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水保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就号召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尤其是对就近的社区开放。2006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召开会议商议中、小学体育设施开放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以试点学校为龙头带动非试点学校逐步推行中、小学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的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开放率呈现一个逐步上升的势头,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有政府扶持方面,也有学校在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从当前研究文献来看,较多研究是针对从政策法规、政府管理、学校管理等角度来分析如何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使用情况也是影响学校能否持续开放的重要因素,而从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社区居民的角度对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以我国城市社区中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居民进行研究,从社区居民的角度找出目前学校在开放体育设施的过程存在的问题。
1.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对CNKI与万方数据、超星读秀等学术期刊网站以社区体育、城市社区学、社会学作为研究主题、关键词收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
1.2 问卷调查
针对社区居民,设计并发放2 400份问卷,结果回收2 2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 150份,有效率达到了90%,超过了60%,是非常好的问卷回收有效率。问卷总体分为两部分客观问题与主观问题,主观问题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主要以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等方面的评价。对于问卷信度的问题采用SPSS的科隆巴赫系数ɑ,对其进行检验,问卷主观测量尺度的部分问题项目整体大于0.8,分类问题条目ɑ平均大于0.8,信度满足问卷设计的信度要求。本研究中,通过对20位专家的咨询,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采用“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FRtio,简称CVR)指标进行衡量,CVR的计算公式是:其中,ne为持肯定评判意见的人数,N为评判者总人数。经过咨询,问卷的内容结构评价CVR=0.8,结构设计评价CVR=0.9。而一般认为,CVR在0.7以上就属于高效度,可见指标体系内容和结构效度较好。
1.3 数理统计
将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 SPSS 16.0软件进行各类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逻辑斯谛克回归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
2.1 研究地域
研究地域选择了我国的20个城市,城市的选取以东部、中部、西部与特大型城市与中小型为样本框。每个省份一个省会城市加同省份的中型城市。这些城市是北京市、上海,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市,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湖北省武汉市、十堰市,甘肃兰州市、天水市,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四川成都市、宜宾市,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湖南省的长沙市、湘潭市。
2.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以参加体育锻炼的城市社区居民为主。在这20个城市中分别选取已经公布的对外开放的中、小学各12所。随机选取每个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10人为研究对象,共计2 400人,实际接受调查为2 150人。对于人群的抽样主要根据社区体育俱乐部提供的名单随机抽样得到。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重点,研究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社区居民对学校体育设施使用过程中的学校教学、设施安全、法规、设施数量资源、政府管理方面的因素,研究主要以因子分析、逻辑斯蒂克回归为数理研究方法。针对数据分析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便于以后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居民入校使用学校体育设施。
3.2 研究假设
H1:学校体育设施安全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因素、观念因素、教学管理因素、政府管理因素这几类因素是影响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因素。
H2:社区居民选择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与否受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
4.1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职业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女性较多于男性参与体育锻炼。本研究接受调查的在职工作的共有1 032人,占到了48%左右。在职工作中的社区居民男性较多于女性。离退休的社区居民中女性多于男性。最后,在校学习的占到了2.8%仅有60人,比例过小。可见,在校学习的人群数量还有待于提高(表1)。
表1 本研究中社区居民参与锻炼的性别与工作状态调查一览表
就社区居民锻炼者的学历来说多为初、高中毕业的人群,本科及研究生以上较少,整体呈现出低学历为主,这有可能和学历低,收入水平较低有关。这部分人群因为收入的关系,大多选择低收费或者不收费的学校进行体育锻炼。而在职工作中的人群中多呈现低学历的教育水平,这个趋势和整体趋势一致。一般说来,学历的水平高低和人们工资收入水平是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因此,在职人群中也显现出低学历是主要的锻炼人群。在校学习的人群中主要以大专以上为主,而初中、高中的较少,从一个方面也显示,出我国城市初、高中学生在课余后选择学校作为锻炼的地方的较少,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我国城市的阳光体育有待于加强。
表2 本研究社区居民参加锻炼的就业身份与教育学历调查一览表
4.2 城市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调查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城市只有4%的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得到了开放学校的锻炼指导,而96%的学校没有对进入学校的社区居民进行指导。社区居民进入学校锻炼时有66%的社区居民是选择学校体育场地自行组织体育锻炼活动,例如打太极拳、太极剑、秧歌等等;25%的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场地进行锻炼活动。反映出目前社区居民只是需要锻炼场地,而对于学校体育设施依赖不大。在解决社区居民锻炼的问题的启示是,社区居民锻炼解决可以分为两步走,首先,解决体育场地问题,其次是解决体育设施的问题。对学校收费情况与有无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的两联交差列联表来看,两者之间不具有相关性(表3),有专人管理的学校一般都收费,不收费的学校数量比例所占相对较少。
表3 学校体育设施收费与管理情况调查一览表
调查数据显示,45%的居民是收费进入学校锻炼的,有20%居民是凭证进入学校的,什么都不需要而进入学校的达到35%,可以看出,我国学校在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管理方面有待于提高。
图1 影响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因素调查示意图
