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晔,任 欢,吕雪莹,张凤蕴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研究
刘 晔,任 欢,吕雪莹,张凤蕴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双语教材,因“材”施教;完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监督并考核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教材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与医学各学科密切相关,所涵盖的理论、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研究中广泛应用,因此,医学免疫学被称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其重要性不容小觑。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在世界文化传播以及医学信息交流中的关键作用更加明显。免疫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成果大部分以英文形式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杂志或在国际会议上交流[1]。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便于当代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免疫学知识,及时了解免疫学最新进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近年来各高校均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双语教学[2]。但是由于医学免疫学内容比较复杂和抽象,在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些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现笔者简要分析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部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目前,真正具有学科特色的医学免疫学双语教材比较匮乏。一方面,不同专业、不同教学轨道的医学生,因其来源、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照本宣科也严重影响了授课水平,使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满意。教材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第一关就是根据学生特点,严格选择适合的教材。
选择国外原版教材较为正规,其英文规范,表达清晰,可读性强。但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过高,使学生领悟新知识的难度加大,因此,教师必须对国外原版教材进行取舍并配合国内正规医学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增加国际医学前沿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有效提高师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同时,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能使学生阅读英语教材和医学文献的能力大大增强。
双语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水平。它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同时兼顾提高教学质量。尽管专业课教师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英文文献,但听、说方面能力较为欠缺。在推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可以按照英文板书或课件进行授课,但其发音是否准确,能否被学生接受,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教学难度较大。因此,要求教师在熟知医学免疫学特点的前提下,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进行讲解,此外还要兼通中西2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双语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中青年教师的英语培训,使教师梯队建设更加完善。鼓励中青年教师脱产进行英语培训,参加英语演讲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同时建立监督、考核教学效果制度。通过听课后反馈意见及时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根据学生问卷调查和师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及意见,及时纠正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多层次考核制度,激励教师充实自我,更好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各有不同。如果教师选择千篇一律的教学大纲和教案授课,必然让部分学生觉得医学免疫学枯燥、晦涩,产生畏难心理。
为此,教师授课前要根据学生特点精心备课,按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制订课时和授课计划;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编写中英文教案。同时在课前将印制的中英文教学大纲、授课重点和重要单词发给学生,使其提前预习,在课堂上有更好的互动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尽量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讨论,使学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将与医学免疫学有关的视频、图片、病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教师采用启发式、PBL式、病例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特色教学,力争让学生了解、掌握医学免疫学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外语能力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要求[3],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承担的责任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能够加快我国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发现并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既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其前沿进展。
[1]杨明山,顾璜.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8~12.
[2]李秀娟,邢花,王丹.医药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药学教育,2008,24(4):146~148.
[3]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1(2):4~7.
G420
B
1671-1246(2010)21-0044-02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115D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