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

2010-03-22 15:42:50吴丽娜
图书馆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检索数据库

吴丽娜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 金华 321004)

吴丽娜 女,1960年生,助理馆员。

数字资源整合(Digital Resource Integration)是将以数据库资源为中心内容的各种文献资源,通过中间技术处理,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数字资源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共享性,存取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高校图书馆如何将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整合,将分布在不同地方、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合理地收集、组织并提供有效的利用,形成一个统一提供服务的整合环境,为读者提供最方便的服务,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国外数字资源整合研究起步较早,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联机公共目录网路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资源的导航与整合检索等方面。一些知名的系统随之出现,如网络电子资源无缝链接整合软件系统Matalib&SFX可以实现跨库检索和引文链接,适用于分布环境下数字资源集成管理的ENComp等等。针对Web资源的元搜索引擎也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一种形式。特别是1999年比利时大学研制的SFX链接服务器软件,解决了各种数据库使用耗时费力方面的问题,全面考虑了各种数字资源集成方案,它的应用使“电子资源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热点是利用本体进行语义层的整合。

国内数字资源整合起步较晚。2000年我国图书情报界提出以“整合检索”为研究内容的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是复合图书馆的无缝链接问题和互操作性问题。学者黄晓斌提出了“网络文献信息集成的有关技术方法”;崔宇红等提出了基于OPAC系统进行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胡宁提出了图书馆可通过OPAC系统平台揭示一二三次文献,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OPAC资源系统。

有学者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存在整合层次较低,缺乏资源组织的规范与标准,技术力量薄弱,无联合意识及国内缺乏有影响力的系统等诸多问题,这些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急需解决的问题。

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主要类型

目前高校图书馆收藏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国内学术界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媒体形式类型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三维虚拟影像、广告等。②资源时效性类型有报纸、动态信息、全文期刊、书目数据库。③资源交流方式类型有非正式出版物、半非正式出版物和正式出版物。④信息资源层资源类型有指示信息、信息单元、文献、信息资源系统。⑤信息资源内容表现形式和用途类型有全文型、事实型、数值型等。这些资源之间的整合需要进行合理全面的规划,使其能够有机地组合起来,解决有限的信息收藏和无限的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

3.1 基于导航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

资源导航系统是指将从相关网站上全面收集、整理、归类的信息资源的检索入口整合在一起,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导航库,提供按资源名、关键词、资源标识等获取数字信息资源的途径,方便用户查询和导航链接的服务,主要有机构导航、重点学科导航、期刊导航、数据库导航等。数字信息资源内容揭示的详细程度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功能。期刊导航系统要揭示刊名、关键词、学科分类、语种分类、出版商、ISSN、期刊的URL、出版商的URL、全文起始年限、期刊详细介绍等相关信息。一般信息导航都有字顺浏览功能、分类浏览功能、关键词检索3个基本功能,以帮助用户迅速找到信息资源。

3.2 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

某个学科的文献资料可能包含在多种数据库中,用户要完成某个交叉学科课题的检索,往往要通过多个数据库进行多次检索才能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找全。而每个检索系统都有各自的检索界面和检索方式,检索式构造规则、检索算符、检索字段等都不尽相同,这给用户的检索造成了相当的困难。如果能在同一个检索平台下,实现多数据库同时检索,将极大地方便用户。对异构数据库进行资源整合与统一检索,将大大提高用户对信息资源获取的效率。跨库整合检索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检索界面整合;第二层次是实现数字资源系统间的分布式异构跨库整合检索。

3.3 基于OPAC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

基于OPAC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立足于OPAC,依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完全占有馆藏书目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功能扩展,实现对其他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基于OPAC的信息数字资源整合的方法已经有不少理论和实践,可实现:①馆际馆藏书目数据的整合;②馆藏图书与随书光盘的整合;③馆藏图书与电子图书的整合;④馆藏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整合;⑤与其他数据库的整合等。

3.4 基于链接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

基于链接系统的整合是指利用网络的超文本链接特性,将文献的有关知识点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以方便使用。链接整合主要有:①封闭式静态链接系统,所有链接都存在本地数据(封闭式),所有链接都通过专门程序事先计算,并通过嵌入URL来表达(静态链接),链接准确性高。②开放式静态链接系统,解决如何为链接源中包含的别人拥有的链接对象提供链接。③开放式动态链接系统,在用户需要链接时才根据一定规则计算链接路径进行链接,可对用户链接前刚出现的链接对象或位置予以链接,也可在链接计算规则中嵌入选择规则实现选择性链接,如OpenURL SFX.CrossREF/DOI等。