在多项选择影响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因素调查中,社区居民认为安全因素所占比例最大(33%),其次是学校目前的体育设施资源因素达(25%),再次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因素达到了21%。这三者是目前影响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对外开放在选择开放对象上主要选择零散型的个人而非社区体育组织。
本小节重在对问卷收集的数据做推断性的统计分析,涉及因子分析、逻辑斯谛克回归三类统计分析。首先,对涉及问题进行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使用“因子分析”分析假设中的几类影响因素。最后,使用逻辑斯迪克回归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对开放影响的程度。
5.1 影响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问卷设计中假设社区居民认为影响其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是一些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学校开放的法规,其次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因素,第三是开放中影响居民健身的安全因素,第四是学校的体育设施的资源状况,第五是政府有助于开放的相关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从数据回收的角度分析是否存在着上述几类影响因素。主要是从数据的角度来验证这几类因素的存在。首先,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 KMO的检验,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因子的分析。一般来说 KMO检验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计算偏相关性。一般,KMO统计量大于0.9时效果最佳,0.7以上可以接受,0.5以下不宜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0.01,即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KMO=0.837,KMO>0.5,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共调查了31个条目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p rincipal axis factoring,共抽取公因素5个。删去16个问题条目,对剩下的15个问卷条目合并分类,这些因素基本显示出数据的高载荷及分类与假设基本一致。从方差解释输出表来看,前5个因素占总方差解释的66%,且其特征值量大于1。碎石图(图1)在第5个因子过后斜度变小。因此,结合碎石图发现,选择5个公因子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可以认为这5个因素影响了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
图2 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因子碎石图
对题项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法,使每个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数目最小,由此可以简化对因子的解释。通过旋转后发现,这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街道、社区公布学校开放信息(GA 1),社区与学校协调配合开放的工作(GA 3),社区居民是否知道学校对外开放(GA 2),将这3个问题合并后起名为政府管理因素。把有助于对学校开放的国家政策法规的数量(PL 1)、保证您在学校合法进行锻炼的法规政策法规的数量(PL 2)、学校现行的管理规章规范了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者的行为(PL 3)这3个问题合并后统一为学校开放中的有关开放的法规因素。在学校锻炼时您会关注所选择体育项目的安全性吗(SS1)、在校锻炼时会对在校学生安全造成的影响(SS2)、在校锻炼时对学校的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SS4)、在校锻炼中出现过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者的安全事故(SS3),将这个4个问题合并为学校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学校锻炼时您可选择的体育设施的数量(FR1)、在锻炼过程中您需要有学校老师对你进行指导锻炼吗(FR2)、学校体育设施是否能满足您锻炼的需求(FR3),将这几个问题合并以学校体育资源因素来命名,其余的几个因素将他们命名为观念因素(表4)。
将上述这些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后,对其进行归类,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献认为,5类因素影响了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以数据为导向的因子分析中删去了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对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影响的因素。但教学因素却是实践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在接下来的逻辑斯谛克回归中将把这个开放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毕竟,对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社区居民来说,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些因素毕竟会影响到他们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此处的几类影响因素分析会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城市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中存在的问题。
表4 影响学校对外开放的因素旋转矩阵(方差旋转)一览表
5.2 影响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因素及开放率分析
本小节采用logistic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共分析2 150个数据。AP代表观念因素,PL代表开放中的法规因素,TA代表开放中的教学管理因素,SS代表开放中的安全因素,FR代表开放中的资源因素,GA代表政府管理因素,上述这些作为回归的自变量,将学校开放状态作为因变量。
AP、PL、TA、SS、GA每个变量分别与居民是否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显著相关。FR资源因素不显著。说明观念因素AP、政策法规因素 PL、开放中的教学管理因素TA、开放中的安全因素SS、政府管理因素 GA影响了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
Logistis回归分析显示,将6个预测变量一起考虑时(method=enter),它们显著预报了居民是否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X2=57.975,df=6,N=5,P<0.001。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因政府管理因素、教学管理因素、法规因素、观念因素、安全因素得分的增加而增大。从比数比的结果来看,法规因素、政府管理因素位列前两位,他们对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影响力度较其他因素大。比数比是指在控制其他自变量的基础上,单独分析政府管理因素对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可能性的影响,从方程的预测结果来看,资源因素对居民是否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没有影响。这也印证了前面的调查,目前,居民对学校的体育设施的依赖程度不高,他们只是需要一块场地来进行锻炼。
6.1 影响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锻炼的资源因素分析
