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摘 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世纪的语文老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上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 写作教学 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生机盎然。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为之呐喊助威。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尽一个教师的职责,我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颇有感触。《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每个学生的思维是不相同的,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怎么就那么的相似,体现不出个性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教法,不断地进行尝试,以期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写出个性、写出真情来。
一、主张自由写作
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是训练写作的主要方法,其结果是:学生的个性少了,千人一面的作文多了。学生也越写越烦,都不知“我”跑哪儿去了,而教师以真情实感论文,只埋怨学生不肯下功夫。其实,学生笔下共性多、个性少的现象与被迫硬写有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可见,作文教学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人的心灵世界是最广阔的、深邃的,十几岁的中学生,生活中有许多梦,对人生充满憧憬,有自己的构想。只要他们的心灵打开一扇窗,他们就会有脱胎换骨的可能。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写出个性来。
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写得真实在,他们虽然还不懂积极修辞,还不会形容词,但是叙述得很清楚。所谓童言无忌,他们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写出来的话,真是童心,没有造作的成分,想笑就大笑,想哭就大哭,想生气就像个生气的样子,看他们的作文,就仿佛听到他们在笑,在叫喊。而稍微大了一些,这种灵气却消失了。不少学生因为在写作的起步阶段遭到过多的否定而失去写作热情,或者是受到过多的规矩约束而对作文望而却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由写,让他们随便写,不给学生加任何框框,让学生能够有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学生一般不会搪塞式的“随便”,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最值得写的,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提倡学生多写随笔,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这样,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都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最想写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自己竟然也能够写出真实的情感来。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鼓励学生“敏感善思”,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向生活要作文”,努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对生活产生兴趣,充满热情,成为真正的生活主人;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悟人生,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呼唤,养成观察、思索的习惯。将感情融入生活,将思考融入生活,产生深切、独到的感受,真正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能看到人性的真善美,文章也就更见深度了。
二、换种命题方式
命题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学生的作文兴趣能否得到延续,学生的作文个性能否充分展示出来,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性能否得到有效激发,都与题目直接相关。传统的作文教学,大都给一个现成的题目或材料,现在又流行话题作文,在这种命题方式中,我们还可以试试用动作命题,也就是教师或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在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展开类比、联想和想象,然后立意命题和作文。它和人们熟知的哑剧、哑谜有些相似之处,运用得好,往往能收到“于无声中听惊雷”的效果。
开始阶段,可以表演一段学生挑灯夜战的画面,或是路上遇到多年未见的好友的场面,让学生用笔描绘出来。然后逐渐由易到难。如,上课了,讲台上放一个装有清水的杯子,我往杯子里滴入几滴墨水。对此命题,学生联想翩翩,作出积极反应,出现了不少有一定深度或新意的立意和构思。有论述环保意识的重要;有论述铲除丑恶现象、净化育人环境的迫切;有通过人格化手法,讲述杯子被污染的经过,劝喻人们以“我”为诫,洁身自爱,等等。再如,我先把一个瘪气球和打气筒带进教室,先拍拍皮球,然后给皮球打气,再拍拍皮球。对这个动作命题,学生的立意主要有以下一些:球要打气,人要争气;气可鼓不可泄;只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有所作为。也有个别学生逆向思维,说皮球瘪气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倘若打足了气,让人踢来踢去,岂不是对自己的损害。
当然,要运用好动作命题,真正发挥其作用,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从生活中去取材,尤其要引导学生找到命题动作与生活实践和思想实际的最佳切入点及结合点,进而多向思维,多角度立意。
另外,也可以由全班同学自己出题,师生讨论、评议、选题。好题周周讨论,每周请一组同学挑选自己认为的好题推荐给全班学生,而且要说明挑选这些题目的原因、这些题目到底好在哪里。然后全班学生在推荐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写一篇围绕题目的所思所想,文体字数不限。开始,投放的题目特别少,题目也没有新意,负责推荐题目的学生就兼了找好题的任务,几轮下来,学生发现在这个游戏中,自己就是参与者、评价者,看到身边的同学一派老师、编辑的劲头,就都心动了,随之推荐的题目也越来越新、越来越好。
三、改变批改方式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教师批阅,弊多利少。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处在被批评的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叶圣陶先生说:“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和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批改方式。在这方面,我专门作了调查,发现有一种做法值得推广,那就是师生集体讨论的批改方法。在带领学生讲评作文时,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自己的作文中,从同学的作文中找出美、找出善、找出优点。每篇作文必须至少说出一个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凡是真正下功夫写作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即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肯定,所以我们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要像掘金矿那样,去发现学生文章中那闪光的金粒,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就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在讲评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班共评等形式,让学生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可以让学生互相指出对方的文章缺点,并据此展开争议,在争议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样就能有力地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四、重视作文评语
对于作文的评语,老师们有的时候只是三言两语的应付,大话、套话、俗话居多,而真情实意的居少。其实,讲评不能只是作表面的浅层次的字词句篇的技术性的处理,而是要本着人文性的原则,本着评文育人的原则来进行。教师要善于透过学生的作文来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引领学生明辨是非,区分美丑,让学生更健康、更向上。
写评语首先要充满热情、鼓励。因为没有一个学生不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肯定和表扬。我们语文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对作文评语要放大、彰显其激励性的评价功能。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放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一步扬长补短,即使是细小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闪光点也要表扬,因为这微乎其微的表扬对老师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学生来说则是莫大的喜悦和荣耀。
其次要渗透人文关怀。中学生在作文中常常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表达出来而不加掩饰,看到这些真情的流露,就要求教师写评语要像朋友谈心一样,和学生互动交流,以期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从而让学生信任老师,喜欢老师,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作文,把内心的真话写出来,把内心的真情述出来。
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出来,文章有了个性,就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只有教师不断挖掘学生的真情,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质才会不断提高。怎样才能挖掘出学生的真情,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