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东
摘 要: 作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代表,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和铮铮傲骨,千百年来引领了中国文人的时尚。本文结合陶渊明的几个代表作品,探讨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归意识与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 陶渊明 回归意识 归隐
一
东晋时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声长叹“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和铮铮傲骨,几千年来引领了中国文人的时尚。他在作品中,常缅怀古之先贤、圣人,多以伯夷、颜回之志自勉,以他们的行为规范自己的生活准则,从而树立起自己人格的丰碑,对后世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1]关于回归的原因,诗人在《归去来兮辞》小序中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诗人在亲友劝告下,入于仕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但未过多久,便“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3]诗人本性自然,自尊心强,不愿对小人“弯腰”,强调自己的骨气。诗人一旦醒悟,便觉得“往者不可谏”而“来者犹可追”,觉得“今是而昨非”,[4]因而决定弃官归田。这是诗人为了摆脱生命的异化走出的第一步。这种回归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生命的张扬、人格的自立,为诗人和文学赢得了尊严。钟嵘在《诗品》中评论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词兴婉惬。每观其文,想见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5]
《归去来兮辞》中诗人想象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诗人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回家的心情真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终于望见家门屋宇了,于是“载欣载奔”,僮仆迎候在门口,稚子欢叫着向他招手,浓郁的亲情扑面而来。庭院虽荒,松菊犹在,酒樽也装得满满的,这一切无不令人欣悦。于是倚在南窗下,用不着向任何人点头哈腰,虽然居室狭小,但让人感到安宁。睡起来了,到自己的小园里转一转,拄着拐杖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有时还抬起头来望望远山,只见那山洞飘出云气,暮色中倦鸟归巢。太阳就要落山了,他还扶着孤松悠游其下。“唉,”诗人不由慨叹,“还是回家好啊!再不会有那些烦人的官场应酬了,这个纷乱的社会和污浊的官场,与我的本性是相违背的,还要驾车奔走图什么呢?生活在亲人中间,听着他们出自至诚的话语,让人心里多舒坦啊。闲来无事了,还可以抚抚琴,读读书,有什么忧愁不能消遣呢?”但是诗人强烈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又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心中的徘徊:“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6]这种徘徊是一种隐者的徘徊,是一种回归后对和谐社会的无限向往。其实正暗示出诗人平日里心有所求,志有所得。正如他所写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7]事实上,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心中的无成之悲和归隐之乐总在诗中交织、抗衡。这种矛盾使他的回归之心表现得更真实和坚强。
二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曾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其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当时正处在东晋分裂崩亡、社会转型之际,大小军阀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杀,兵祸连年不绝。诗人自幼经历一系列战乱兵变,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因此痛恨战乱,关注民生,忧国忧民,进而心生辅佐明君之愿,胸怀匡扶天下之志。同时,战争造成的颠沛流离生活使陶渊明对现实感受有切肤之痛;战争的破坏和军阀的行径迫使陶渊明对去留志向作出选择。面对黑暗的社会和腐败的官场,诗人选择了隐居田园的生活道路。
在古代社会,隐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许多文人都标榜隐居,但像诗人归隐田园这样真诚的不多。“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8]陶渊明回忆了自己宁可穷困潦倒、忍冻受饿向人乞食也不回头的一生。客观上说,虽然陶渊明隐居了,但他并没有远离现实社会,而是和劳动人民一起劳动生活。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不懈追求美好理想、心怀天下的文人。诗人把自己的理想都寄托在作品《桃花源诗并记》中。诗作以纯朴自然的语言,向世人描绘了人间乐土、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为后人开辟了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桃花源描绘得神奇美丽而又扑朔迷离,感染读者情绪,震撼读者心灵。关键在于“美在深情”,[9]它融入了作者全部的人生体验、全部的思想情感,写出了他对自己济世壮志难酬的深沉愤慨,对诚实劳动、和平幸福生活的由衷赞美,和对美好社会的热情向往。
历代的人们诧异桃花源之美之奇,村中人生活和谐美满,自在幸福。在诗人的笔下,这里的人是纯朴的,他们相互信任、共同劳动,过着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对陌生的闯入者——渔人,他们都热情款待。正如《桃花源记并序》写道:“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0]这就是一种和谐的社会。桃花源思想的最终形成是陶渊明探索生命、审问灵魂的必然结果,源于诗人对百姓深切的真情。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陶渊明亲身农务,与农民接近后而构筑的理想世界,是人们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最真挚的渴望。
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1]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人厌倦了世间的喧嚣,在无车马喧闹的人间仙境结庐,不问世事,看尽山中日出与夕阳,听闻林间鸟语花香。自然与人化为一体,美应运而生。这是生命与自然的一次偶然相遇。诗人在一刹那间摆脱一切声名、功利的羁绊,生命的本真得以展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油然而生,不再是对自然的简单欣赏,而是融入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人生境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给我们现代人留下许多启示。自从工业革命之后,现代人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和越来越细的劳动分工,以及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支配与垄断,使得人们的生存竞争加剧,使得人们的心理压力陡增。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对所从事的大多数工作是否有价值,感受不到,也难以把握,人生同价值相分离。许多活动都与人自身的生存体验没有了直接关系,劳动的结果只为了钱,那么人生的价值将于何处寄托?现代人的社会,只要进步而不懂回归,只要征服自然,结果造成许多的生存危机。生命的压抑和异化成了一个普遍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其实也就是人的“异化”史。人作为自然之子,不断地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剥离出来,越来越远离自然。不管人类怎样面对自然,自然永远以其自身的规律存在着,但人类在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并在征服了自然之后,自然只作为人的索取的对象,自然被与人对立了起来,不管是作为索取的、审美的对象,还是休闲的、娱乐的工具,总之,自然被对象化了。自然不再是人类之母,人与自然的分离恰如母婴的分离,这便是人的异化的开始。但是,只要人性没有彻底泯灭,人性的深层对自然之母的呼唤就不会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陶渊明的回归,可以说是对人的异化的警觉与反抗。现代人“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异化是可悲的也是很可怜的。人不但被社会所束缚,还被自己的内心所束缚。现代人对物质充满了渴望,把自己的地位和名声看的太重。社会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自然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人类的道德水平也在下降。这都是很严重的问题。许多人的心灵空虚而没有方向。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人类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所以现代人有必要从陶渊明回归意识中吸取生存智慧。
春风依旧桃花笑,清酒一壶浓半山。现代人要学会淡泊宁静、回归内心、爱护自然,共同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98-600.
[2][3][4]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5]徐达注.诗品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62.
[6][7][8]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81-727.
[9]赵昆生.中国古代乌托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121.
[10][1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