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陈瑞玲,张瑞兰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刘玉霞,陈瑞玲,张瑞兰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病原生物学;高职生;学习能力
医学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医疗卫生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不仅要具备基本医学理论知识,更要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为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的关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医学生在学习方法与技巧掌握、归纳与总结、逻辑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存在不足。因此,教师必须摒除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观念,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基于这一要求,笔者就如何在病原生物学“教”与“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谈几点看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的这种教学理念实质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单纯讲授法相比,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启发其积极思考,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1],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值得在课堂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并不是教师简单地向学生提几个问题,而是一种教学观念[2],它体现在教师课堂设计、课堂讲解等各个教学环节。具体可分为:导入启发、过程启发、练习启发、作业启发、结课启发等;又可采用比喻启发、对比启发、问题启发、推导启发、案例启发等多种教学形式[3]。如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完成“细菌的生理”教学后,给学生设疑:“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当要利用细菌时需提供哪些有利条件去培养它们,但当细菌对我们不利时又可采取什么措施消灭它们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节课介绍“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内容奠定基础。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相比,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着本质区别[4]。PBL教学法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较传统教学法有不可比拟的优点。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的医学基础课程,适宜采用PBL教学法。如在讲“链状带绦虫”一节时,可分别以成虫致病和幼虫致病为主线,结合病例,设置以下2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什么叫“米猪肉”,它是如何形成的?人吃了这种肉会得什么病?如何诊断?如何治疗?(2)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患囊尾蚴病?其感染方式有哪3种?致病类型有哪3种?如何诊断?如何治疗?这些问题虽没有涉及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等,却渗透其中,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改变了按照教材顺序进行讲授的教学程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
列表对比与归纳总结可使混杂的内容规范化,有利于学生分清知识层次,明确重点,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及知识系统化的理解能力。病原生物学涉及病原种类多,无连续性、逻辑性,教材对各种病原的描述方式相似,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防治等特点引导学生列表对比、归纳总结。如在细菌各论教学中,可将各论中常见的病原菌按染色性、形态及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并按照致病性特点(包括致病物质、进入宿主途径、致病机制等)进行对比与归纳,总结总体概念。病毒学各论教学应以传播方式为线索进行归纳总结。寄生虫学各论部分则在完成一类虫种教学后,引导学生对它们的形态、生活史主要方面,致病阶段及所致疾病诊断阶段及诊断方法等进行对比与总结。这样,既把教材中繁琐的内容简单化,零散的内容系统化,杂乱的内容有序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对比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预习是使教学省时、高效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病原生物学各论教学由于受学时影响,每节课要学习很多病原,教师只能讲授重点,跳跃性较强,因此,提前预习相当重要。教师可以在本堂课结束前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预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带着问题预习,而且可能会在预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有目的地听课、做笔记。这样不但教师轻松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也能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存疑”“解疑”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源急剧增多,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从传统的工具书到现代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创造了自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而医学高职生对知识的获取大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未形成。因此,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使用网络和各种工具书,使其懂得如何获取所需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在艾滋病病毒教学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就艾滋病的感染方式、流行状况等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总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精心策划,学生积极配合及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逐步实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利用在校时间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进而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扩充知识、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赵瑾,陈前芬,张敏,等.启发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05~606.
[3]忽江华.浅论启发式教学[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1):15~17.
[4]Neill PA.The rlo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ation,2000,34(8):608~613.
G421
B
1671-1246(2010)21-0045-02
注:本文为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