从调查来看,目前城市居民进入学校开展较多的是一些健身操、太极拳之类的体育活动,对学校体育设施的依赖程度较小。logistic回归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的结果,资源因素在影响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逻辑斯谛克回归方程中不显著,未能进入方程。从数据的角度辅助分析了理论中的问题,解决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问题可以依赖政策法规的完善来解决。完善政策制定与加强执行力度,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建设。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社区居民选取学校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显示出对体育设施依赖程度不大。一方面,可能是学校设施收费、陈旧造成的;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所开展的活动对场地要求不高。
6.2 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锻炼的安全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仅有4%的居民接受对其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指导,可见,目前学校在居民使用体育设施锻炼的指导做得还相当不够。在锻炼过程中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从锻炼指导的角度来说,我国城市的中小学需要在这个问题上重视起来。学校的安全在一定意义上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来提高居民锻炼的安全性。这种政策法规与安全的相关性可以体现在政府出台法规、详细规定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居民在开放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将开放中的风险、安全问题通过政策法规降低到最小。因为开放中很多安全正是由于没有清晰的规划责任、权利等造成的。例如,居民在锻炼时由于使用学校有安全风险的体育设施时出现了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将这个问题纳入商业保险的范畴,再通过政府补助修缮费用定时检修体育设施、学校专人维护设施,那么,这个问题将得到解决。同时,当前开放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政策法规的不足所造成的。安全问题是困扰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一种重要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设施依赖性低是由于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6.3 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锻炼的政策法规因素分析
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政策法规涉及了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安全问题、学校开放的体育设施资源问题以及学校在开放中的教学管理问题等等。政策法规涉及了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政策法规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形成了一个互动反应,即政策法规对它们都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反过来,它们对政策法规都有一个促进作用[6,7]。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解决政策法规的问题对其他问题有一定促进作用。比如,促进学校体育设施的改善,会促进学校在开放体育设施中高效的教学管理,确保学校正常教学开展,同时,保障社区居民的正常、有序锻炼。从长远来看,政策法规是确保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一个长效保障手段。
6.4 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锻炼的教学管理因素分析
目前,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也受到学校教学管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不开放以及学校试点开放都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开放的情况下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社区居民进入学校锻炼身体一般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9]。教学管理因素在logistic回归中列最后一位,说明目前教学管理问题影响居民进校的程度非常小。从事实来看,目前社区居民进校锻炼一般是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因此受影响较小。
6.5 影响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锻炼的观念与政府管理因素
观念因素总体反映社区居民对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接受等程度,首先,态度因素这个变量包含很多方面,主要是调查社区居民是否适宜在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活动,以及在学校进行锻炼活动的益处等。这类问题主要折射居民对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的接受程度[8]。但是这种接受程度的强弱在某中意义上部分表达了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可能性,所以,在logistic回归中观念因素比数比达到了1.026,居于第3位,对居民的影响力比较大。观念因素是对社区居民进入学校锻炼的认识性的调查,这种认识性通常和其他因素相关度较低。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通过一定的政策法规强化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观念。通过因子分析来看,政府管理因素的整体因子载荷较高,居于首位。在logistic回归中政府管理因素的比数比居于第2位,达到了1.048。政府管理因素对于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影响是指导学校开放设施并将开放的信息公布给社区居民,此外,做好开放相关的指导工作,例如加强社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
7.1 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对策
1.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开放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加强学校设施资源、学校教学管理等法规匹配与落实。做到法规措施层层相扣,环环落实。具体说,在中央颁布的法规,在省一级的地方一定要出台相应的法规来确保每一项都可以落实到实处。地方很多的法规无法与中央颁布的法规相对应,造成很多法规在地方执行力度不够;其次,目前学校开放的政策法规过于单一,涉及设施、资金、人员的法规还是空白。此外,政策法规应具备长效性,避免一些短视行为,争取做到长期有效。及时针对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及时修正法规,做到与时俱进。
2.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给建设。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学校良好的环境以及齐备的体育设施。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来吸引更多的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有研究发现,目前社区居民很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很多原因归结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滞后[7]。政府大力提倡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很大程度是因为学校良好的体育设施,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占到了我国体育设施的65.6%。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应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做好体育设施资源补给机制,提高学校开放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也能通过设施的配给淘汰旧有设施,更新体育设施种类。可以从完善法规政策的角度来加强设施资源的配给建设。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配给一定要联合多个部门一起实施。
