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溢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9)
学习型城市中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
杨 溢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9)
在总结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概况的基础上,引用大量实例从图书馆网络建设、图书档案公共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图书、情报、档案机构合作等方面分析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推动下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
学习型城市 图书情报档案事业 公共服务体系
叶忠海提出,学习型城市指的是以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为生存背景和发展空间,以学习和教育为最本质职能,以社会化的终身学习和教育体系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城市市民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城市人的全面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地学习创新和发展的开放城市[1]。吴耀宏等人认为,学习型城市是一种建立在城市范围内的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在这种城市区域创新系统中,通过有效的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社会学习,提高城市内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增加了城市社会资本的积累,从而大幅度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绩效,形成和长期保持城市竞争优势[2]。
对于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论视角,叶忠海采取了学习型社会的理论视角,吴耀宏则是采纳了学习型区域的理论视角,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过于狭隘,无人采用。我们综合三种理论视角为学习型城市下如下定义:学习型城市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通过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并建立城市内各组织间的基于信任的关系网络和社会学习机制,提高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1 国外学习型城市建设概况
1992年在瑞典的哥德堡首次召开了学习型城市会议。1994年,欧洲终身学习行动(ELLI, Europe Life long Learning Initiate)提出了“欧洲学习型城市宪章”。[3]1995年英国由谢菲尔德(Sheffield)、诺丁汉(Nottingham)等8个城市联合组成学习型城市网络(Learning city network,简称LCN)[4]。2001年3月在英国伯明翰召开了欧洲学习型城市大会[5]。到2003年,英国学习型城市已增加到50多个[6]。2001年12月起,欧洲委员会资助了一项在六个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中有侧重点的开展学习型城市构建活动的两年计划[7]。2002年,澳大利亚发表了《学习型城市——通过终身学习建设21世纪》的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情况[8]。在日本,大阪等城市将他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学习型城市。
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城市有以下经验:①广泛传播并深入研究终身学习的理念;②政府、民众、学术界三方齐心协力;③法律机制、政策引导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④以构建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⑤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为重要手段;⑥以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基本途径;⑦以咨询和信息提供搭建“学习需求”与“教育需求”的桥梁;⑧创造适合国情的建设策略与载体[9]。
2.2 国外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推动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事业发展趋势
2.2.1 建立广泛的图书馆网络 1998年起英国开展了“人民的网络”工程建设,将全英4000多家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组织链接在一起,并配合CALL(Community access to lifelong learning)工程建设上万个信息技术中心,使每位公民都有机会平等地上网接触、学习新的知识[10]。自1998年开始,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会同全国各级公立图书馆共同创建国立图书馆联合目录网络[11]。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州级领地图书馆会同新西兰国家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等共同创建7/24的系统网络协作参考咨询服务系统[12]。
2.2.2 开展多样的图书、档案公共服务 在英国,公共图书馆往往成为社区活动中心,兼具教育、娱乐等功能。英国诺里奇市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论坛(Forum),即吸引人的、现代化的、方便实用的一套设施,其中,图书馆作为网络发达的学习中心,能够吸引除图书馆传统客户之外的大范围的人来学习[13]。
日本公共图书馆在都道府县范围内,或联合其它类型图书馆系统,合作建设集成检索系统,提供联合目录查询服务。如大阪市建立了包括数十所各类图书馆馆藏的大阪府Web-OPAC集成检索和大阪府域集中型联合目录。武生市立图书馆等将收集到的和本地区有关的新闻资料制作成索引放在图书馆网站上供用户查阅。而且根据2004年调查,日本专门为手机用户设计了主页的公共图书馆站点有133个,可以用手机进行检索的有124个图书馆,其中能提供手机预约服务的有59个图书馆[14]。
澳大利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项目齐全,且内容贴近市民生活。如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分别与当地的州健康协会及护士协会、公益性法律信息中心和州政府合作,为本州社区成员提供免费的健康信息服务、法律信息服务和反毒品信息服务。澳大利亚每个公共图书馆都有专供青少年阅读和活动的空间。阿德莱德的图书馆向出生至6岁的孩子提供儿童玩具外借服务[15]。
2003年英国组建英国国家档案馆,可为广大公众提供与英国历史有关的私人档案信息服务[16]。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大量收藏记载个人资料和家族背景的普通移民的私人档案[17]。
