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国 孙国珍 付喜文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1例报道
刘爱国 孙国珍 付喜文
随着PCI治疗相关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改进及PCI治疗左主干经验的积累,PCI治疗在无保护左主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009年12月5日我科收治了一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行CAG及PCI,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患者陈某某,男,66岁,主因阵发性胸痛1年,加重24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发作性胸痛,每次数分钟缓解,未予治疗,本次入院前24小时再发,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伴恶心及出汗,求诊入院。心电图显示I、avL、V1-6ST段压低0.5~1.0mv。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功能4级。
1.2 方法 病情危重,病人随时有可能心肌梗死及发生MACE,邀请外院教授急诊造影显示:常规体位造影仅发现LCXm80%左右狭窄,不能解释病人心电图及临床表现,遂应用特殊体位(LAD40°+CRAN38°),再次造影显示左主干前三叉病变,反复思考后行左主干V支架术,残余狭窄小于20%,无夹层等并发症,于LM-LAD,LM-LCX分别植入支架(firebird stent2.75×13mm 3.0×13mm)。
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电话随访无不适主诉。
术前图示
术后图示
左主干病变可发生在左主干开口、干段和远段的三个部位,分为保护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两种亚型。药物保守治疗一年生存率为79%,3年生存率为50%,预后凶险。CABG能明显提高左主干病变者的近、远期生存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使2年生存率提高至90%,5年生存率提高至87%。所以,早在1968年AHA及ACC的冠心病治疗指南中就将左主干病变列入了CABG的适应症之中。随着PCI的出现,使得以往因心肺肝肾等功能因素不能施行CABG的病人被指南推荐为PCI治疗的适应症。支架运用早期的研究资料显示这类左主干病变的患者1年生存率可提高到98.6%,有力的防止了PCI术后的急性猝死,由于术后一年LMCA血管重建率高,使得PCI在左主干的治疗方面仍难以突破CABG良好效率的瓶颈。随着近年来对PCI术围手术期及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充分认识,以及抗增殖药物涂层支架的开发运用[1],PCI术后再狭窄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抑制。如今AHA/ACC在冠心病的PCI治疗指南中已把保护性左主干的病变列为A类适应症之中。对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策略的争论是介入还是搭桥,已经持续将近10年,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外科搭桥作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的经典方案,其疗效不容质疑。然而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从有创到微创,从微创到无创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以一例左主干前三叉病变为例,简单回顾了左主干病变的临床治疗现状,提出部分无保护左主干患者据自身条件亦可选择PCI的观点[2],供临床医师参考。
[1]Park SJ,Kim YH.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J].Cardiol Clin,2010,28(1):81-95.
[2]Sheiban I,Geasimou A,Bollati M,et al.Early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 for unprotected left main trifurcation disease[J].Catheter cardiovascu intervene,2009,73(1):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126
262500 山东潍坊青州益都中心医院 (刘爱国 孙国珍 付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