3.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相关服务建设。社区居民更多是使用学校场地,而学校体育设施很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滞后是一方面原因,更多是因为缺少对于如何使用学校体育设施的指导[12]。在进一步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同时,要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的相关服务建设。规范、科学、系统地指导社区居民使用设施健身。同时也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外,需要及时公布开放学校设施的信息、学校开放体育设施的时间表,同时,要将未能开放的原因通告社区居民。
7.2 城市社区居民入校锻炼的对策
1.综合提高社区政府部门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居民开放中的管理能力。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过程中,社区政府要与学校联合制定开放计划和管理条例,如学校每周的开放时长、财政部门与体育部门的资金支持、民政部门配合等等。对于在开放中的突发事件,也需要政府综合管理。例如,学校开放中社区居民的安全事故,不仅需要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配合,还需要保险的介入。上述这些都需要政府在开放中提升其综合的管理能力。
2.城市社区居民入校锻炼要有规可循。在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使用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应该规范行为,遵守相关规定。要处理好学校体育场(馆)的校内使用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倡导者或者决策人都应明白,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绝对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说,要在满足学校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需要之后才能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才能谈支持全民健身。因此,社区居民要遵循学校教学第一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入校锻炼,做到有规可循。
1.我国城市锻炼者的学历多为初中、高中学历,大学学历者较少。从职业分布来看,无业人群有20%以上。这部分人群很有可能是城市中的低保收入者,这部分人群较多选择学校作为锻炼的地方。从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整体人群来看,已无老年人与青少年为主导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我国社区居民对学校的体育设施使用较少,更多是使用学校的场地。我国学校对外体育设施多为收费,但有35%的试点学校是社区居民随便进入锻炼。
2.因子分析验证了 H 1,数据统计证明,存在学校体育设施安全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因素、观念因素、教学管理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对于 H 2检验结果来看,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与否确实受到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度最大的为法规因素与政府管理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对于预测社区居民的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率要好于不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
3.对于影响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几类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我国的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率,同时,进一步推动学校对外开放体育设施。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开放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给建设;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相关服务建设;提高开放中学校教学管理的效率;综合提高政府在开放中的管理能力。
4.居民入校锻炼要有规可循,中、小学体育场(馆)在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应避免与教学发生冲突,注意校园环境和锻炼者的人身安全,合理设置居民入校锻炼的时间,将居民入校锻炼的风险降到最低,全面提高入校锻炼居民的文明素养。
9 研究不足
本研究仅限于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因子,未对社区居民对这几类因素中具体题项的得分进行评价,这是本研究的不足,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拓展,笔者会进一步研究。最后,本研究对社区居民使用学校体育设施锻炼的影响因素做了一个探索性研究,考虑到篇幅,没有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这是本文的第2个不足之处。
[1]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2005201226].htt://www.sport.gov.cn/n16/ n1167/n2768/n32454/134749.html.
[2]管庆丽,王海源.试析德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7,(2):60-61.
[3]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教育部体卫艺司.2008年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C].武汉:2008.
[4]宋勤.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和学校开放的意义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5-70.
[5]唐迅,冉建.国外学校体育设施及开放现状述评[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1):85-87.
[6]王进.广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2):51-54.
[7]汪晓琳,胡俊胜.学校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探讨[J].孝感学院学报,2007,11(6):123-126.
[8]夏东生.构建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初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9(6):72-74.
[9]须晓东.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7,27(1):6-7.
[10]许闽峰,刘素珍,顾美蓉,等.对北京、天津、上海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情况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72-76.
[11]闫华,陈洪.日本、中国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措施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18-21.
[12]杨金花.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6,(13):78-80.
[13]郑富.关于广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