2.2.3 图书馆服务向社区延伸 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持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18]。在英国,社区图书馆非常普及,如格拉斯哥市、爱丁堡和剑桥郡分别有30-40多个社区图书馆,伦敦每个区都有10多个社区图书馆[19]。英国公共图书馆积极为社区市民提供生活信息。如布雷顿区图书馆与英国剑桥郡市民建议局和社区卫生委员会配合,实施“布雷顿援助计划”,之后发展成为专门的社区信息服务项目[20]。英国公共图书馆重视专门的社区信息馆藏(self-help collection)的建设,如德比郡公共图书馆的社区信息馆藏分为福利、社区活动等方面[21]。新加坡各社区均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区工作者利用图书室等学习活动场所从事社区教育工作[22]。瑞典组织“学习圈”等学习小组,利用社区图书馆和中小学教师,开展“互学”,以“能者为师”。瑞典每年都能形成30万个“学习圈”,共250万个参与者[23]。
2.2.4 图书馆、档案馆等相互合作 2004年,加拿大组建了新的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收集和保存加拿大文献遗产,同时组建了多文化服务中心和家谱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24]。
3.1 国内学习型城市建设概况
1999年上海市首次明确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2001年江泽民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后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社区、城市,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2001年,大连市做出“关于把大连建设成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同年,北京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此外,深圳把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深圳“十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把创造学习型城市作为创建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的重要推动力。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将创建学习型社会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中。2003年12月,全国60余个城市在北京发表学习型城市发展宣言。2008年11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等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
目前,国内学习型城市建设已形成了三个模式:
第一,以学习战略实现城市价值的大连模式。大连的建设学习型城市经过了“环境革命”、“学习革命”和“新城市革命”三个步骤。以环境革命塑造城市品牌,以学习革命打造人才高地,以新城市革命再造战略优势。大连把创建学习型城市蕴于战略之中,把学习作为制定、推动和实现战略的根本抓手,形成以学习战略实现城市价值的学习型城市模式[25]。
第二,以学习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常州模式。常州模式的核心经验是领导带头、群众参与和长效机制。其中,领导带头是关键,群众参与是基础,长效机制是保证。长效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投入机制和领导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共同理想和目标塑造的内在动力和激励、竞争的外在动力,投入机制包括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领导机制则强调党委领导、政府推进和各部门齐抓共管[26]。
第三,以学习文明推进协调发展的朝阳模式。朝阳模式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学习文明,二是协调发展。学习文明是组织发展中重要的内在因素。朝阳区围绕学习文明建设,重点制定并执行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基层政权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三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7]。
三大模式标志着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经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3.2 国内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推动下的图书情报档案事业发展趋势
3.2.1 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首先,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迅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以保障普遍均等服务、实现信息公平为目标,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28]。
(1)社区图书馆建设发展迅速 据上海图书馆学会2005年统计,上海已有212个街道/社区图书馆[29]。2004年到2006年,“上海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了50个包括图书馆、信息服务苑等基本设施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0]。其中,信息苑承担了社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31]。北京市于2002年颁布了《北京市图书馆条例》,鼓励在社区内兴办图书馆,并对其功能等做出了明确规定[32]。其中最大的社区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1100平方米。深圳各类机构强力推进社区图书馆发展。福田区为每个社区图书馆投入15万元设置经费和10万元运行经费;南山区财政一次性投入700万元建起了83家社区图书馆;宝安区财政在6年内投入900万元建立了104家社区图书馆。截至2005年底,深圳已有473个社区建立了图书馆[33]。大连市投入6000多万元,在546个社区建立图书馆[34]。沙河口区图书馆2007年上半年在全区73个社区建立图书室[35]。
(2)总分馆体系建设日益普及 大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创建了“总馆+分馆+流通站”运营模式,市级图书流通站已达160个[36]。沙河口区图书馆2005年建立9个街道分馆[37]。北京西城区财政每年为每个街道图书馆投入3万元购书经费,区图书馆负责街道馆的图书配送、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区财政每年提供10万元分馆管理费[38]。苏州图书馆与各区、街道政府合作建设分馆,总馆委派人员管理分馆,总分馆间实行资源共享和通借通还,至2006年为止已建成4个分馆。东莞图书馆至2006年12月已建立一个中心馆、31个分馆及上百个流动车服务点[39]。
(3)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 上海图书馆至2006年底已形成包括一个市馆、21个区县馆、32个基层馆在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读者可以通借通还图书。2003-2005年间,首都图书馆与北京市的部分区县馆和街道馆建设了“一卡通借”网络。从2007年5月开始,首都图书馆、西城区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及15家街道分馆已经开始组成通借通还网[40]。2002年11月,深圳市启动了社区图书馆共建共享计划,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已于2004年率先实现通借通还;福田区图书馆与本区的社区图书馆实现了借还书“一卡通”[41]。