4 高校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

4.1 信息智能导航技术

建立信息智能导航系统,即作为一个嵌入功能模块在读者检索获取信息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自动地或在读者激励下进行现场化智能化引导服务。其功能有:①状态分析:将读者信息检索过程通过规范化的状态来表示。②知识分析:确定每个状态及其问题的解决所要求的知识;确定这些知识的结构和来源;确定每个状态所对应知识的相互联系;确定每个知识模块和整个知识库的结构与调用方式;知识、知识模块和知识库能自动更新。③状态和问题匹配:将状态与检索过程的具体环节或步骤连接起来,分析确定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或必要的交互式分析;对问题和知识进行精确匹配;将有关知识传递给读者;根据读者行为进行新的状态与问题匹配。④知识传递:知识组织和传递方式强调实用性和友好性;动态知识传递即根据读者状态和问题动态组织需传递的知识。

4.2 Web信息资源整合技术

4.2.1 Web Service技术。Web Service是继Web访问之后出现的新的资源发布方法,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特别是强大的交互性能,使网络资源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孤岛,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

Web Service由W3C标准组织定义,是一个采用XML,通过URL来发布接口和应用绑定的软件体系结构。这些定义接口可以被其他软件系统发现,并通过基于XML和IP协议的信息交互机制集成到不同的应用系统中。XML是Web Service的核心组成技术之一,因此,在本系统中,Web Service成为首选的信息发布和访问技术。Web Service除了具有业务逻辑处理功能,更拥有强大的编辑和自动处理功能。

4.2.2 目录服务技术。目录服务表述的是一种层次式的存储结构,适合描述同样具有层次结构的Web资源。同时,目录服务还可以动态更新,当网络中新增一个资源时,可以通过在目录中添加相应的数据对象以及与其他对象和读者的关系进行更新。当网络资源位置移动或更新时,可以通过移动相应的目录项或更新操作来进行。目录服务提供了一个有效管理网络资源的手段,它将网络的实际情况与目录一一对应,这样对资源的管理就可以通过目录服务来进行。目录服务也支持网络资源的分区域层次化管理,和其他数据存储方式相比,目录服务在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具备很高的数据检索性能,特别适合大规模的资源快速检索要求。如果和其他数据存储形式配合,如大型分布数据或者文件类型数据,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信息资源存储和检索。

5 对数字资源整合的几点建议

5.1 实现整合标准化

标准化在数字资源整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资源整合的持续发展和资源共享等重要问题。因此需要数据库提供商、图书馆和系统服务商的合作,通过“联合、开放、共享”的运作模式,贯彻“整体最优、统一实用、协商一致、实验验证、便于扩充、相对稳定”的标准化原则,促进标准化建设。具体来说:①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的数据库产品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协议,最好是能够开放数据库接口,便于图书馆的加工。②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进行加工,尤其是自建特色数据库时,也应该遵循标准化原则。③系统服务商提供的平台应根据标准化原则而构建。只有这三者相互合作,才能为以后的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创造条件。

5.2 注意信息资源的联合整合

为避免每一个图书馆都要花费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数字资源整合所造成的浪费,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数据提供商之间进行协调发展和大力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从长远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字资源整合的质量和深度。此外,还要寻求国际上的联合,如在整合方式的研究应用、整合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整合先进经验的吸收等方面进行合作,相互借鉴、共享。

5.3 建设一支资源整合的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根本。数字资源整合是一个新兴课题,对专业队伍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队伍素质的高低、数量的多少都在制约着数字资源整合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数字资源整合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一支既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是最重要的,不具备这一点,数字资源整合就是空谈。面对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各高校图书馆可加强人才引进、注重人才交流、抓好馆员岗位技能培训、鼓励馆员进修学习,积极培育和造就适应工作需要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5.4 建立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加大资源整合的投入力度

建立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便于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个性化的资源检索与获取服务。对于没有实力进行本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图书馆可以加大投资力度,购买一些成熟的、有影响力的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快本馆数字资源整合的步伐。

[1]刘晓娟.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1).

[2]黄晓斌,夏明春.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

[3]沈利峰.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05.

[4]江汲.论基于OPAC的信息资源整合[J].图书馆论坛,2005(3).

[5]李育嫦.高校馆藏数字资源整合现状调查与分析.图书馆建设,2007(6).

[6]刘世影,杨雨师.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研究.现代情报,20 07(2).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检索数据库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