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最忧伤的自己——析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

2010-03-21 22:20陈奕颖
梧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蓝眼睛科拉

陈奕颖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191)

最蓝的眼睛,最忧伤的自己
——析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

陈奕颖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191)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一个黑人小女孩的悲剧,批判了白人主流审美及价值观对黑人的精神奴役。该文从《最蓝的眼睛》中“眼睛”这一独特意象切入,运用福柯的“凝视”理论,从“被看”和“看”到“遮目”三个层次分析主人公被白人审美价值观同化直到失去自我的悲剧实质,挖掘作品的情节张力和悲剧魅力。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被看;看;遮目

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叙述了一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剧。其母亲波莉对白人的高雅生活倾慕向往,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全部偏移到她所帮佣的白人家庭中,不管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父亲乔利酗酒成性,不务正业,整天和妻子打架,弄得家无宁日。佩科拉11岁时竟然被醉酒后的父亲玷污,怀上身孕,生下一死婴,遭到世人的鄙视和嘲讽。而佩科拉把父母的异常行为,在学校和社会中遇到的轻视都归咎于自己丑陋的黑皮肤、黑眼睛,幻想拥有一双被白人文化规范为美的蓝眼睛。最后,可怜的佩科拉在对蓝眼睛的企盼中陷入精神的混沌,在精神错乱中出现自己拥有了一双 “最蓝的眼睛”的幻觉。

小说的名字 《最蓝的眼睛》中蕴涵着作者的良苦用心: “最蓝的眼睛”英文原文是The Bluest Eye,其中blue在英文字典里有双重含义,其一是表示颜色 “蓝色”的意思。其二是表示情绪 “忧郁,忧伤”的意思。 “最蓝的眼睛”也可以理解为“最忧伤的眼睛”。这个书名一语双关地点明了小说的悲剧内涵。另外,按照正规的英文语法规则,眼睛是成对出现的,应该使用复数形式 “eyes”而作者摒弃了规则,使用同音异义的双关语——单数形式 “eye”这与表示 “我、自己”的 “I”同音,由此,题目也可以理解为 “最忧伤的自己”。

一、“忧伤的眼睛”与 “被看”

在西方文化中,人类的 “看”是与政治及意识形态或隐或现地纠结在一起的,其间包含着一系列有关文化、种族、性别与政治的话题。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 (Michel Foucault,1926-1984)有关 “凝视”的理论贯穿于 《疯癫与文明》、 《临床医学的诞生》和 《规训与惩罚一监狱的诞生》等著作,认为 “凝视”,作为一种具体的观看方式,暗含有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小说题目 《最蓝的眼睛》中 “蓝”表面上所指的是白种人眼睛的颜色,实质上寓意的是白种人的身份。佩科拉和许多黑人一样,已经深受白人审美价值的侵蚀,自己认定自己是丑陋的,把自己放在了一个 “被看”的舞台上,逆来顺受地接纳了白种人给黑种人的审美定位: “主子说:‘你们都是丑陋的人。’他们四下里瞧瞧,找不到反驳此话的证据;相反,所有的广告牌、银幕以及众人的目光都为此话提供了证据。 ‘是这样,’他们对自己说, ‘这说的是实话’”[1]24。他们 “把丑陋当面具一样戴着,尽管丑陋并不属于他们”[1]12。这时候的佩科拉是拥有The Bluest Eye的,但这blue则是“忧伤”之意——拥有一双忧伤的眼睛。这双忧伤的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白人社会文化中美的标准: “圣诞最贵重、最特殊、最可爱的礼物总是蓝眼珠的大娃娃”[2],金发碧眼的秀兰·邓波儿,甚至连糖果上都有漂亮的蓝眼睛:“每张浅黄色的糖纸上都印有一个头像,玛丽·珍的头像。糖块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张笑盈盈的白脸和飘逸的黄头发。一双蓝眼睛从一个清洁舒适的世界里向外看着他”[3]。生活中所有的广告牌,银幕等舆论或视觉媒体都是白人制造以自我为中心的审美标准的工具,都在宣传这样的审美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佩科拉的自我否定实质上是 “对剥夺黑人孩子自尊的白人世界的一种后天习得的反应”[4]。按照福柯凝视理论,携带权力运作或者欲望纠结的观看方式,观者被权力赋予 “看”的特权,通过 “看”确立自己的主体位置,被观者沦为 “看”的对象的同时,体会到观者眼光带来的权力压力,通过内化观者的价值判断进行自我物化。