其次,学校图书馆等也加入到公共服务的行列。
为了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北京要求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开放学习场所和教育设施[42],这意味着学校图书馆在假日要向广大市民开放。2005和2007年,海南大学和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分别向市民开放。此外还有青岛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图书馆也向市民开放[43]。
3.2.2 公共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1)加强民生档案建设工作 民生档案指与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关的所有档案,包括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档案,其中教育方面的档案有助于终身教育和学习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档案服务参与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联结点之一。如上海黄浦区档案馆收藏了大量的婚姻档案等民生档案。北京市怀柔区档案局编制了婚姻档案等专题目录6册[44]。北京海淀区档案馆开展了家庭档案建档服务工作[45]。
(2)加强公共档案馆建设,推动档案公共服务步伐 目前凡是由国家出资设立,主要收藏公共档案,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档案馆,都可以被称作公共档案馆。我国目前各城市档案馆都将公共档案服务作为发展重点,向公共档案馆建设方向努力。如上海档案馆外滩分馆2005年接待人次突破了46万。上海闸北区档案馆2007年向社会推出提供预约查档等七项服务新举措[46]。2006年,北京市档案馆提供北京市已公开行政规范性文件查阅服务,并于2008年正式成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47]。
(3)加强社区档案信息服务 北京东城区提出了档案服务“三进社区”的工作目标[48]。北京怀柔区档案局从2002年开始对龙山、泉河两个街道办事处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主动指导居民建立需求档案[49]。上海市徐汇区档案局于2007年特邀区房地产档案室一起深入本区田林、龙华社区为1280人次答疑解难[50]。青岛市市南区档案局于2006年积极配合青岛市档案局、市民政局联合开发了“社区一点通”管理系统[51]。
(4)加强区域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北京市东城区档案馆在举办《建筑文化瑰宝、古都民居典范——走进东城四合院》展览的基础上,与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合编宣传画册,反映四合院平房保护区的历史、文物古迹风貌[52]。为了配合武汉市汉阳区“文化旅游中心区”建设,汉阳区档案馆和各有关档案部门积极主动地介入并开展了各类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先后收集历史资料100余册、照片5000余张,民间故事、传说故事100余篇,有价值的文史资料200余件(张)[53]。
3.2.3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平台的广泛建立
传统的科技情报服务现在已经演化为科技信息服务,且逐渐网络化,并开始搭建服务平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于2001年初提出包括科技信息决策支持平台、全球技经贸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在内的该所在21世纪初的“三大工程”,主要目的是发挥科技情报机构的整体优势[54]。武汉市先后建立了“武汉科技热线”等网站和1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并计划构建武汉区域科技中介信息服务平台[55]。此外,浙江、淄博、黑龙江等地也相继构建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和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3.2.4 图书馆参与科技信息服务的开展 我国现有数十个图书馆已利用科技查新服务参与到科技信息服务中来。在此基础上,上海市图书馆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合并。浙江金华严济慈图书馆成立了集开发区信息中心及金华市信息中心于一体的金华市科技信息中心,咨询部定期编辑决策参考资料免费为政府机构服务。该馆还建立自己的Web网站——金华信息港,开展面向企业的信息开发服务[56]。这有利于图书、情报服务的融合。
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的机遇,国内外图书情报档案机构都借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本机构服务的发展。本文对这些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我国广大图书情报档案机构有所启迪,推动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叶忠海.学习型城市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5):14-18.
[2] 吴耀宏,蔡 兵,顾 新. 构建学习型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J]. 软科学,2007(4):48-50,55.
[3、8] 唐 琴. 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 四川:四川大学,2006:24,25.
[4] LCN,DFEE.Learning towns learning cities. [2009-12-12] http://www.lifelonglearning.co.uk/learningcities/
[5] Learning partnerships for regeneration - Conference report.The learning city network conference,8 March,2000:1.
[6] Janet Candy.Planning learning cities:addressing globalization locally,2003:2.
[7] 2009年《open·百年·机遇》奥鹏年会.[2009-01-08] http://bbs.open.com.cn/showtopic-107452-1.aspx
[9] 王传永,鞠 波.发达国家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经验及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2): 84-91
[10、22] 韩丽萍.学习型社区建设及其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18.
[11] 张映娣.日本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评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1):92-94.
