个性特征就是学校实际,特别是那些学校自己独有的“元素”。忽视了前者,就容易偏离方向,甚至随心所欲;忽视了后者,又容易失去特点,导致千校一面。两者既不可或缺,更需要“融合”。例如,天津中学的校训“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就特别贴切。当时,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虽说给了一顶“市重点”的桂冠,可是谁“认”你呢?于是,他们选择了这样的学校定位,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切合本校生源的实际。就是在今天,人们也能从中感悟出科学发展的方向。再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的校训“拥抱金色的童年”,就非常感人。一所非常普通的小学能够坚守这样的理念,人民能不满意吗?

众所周知,国家为了教育普及,自建国以来学校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么多的学校,要求马上做到一校一“思想”,甚至一校一“校训”,未免强人所难。情况接近且志同道合的几所学校,来个联合“攻关”,“共享”成果,应该未尝不可。如果再把共同的办学思想作为课题坚持长期研究,进行深度合作,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展示各自成果,岂不也是一个创新?

二是做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国家的教育决策,谁也没有异议,而且谁都在做。要是较真儿,有些学校还真有点儿“含糊”。因为做肯定是做了,可谁也不敢保证能够做实。当然,理由都能摆出一堆,别说学校自身的薄弱环节,就是来自外界的干扰也能把你说“动”了心。但是,素质教育毕竟是件大事,国家的前途、孩子的未来无不系于此。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即便困难再大、干扰再多,也得“扛”起来。

做实素质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如果打个比方,大概可以分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类。“规定动作”就是那些刚性要求,必须落地砸坑。学校的一日生活就集中了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动作”,如执行课程计划、达成课堂目标、落实课间活动、组织课外社团等,只有全部到位,才算工作做实。有人把一日生活比作学校教育的“生态环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生态环境”要是乱了套,学生怎么能健康成长、素质怎么能全面提高?可以说,这和乱砍林木、污染环境带来的危害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所以,学校一定要把规范一日生活当作首要任务,而且实心实意地往实处做,让“规定动作”符合“规定”,让刚性要求体现“刚性”。至于“自选动作”,一般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改革创新项目。它既可以拓展新的领域,又可以完善“规定动作”。但是,无论怎样的改革创新,也绝不能离开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否则不光没有做实,反而容易“跑偏”。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一日生活的主体,其重要程度怎么描述也不为过。别的不说,假如任凭“拖堂”、“恶补”等不良习惯“习惯”下去,谁能相信你搞的是素质教育。所以,在教学高手“同课异构”的热潮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学校不妨先推动一下“同课同构”,即拿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确定一套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保证那些普普通通的教师将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到实处,大概对于做实素质教育更有益处。

三是精细内部管理。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一直是上上下下共同关注的大事。之所以提出“精细”二字,是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成效乃至办学水平。

内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但最能给人直接感受的是制度。制度规定和执行的精细程度,基本能把学校看个“八九不离十”。要说这是内部管理的基础,也容易取得共识。你说哪个学校没有制度?但关键是规定是否健全,根本在执行是否落实。有人说,有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更可怕。这话的确“经典”。但是,如果执行不能落到实处,和有制度不执行也没有太大区别。

谁都知道,以人为本,生命最大。这两三年,“安全”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大事。制度的规定大概谁也不缺,制度的执行就不敢打包票了。例如,安全通道可能“标”得很清,但学生是否知道通行规则,是否经过“仿真”演习,就不好说了。试想只有“逃生”制度,不懂“逃生”方法,怎么能成功“逃生”?再如,设备、设施的检修,大概哪个学校也都有章可循。但是,电线露在外面、风扇“晃”在头上、桌椅掉了螺钉、门上缺了把手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可能也并不鲜见。执行要是缩了“水”,早晚会惹出大事。更加可怕的是跟自己玩儿“虚”的。评估检查时就发现过,校长的听课笔记是“永久”牌儿的,上面没有日期。不管谁查,总是这个本子。尽管极其个别,但如变成“经验”扩大开来,推而广之,还真不得了。看来,“精细”还得从自己这里动真格的。

当然,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摒弃粗放,走向“精细”,已经成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大趋势。这里的“精细”无论是当作形容词理解,还是“异化”作动词使用,都是很确切的。

四是放大文化建设。近年来,文化建设开始成为学校的普遍追求。大家正在走出“就课堂说课堂,就活动谈活动,就管理论管理”的局限,工作视野更开阔了,教育思考更理性了,这无疑很令人振奋。然而,许多学校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还热衷于在“绿化”的基础上搞点儿“美化”,满足于在“美化”的基础上加点儿“教育化”。于是,又陷入新的“局限”之中。做好绿化、美化、教育化无可厚非,但时时处处“润物无声”的教育,才是学校文化建设之“根”。所以,学校应该建设既有物质体现,也有精神表达;既要局部“强化”,还要整体运筹;既需空间展示,又需时间积淀的“大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它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文化”作用。

其实,前面提到的制度建设,就属于制度文化,它可以使全校师生在一个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之下,充分享受民主和自由、平等和公平。例如,营造课程文化,就可以真正使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全部纳入课程,真正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形成教育整体,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进行整合和开发,让教学在更加综合的文化氛围中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目标。再如,营造员工文化,就是力求在学校工作人员群体中形成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学习意识与发展意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文化背景。如果视野再放大开来,学校还可以开发“家长文化”,融入“社区文化”。不少发达国家的学校里,很多岗位上都活跃着来自家长、社区的“义工”,他们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安全,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一种文化,来个“拿来主义”岂不很好?有人说,文化建设是创意产业,学校的文化建设当然不是产业,但是同样需要创意。只有建设过程中充盈着创意,学校文化的广阔天地才会异彩纷呈。

上面的讨论,绝不意味着“内涵”发展仅仅“圈定”这四个方面,可能还会有若干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但是不管怎样,强调“内涵”发展是教育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它正在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互呼应,成为新时期中国教育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抉择。

猜你喜欢
规定动作校训内涵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发展与评价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挖掘习题的内涵
省级一把手赴港招商有哪些“规定动作”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