佩科拉内心并不是没有过抵触反抗情绪,但她无法将这种情绪表现在行动上,而只能将她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在家中得不到父母兄长的关爱,在学校被老师轻视、被同学欺负,连去小店买东西也受到白人老板的鄙夷等等,归结于自己没有一双漂亮的蓝眼睛。她的反抗就是希望拥有一双漂亮的蓝眼睛,严格地说,这不是反抗,而是童话般的憧憬,更是趋向于能过上更好生活的向往。

佩科拉的母亲波莉则将精力全都放在主人家:“没过多久她就不再收拾自家房间了。她买得起的东西既不美观又不耐用。在肮脏的库房里,东西再好也显不出档次来”,“给这家人干活,她充分享受着权利、赞许和奢侈的生活”。[5]她喜欢雇主家的白人小女孩、明亮的房子、方便的设施以及真丝窗帘、绣花枕套、带蓝色矢车菊图案的床单等等,从本质上说,是对白人从样貌到身份地位财产的向往。

波莉被白人价值观的侵蚀是表现在希望物质层面得到满足,佩科拉则是表现在希望精神层面上得到尊重,她渴望得到一双蓝色的眼睛,是希望在 “被看”这个位置的她,能够迎合大众的审美观,化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为凝视主体的强势。而颜色在这里成了种族优劣的评价标准,蓝色的眼睛就成了上等种族的代表,拥有蓝色的眼睛就能得到世界对自身的认同。但无论她如何向上帝祈祷,这个有悖常理的愿望都不可能得到实现,无论是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主观的愿望里,她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二、“蓝色的眼睛”与 “看”

眼睛是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是内心外映的渠道,莫里森把白肤金发碧眼等白人审美因素集中到一点,让佩科拉忽略了肤色与毛发的颜色,而对眼睛有一种执着的信念,就像一个高明的摄像师,或中景、或近景、或特写,虽然不断推拉镜头,但往往把 “眼睛”作为了聚焦点。在第8节: “漂亮的眼睛”开头,出现断片似的重复:

漂亮的眼睛。漂亮的蓝眼睛。又大又蓝的漂亮眼睛。

跑啊,吉卜,跑啊。吉卜在跑,爱莉斯在跑。爱莉斯有蓝眼睛。

捷瑞有蓝眼睛。捷瑞在跑。爱莉斯在跑。他们的蓝眼睛

也跟着跑。四只蓝眼睛。四只漂亮的蓝眼睛。天蓝色的眼睛。……[6]

