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的异化策略研究

2010-03-21 17:50张明蓉
梧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典籍英译异化

张明蓉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典籍英译的异化策略研究

张明蓉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典籍代表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让其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在探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采用的策略和方法,认为在把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时,应该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异化的策略,适度运用 “中国英语”的表达方式,这样产生的译文有助于展示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拓展读者的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和多元化的发展。

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异化;中国英语

一、典籍英译的意义

典籍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根据百度百科,典籍 “泛指古今图书,典籍在今天的主要含义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将凝结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典籍翻译成国际通用的英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到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和途径。纵观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所谓的文化交流基本都是单向而且不平衡的。在漫长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文化一直处于被接受的状态。大量的有关西方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书籍文献被引进到中国来,并被吸收和利用,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之容量、好学上进之品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如果单单只靠引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被了解、被学习。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所推崇的,我们既应该提倡 “拿来主义”,又应该提倡 “送出主义”。

数据表明,从1900年到2000年的100年间,中国全盘翻译的西方文、史、哲、政、经、法、数、理、化等书籍近10万册,但是西方完整翻译中国的书籍不到500册。[1]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历史典籍浩瀚如海,但是据统计,我国名著被译成英语的只有28种。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缓慢,使得西方对中国文化了解不足。现实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加强典籍翻译和弘扬中国独特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且着手把中国文化译介到西方,但究竟该如何进行典籍英译,即采取何种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翻译标准。笔者认为,在对中华民族典籍进行翻译时,应该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异化的策略,尽量保留民族特色,适度运用“中国英语”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这样产生的译文有助于展示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拓展读者的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和多元化的发展。

二、文化翻译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包含语言又影响着语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促进了翻译界越来越重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在当今开放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成为了各民族交流的重中之重,翻译不免要进行研究策略的改变,以适应时代发展,从而彰显自己的文化,更加突出地传达如民族史诗般的典籍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而文化翻译观为解决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给凝结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典籍的对外译出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文化翻译观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际,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2]。也就是说,翻译绝对不是一种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这一观点恰恰体现了翻译的本质:在两种语言交流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交流。翻译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从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形式。[3]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也对此有过表述:“在一个 ‘文化’无所不包、无孔不入的全球化时代,翻译更是难以摆脱 ‘文化’的阴影了。”[4]

文化翻译观还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意识形态的差异,既要注重文化深层的蕴涵,又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之处,从而促进文化功能的等值。例如龙dragon是中华及中国人的图腾,频繁出现于中国各类古典文学作品中,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象征,而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象征。中国人非常喜欢猫,“馋猫”比喻人贪嘴,通常带有亲昵的语气,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形容 “包藏祸心的女人”。

三、异化策略的必要性

既然翻译不再被看作是单纯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被看作是文化移植、文化转换的过程,那么,在处理典籍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当源于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时,就应该思考该如何选择翻译策略从而达到最优,实现文化信息的对等传递。“归化”和“异化”策略是翻译最常见的两种方法。人们对这两种翻译策略也有很多的争议:是让异国文化接近目标与文化的读者,使读者轻而易举地看懂原作,还是让读者接近原文本使他们看到不同之处。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Schleiermacher翻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懂,而让作者去接近读者。[5]后来,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在他的 《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 “异化法”,而第二种方法称为 “归化法”。[6]从差异性角度来看,致力于让读者接近作者的 “异化法”显然是以保留、传达差异性为己任的,而致力于让作者接近读者的 “归化法”则是以掩盖、抹杀差异性为主要特征的。Venuti通过对17世纪和18世纪以来西方翻译实践的考察,提出了 “抵抗式翻译策略”,他强调对原作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体现的尊重,尽量传达出原作中具有特色的语言和异域文化特征。这样就能够将异域文化真实完整地传递给译文读者,将读者带入到外国情景,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异化的翻译策略有助于展现我国典籍中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我们知道,翻译的目的应是向译入语的读者译介异域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观念。[7]中国典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词句言简意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等。之所以要将中国的典籍译介到西方,目的正是要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异化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易于失真的不足,从而彰显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中国有一句谚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被理所当然地译为“Even the cleverest 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这个翻译势必会给西方读者带来误解,让他们译为中国人和他们一样也以面包为主食,显然这是错误的。另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来翻译,也会误导西方读者认为中国人都是信奉基督教的,此时采用异化的策略译为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反而更好,更能传达出句子特有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进行典籍英译的时候应尽量减少损害中华文化,相反应该努力张扬我们的文化个性,从而摆脱来自强势语言文化的羁绊。