[12、15] 景亚南.澳大利亚公共图书馆活动管窥[J].图书馆杂志,2005(1):62-64.
[13] 张 英.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48.
[14] 胡海燕.日本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23-36.
[16] 金洁慧.上海市公共档案馆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6.
[17] 佛山市档案局.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的公众服务与启迪[J].广东档案,2006(1):45-48.
[18] 肖永英.国外社区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几个新特点[J].图书馆论坛,2005(6):227-230.
[19] 熊 军.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延伸服务的实践及其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5):121-123,50.
[20] Martin William J.Community librarianship:changing the face of public libraries[M].London:Clive Bingley,1989.
[21] 肖永英.论公共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J]. 图书情报工作,2001(6):75-78,86.
[23] 波尔深.瑞典人的“学习型社区”——自由成人教育和“学习圈” [J].社区,2006(4)上:31-32.
[24] 马学强,王 伟.加拿大档案馆社会文化功能分析[J].中国档案,2006(5):58-60
.[25]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学习型城市研究专家组.大连模式:一学习战略实现城市价值[J].领导决策信息·月末版,2003(41):22-27.
[26、27] 佚 名.学习型城市——大连·常州·北京朝阳模式.[2008-08-08].http://www.bwq.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
[28、33、38、40] 于良芝等.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31-40.
[29] 周德明.关于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思考[J]. 图书馆杂志,2007(5):32-37.
[30] 李丽君.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16.
[31] 张建民.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之举——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8(1):115-118.
[32] 周英雄.论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7(4):4-7,15.
[34、36] 佚 名.以学习力创造竞争力——大连建设学习型城市纪实.[2008-08-10].http://www.cko.com.cn/web/articles/lo/lo_china/city/20030911/88,437,0.html
[35、37] 高月起,钱德婧. 论分馆制社区图书馆办馆模式——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学刊,2007(5):15-17.
[39] 粟慧等.创新理念引领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东南沿海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7(7):112-115.
[41] 陈爱平.论学习型城市对图书馆建设的要求[J].图书馆论坛,2006(5):267-269.
[42]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2008-08-10].http://www.cko.com.cn/web/articles/lo/lo_china/city/20070829/88,2902,0.html
[43] 王 罡,白庆珉.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图书馆知识联盟——以天津市为例[J]. 现代情报,2007(12):145-146,150.
[44] 张林东,于海青. 档案服务于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北京市怀柔区档案局深入推进民生档案工作[J].北京档案,2007(12):6-8.
[45] 沈 轩.趣味性家庭档案:为和谐社会服务的合理定位[J]. 兰台世界,2008(3)上:27-28.
[46] 汪 蕾.闸北区档案馆向社会推出七项服务新举措[J].上海档案,2007(8):18.
[47] 北京市档案馆利用处.北京市档案馆利用工作回顾[J].北京档案,2008(5):8-10.
[48] 北京市东城区档案局.在发展中服务,在创新中发展——北京市东城区档案事业发展一瞥[J].北京档案,2003(7):19-20,39.
[49] 张林东,于海青. 档案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北京市怀柔区档案局深入推进民生档案工作[J].北京档案,2007(12):6-8.
[50] 许 慧.徐汇区开展档案服务进社区活动[J].上海档案,2007(3):29.
[51] 青岛市市南区档案局.关注民生,服务民生——青岛市市南区“社区一点通”推广应用侧记[J].山东档案,2007(5):15-16.
[52] 北京市东城区档案局.在发展中服务,在创新中发展——北京市东城区档案事业发展一瞥[J].北京档案,2003(7):19-20,39.
[53] 武汉市档案学会.区域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模式与信息服务方式研究[J]. 武汉学刊,2008(2):47-51.
[54] 梁战平. 扩展服务范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三大工程介绍[J].中国信息导报,2001(7):11-13.
[55] 叶 卉,王培根. 武汉区域科技中介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06(9):52-55.
[56] 叶海滨.拓展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谈我馆创办金华市科技信息中心和吴弗之艺术中心[J].图书馆建设,2001(4):17-19.
DevelopmentalTrendsoftheLibraryInformationandArchivesEnterpriseintheLearningCity
Yang Yi
School of Manage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Based on a summary of learning city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enterprise driven by the learning c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library network construction, library and archives public servic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collabora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rganization, etc.
Learning city;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career; Public service system
*本文系天津市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面向学习型城市的天津图书情报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研究”(项目编号:TJTQ06-003)的研究成果之一
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