在这回环往复、余音缭绕地重复着 “蓝眼睛”、“漂亮的蓝眼睛”、“又大又蓝的漂亮眼睛”的行文中,不仅强调了眼睛的意象,而且把眼睛的 “蓝”与漂亮连在一起。这反映了潜意识中白人文化的侵蚀。托尼·莫里森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过: “想美,渴望成为别人,这种感觉是摧残人的,然而在别人的生活里只占边缘地位的女人不能免俗。”[1]32作为一个12岁的黑人小女孩,她幻想着有白人的一双最蓝的眼睛就不难理解了。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佩科拉的父母争吵时,她臆想自己能消失,这一段用的是电影慢镜头式的手法:佩科拉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在一点点地消失,从手到脚,从肚子到脖子,但只有眼睛怎么也消失不了,而对于她来说,如果眼睛不能消失,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因为她还是看到她周遭那令人窒息的生活。她到小店买糖果时白人老板雅克鲍斯基看她的眼神 “犹如夏季的尾声令人毫无察觉地转入秋季那样。在视网膜与物体之间,在视觉与景物之间,他的目光犹犹豫豫,徘徊不定。在时空的某一固定点上他感觉没有必要浪费他的眼神”[1]81。雅克鲍斯基视而不见的目光是 “看”的强势,是拥有凝视主体的强势。莫里森十分细致地描写了事情是 “怎样”发生的经过,但事情 “为什么会如此”这个问题却隐藏在文本之中, “因为展示问题本身就寓示着”答案:[4]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的智力和人生阅历都没能达到能深度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如此冷漠的根本原因,她只能从一些表象去判断自己为什么不招人喜爱,和怎样作才能获得关爱。佩科拉执着于改变自己眼睛的颜色,是希望拥有蓝眼睛的自己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也希望自己作为 “看”的主动者,拥有凝视主体的强势。因此 “每到夜晚,她就乞求得到蓝眼睛,从不间断。她充满激情地祈祷了整整一年。尽管多少有些失望,她并未丧失信心。要想得到如此珍贵的东西需要相当相当长的时间”[1]30。甚至佩科拉在吃糖果的时候,注意力也在糖纸的蓝眼睛上,可爱的玛丽·珍,糖果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糖纸上有她的一双蓝眼睛。 “佩科拉认为那双眼睛实在是太漂亮了。她吃了一块糖,真甜。吃了糖块就好像吃了那两只眼睛,吃了玛丽·珍,爱上了玛丽·珍,也变成了玛丽·珍。”[3]一分钱能买三块糖,“三分钱使她有九次对玛丽·珍的热恋”[3]。在这种走火入魔的幻想中,她向专门帮人实现愿望的皂头牧师求助,想让眼睛变蓝,而皂头牧师觉得匪夷所思,觉得她好像在买一双鞋子似的来找他要眼睛。 “皂头噘起嘴,用舌头舔了一下镶金的牙齿。他觉得这是他听到的最荒诞但同时也是最合理的请求。一个丑陋的小女孩儿请求变美。他心里泛起一阵爱怜和同情,但很快就被怨恨所代替。怨恨自己无力帮助她。所有的请求——金钱、爱情、复仇——对他来说这一个是最强烈,也是最值得满足的。一个黑女孩儿想从她所处的黑洞里爬出来,用蓝眼睛看世界。”[1]31用蓝眼睛看世界,这是主动地 “看”,而不是 “被看”, 被蓝眼睛看。这就是一个黑人小女孩的祈求,这就是一个丑陋的小女孩儿请求变美的企求,虽然荒诞不经,但在这种以蓝眼睛为美的白人社会却也成为了 “最合理的请求”。

三、“忧伤的自己”与 “遮目”

在作品标题的英文原文中, “眼睛”一词没有按语法规则使用复数形式 “eyes”,而是用了单数形式 “eye”,这样的语法疏忽决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其高明所在:眼睛的单数形式 “eye”和表示“我、自己”的 “I”同音,如此一来,拥有 “最蓝的眼睛”的佩科拉就成了 “最忧伤的自己”。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佩科拉最终在臆想中得到了一双蓝色的眼睛,小说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叙述她在精神陷入混沌状态后自我分裂成两个人格,不停地照镜子,与镜像中有着蓝眼睛的自己对话,这里采用了意识流的写法,30多次提到了 “眼睛”。

佩科拉 “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蓝眼睛。但这双 “蓝眼睛”并没有改变别人所看到的她,也没有改变她所看到的世界。相反地,它遮住了佩科拉原本用来看世界的黑眼睛,彻底将她的内心世界与外面世界的沟通切断。而且,即使佩科拉在臆想中得到了蓝眼睛,她还是不停地恳求镜子中的与自己对话的另一个自己出门看看有没有更蓝的眼睛: “也许会有,也许会有。……这里的人没有更蓝的眼睛。那别的地方呢?就算是我的眼睛比琼娜的蓝,比米谢丽娜的蓝,比你看见的那位太太的要蓝,也许在别的什么地方有人眼睛比我的蓝”。[1]112“也许我的眼睛应该更蓝一点。……更蓝一点给你看。”[1]131

