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虹
(甘肃省财贸学校,甘肃兰州 730000)
试论加强中职生基本技能训练
付虹
(甘肃省财贸学校,甘肃兰州 730000)
中职生;基本技能;训练
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已实现了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人力、资金的灵活配置,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这对中职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竞争,实质则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企业为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必然提高,其既要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要能适应企业发展,既要具有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企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活力。中职教育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应根据自身特点,加强中职生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性教学,不断开拓新专业,为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
什么是技能呢?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的形成一般分为4个阶段:一是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知识阶段;二是局部动作阶段,包括简单的技能和许多局部动作;三是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可以初步掌握所学技能的完成动作,即协调动作,也就是“学会了”;四是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在“学会了”的基础上,再经过练习和提高,使同时和先后进行的动作协调,达到协调和完善。技能与知识不同,如生活常识、数学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而技能必须亲身体验且不断练习。
教育部、人事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全社会所有大中专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双证”,否则视为不合格毕业生。而用人单位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不想把自身变成免费的培训部、练兵场。刚毕业的学生虽具备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这样便产生了突出的人才供求矛盾:大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对毕业生来说,与其盲目找工作,不如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掌握实际工作技能,为走上岗位和今后发展作准备。
由此可见,对于以培养“实施性”“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来说,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中职生基本技能结构应由普通技能和专业技能2部分组成。普通技能(包括表达技能、计算技术技能)是中职生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具有基础性、长效性特点。专业技能是由专业要求决定的,因专业而异,是学生在具备普通技能基础上的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和深化,从而转化为学生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
从基本技能结构看,中职专业人才相对于高级专业人才而言,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弱一些,专业知识面可以窄一些,但要区别于主要从事操作的技术工人。中职教育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像高等院校那样对中学生实施系统、高深的理论教学,或者像技校那样对学生实施某一岗位技能教学。中职教育应遵循“按需施教”原则,在防止理论教学方面与高校攀比的同时,又要防止在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盲目向技校看齐。在基本技能要求方面,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对常用基本技能有所掌握,达到“会”的程度;对居主干地位的长效性技能达到“熟练”程度。在校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后,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合格者授予职业资格证书。如财会专业学生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模拟实习、实地实习),能熟练地掌握有关专业会计实务操作及主要通用财务软件操作,并通过省财政厅组织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及《会计电算化初级合格证》考试,从而拿到毕业证以顺利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生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就能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课学习阶段是学生技能形成阶段,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分为课堂教学和实习,课堂教学又分为课堂单元练习、模拟实例练习;实习又分为教学实习和实地实习(到企业实习)。这些教学环节的功能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学习阶段是技能形成的知识准备阶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实习阶段是形成实际技能的重要阶段,由掌握部分操作技能到初步掌握完整操作。校内模拟实习阶段是完整掌握操作的协调、完善阶段。校外(到企业、公司等)实习阶段是熟练提高阶段,短期内就能上岗。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应根据培养目标确立学生的基本技能结构和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并把基本技能训练目标渗透到各个训练阶段、各项教学环节中,对各阶段、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既要高于学生现有技能发展水平,又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学生的技能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和完善。
中职教育是针对性非常强的职业教育,所以传授一种职业技术知识是中职教育最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和立身之本。要办好职业教育,培养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依赖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教育部在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了界定:教师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职称证或技能证,这一解释可以理解为“教师+专业证”,即为“双师型”教师。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2部分。理论知识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或机试,技能考核一般采用完成现场操作规定流程、模拟操作规定程序等方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及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要求,有意识、有目标地对所授课程进行综合设计教学,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首先,要随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基本技能训练中,应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学手段力求规范化。要求教师练好基本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知识更新速度及技能掌握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需要实习辅助认识。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展示相应实物,将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相结合,把抽象、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有形的实体表现,既能激发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又能增强其运用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总和,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经验与教训的集合,这些经验与教训通过不同形式传承,供人学习和应用,并在不断修正、更新与发展中向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知识能够直接推动人的决策和行为,加速行动过程。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人们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不同,而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任务的一定活动相联系,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而学习能力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会”到“会学”。一般学习能力指学生在基本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意志力、理解能力等,主要指观察和参与新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并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的知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行为,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学得很快,有的学生却学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其关键即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运用能力。知识、技能是后天可得的,而能力是促进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由个体先天和后天因素结合而发展的。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分门别类地施教,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后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根据中职教育特点,协调知识、技能、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应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任何教学过程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首先,教学实践证明,基本技能训练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教学活动,需要设备、场地、经费,不仅要在校内进行,还要到校外实践,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其次,要不断完善各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设施建设和规范实践教学计划及基本技能训练大纲,指导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再次,应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真正“闻道在先,学有专攻”,更好地在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为了使中职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在教学方面要做到“三服务一突出”,即课程设计为培养目标服务,教材内容为社会生产经营服务,理论内容为操作实践服务,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G420
B
1671-1246(2010)21-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