其次,异化策略是文化渗透和文化交融的客观要求。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吸纳和包容能力,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和许多国际场合的官方语言,其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文化,这些与英语民族善于广泛吸收和借鉴异族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汉语中有相当一部份来自英语的词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英语中也存在很多来自汉语的词语,据统计,在英语标准词库和其他媒体的语料库中,至少有1189个词语来源于汉语。[8]因此,在进行典籍英译时,应当尽可能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性,而保留原文差异性必然会给译入语带来新的概念、新的表达法等等因素,实现文化间的交流与渗透,从而导致译入语的革新,使其永葆生命力和活力。

再者,异化的翻译方式还可以满足读者的期待。按照一般的观点,读者的阅读习惯总是存在着惰性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读者更容易接受流畅、地道、不假思索就可以明白的语言。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期待比习惯更容易发生变化,也总是走在习惯的前面。对于译者来说,重要的不是读者习惯读到什么形式的内容,而是读者希望读到什么形式的内容。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不管是在政治、经济、思想还是语言文化上,各国家各民族的包容心越来越强大,大家的见识更为广博,因此,对翻译作品的阅读期待自然而然也会发生变化,他们更希望读到的是具有洋味、带有新鲜感的东西,因为只有这些作品所带来的新鲜感才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阅读当中,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对于文学译作读者的期待,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过调查,普遍的结论是,当代读者阅读译作都有种求新求异的心理。[9]例如,赛珍珠在翻译中国四大经典名著 《水浒传》时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再现原文中很多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虽然它在国内受到不少质疑,经常被冠以 “文化陷阱”、“误读”、“歪译”、“死译”、“亏损”、“失真”等名称,但是在英语世界一经推出,即荣登美国 “每月图书俱乐部”排行榜,“销售情况好的不可思议”,而且多次再版,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很多高校的中国文学课程介绍 《水浒传》时的指定读本。这充分证明了异化的翻译方法,能够满足读者的期待,让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

四、中国英语

提起中国英语,似乎使人联想起中国的英语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那种措辞不当、文理不通、胡编乱造、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中式英语(Chinglish),但这种联想是一种天大的误解。中国英语 (China English)属于规范英语,其构成和使用范围远比中国式英语丰富和广泛。东西方存在着不同的世界观,对物质和精神世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国英语必然会反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解读,其本质就是用英语来表达最贴近中国社会现实,最具有汉语特色的中国文化。而典籍中就包含了大量极具汉语独特文化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采用中国英语来翻译这些文化现象,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增加外面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根据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一书,中国英语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汉译英提供了帮助。

第一,拓展了现有的国际英语的描写范围,填补了英语中的词汇空白、文化空白和中国意念表达的空白。

第二,借助汉语表达法、句法、修辞、篇章结构以及认知方式来表达中国人的宇宙观、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习俗、饮食习惯、民族风情风貌、人文地理和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种种中国讲法。

第三,由于上述因素和中国英语的本土化,较其他英语本体而言,它最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具有汉文化的汉语特色,描写中国社会也最得心应手,海内外华人容易掌握。

第四,中国英语形成发展的一个内在推动力就是为了要翻译和描写中华文明中的特有事物、独特概念、中国意念、文化传统和向世界介绍华夏文化。这样,中国英语丰富了国际英语的内涵和表达方式。[10]

中西文化内涵存在着许多不对等的现象,从而造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即只为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其他的任何语言中是找不到与之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中国典籍中的这些文化空缺现象的时候,如果采用音译、借译等手段译成中国英语, 如衙门 (yamen)、 儒家 (Confucianism)、 叩头 (kowtow),来填补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空缺,能够让中国的特色文化进入到西方世界从而影响西方文化,帮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笔者在此强调异化的重要性,并非一味反对归化。归化当然有归化的用武之地。但在是归化还是异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总的原则,应分清主次和先后。笔者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典籍英译者应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意方法来处理含文化因素的词语,这样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当然,这样做有时可能会牺牲一点简洁流畅,同时对读者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文化交流与融合来看,这样做是绝对值得的而且具有积极的意义。

[1]王岳川.发现东方与中国文化输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 (9).

[2]杨仕章.文化翻译观:翻译诸悖论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0 (4).

[3]徐珺.古典小说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5.

[4]王宁.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J].中国翻译, 2005(6).

[5]Schuttleworth&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er,1997.

[6]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NewYork:Routledge,1995.

[7]胡卫平.从翻译目的看异化翻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

[8]曹亚民.英语中的汉语借词[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9]吴南松.“第三类语言”面面观:文学翻译中的译作语言探索[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0]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I046

A

1673-8535(2010)05-0067-04

2010-08-01

张明蓉(1988-),女,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覃华巧)

猜你喜欢
典籍英译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