她始终活在别人的价值判断中,需要别人不断地肯定。同时,她也始终无法拥有凝视主体的强势,始终没有逃脱白人的精神奴役。在这段意识流的结尾,镜子中的自己要离开了,佩科拉这样挽留她: “因为我的眼睛还不够蓝?因为我的眼睛不是最蓝的?”[1]132

主流文化的审美观把她置于不能实现的理想中,使她认同那种否定她存在的社会意识和思想,在白人文化的压迫下,她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最本质的东西——自我。“一个黑人小女孩儿期盼得到白人女孩儿的蓝眼睛。这种愿望着实可怕,但是愿望得以实现更为罪恶。”[1]131这种愿望的可怕所在,是因为 “背上了以身体特征为基础判断种族孰优孰劣的陈旧包袱”[1]133。其实,莫里森在开篇不久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你注视着他们时,你会纳闷他们为什么这么丑陋。你再仔细观察也找不出丑陋的根源。之后你意识到丑陋来自信念,他们对自身的信念”[1]24。 “由于置身于这样一种禁锢的信念之中,只有奇迹才能将她解脱出来。她将永远无法了解自身的美丽。她只能目睹她能看见的东西:别人的眼睛”[6]。莫里森用这种超越生理条件的错位造成人物价值观念扭曲的情节,揭示了白人社会对黑人传统价值观念的肢解,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统治,揭露了种族歧视、精神奴役的罪恶。

四、结语

“被看——看——遮目”的过程,是佩科拉从自我迷失、自我否定到自我毁灭的过程,在全文中, “眼睛”一词一共出现了140次, “看” 一词一共出现了319次,还有很多关于 “凝视”、“注目”、 “瞟”、 “瞪”这些眼睛的动态,在这些反复的强调中,可见莫里森对这个意象的重视。自黑人被当做奴隶贩卖到北美洲以来,他们世世代代遭受奴役。废除奴隶制后,虽然肉体上的奴役解除,他们仍然承受着精神上的苦役。20世纪60年代,当时黑人为找回自己的审美标准,为自己重新定位而掀起一场 “Black is Beautiful(美丽黑人)”的运动。[1]30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莫里森写出了她的处女作 《最蓝的眼睛》。然而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在美国,种族歧视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白人文化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民族或种族在获得解放后能够立马撕去曾被奴役的标签,在人群中令人无法辨认,而黑人们被奴役的历史却通过肤色传承下来,无论他们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住高档住宅区、穿国际名牌服、出入高级场所会馆,这种刻在皮肤上、眼睛上作为奴隶后代标记的阴影,始终是一个群体梦魇。在这种文化大背景的压抑下,佩科拉作为一个黑人小女孩,所代表的是黑人群体中最弱的一环,在她身上发生的悲剧更具典型意义和启示性:黑人群体如果不树立自己的审美标准,追求自身价值,将仍然处于精神奴役和压迫的恶性循环中,成为最忧伤的自己。

[1]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2]Eva Lennox Birch.美国黑人妇女的写作:多彩的被子[M].纽约:哈维斯特·惠特希夫出版社,1994:155.

[3]查尔斯·鲁亚斯.美国作家访谈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204.

[4]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与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

[5]Elsie Washington.The Bluest eye?[J].Essence,1988(1):114.

[6]Selena Ward.Today's Most Popular Study Guides:The Bluest Eye[M].NewYork:Spark Notes LLC,2003:10.

I712.06

A

1673-8535(2010)04-0073-04

2010-06-14

陈奕颖(1986-),女, 广西玉林人, 南开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高 坚)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蓝眼睛科拉
全新别克 昂科拉、昂科拉GX
全新一代别克昂科拉
一只流浪的狼(四)
全新别克昂科拉、昂科拉GX
昂科拉 18T都市领先型
一只流浪的狼(二)
一只流浪的狼(八)
蓝眼睛树(大家拍世界)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