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渡过入职期

2010-02-18 03:25王冬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6期
关键词:学情教材分析

■王冬冬

新教师如何渡过入职期

■王冬冬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6.111

课堂应该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刻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休伯曼的教师职业周期模式将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5个时期: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入职期是指教师入职的第1~3年,是“求生和发现期”。新教师面对新的工作一方面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胜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种种困惑。下面笔者从3个方面谈谈新教师应如何解决困惑顺利渡过入职期。

1 应对角色转换

从学生到教师,不仅是由被教者向教人者的转变,更是社会地位的更迭。这一转变本身会给新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新教师面临全新的环境难免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把自己看做学校的弱势群体,然而在课堂上又需要教师作为一个领航者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显然这会造成新教师情感上的困惑。如何解决这一困惑?

1.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新教师要主动与学校的每一个人打招呼,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拉近自己与他们的心理距离,从而缓解自身的压力,增加归属感。主动请教身边的老教师,向他们学习并与他们交流工作、生活上的问题;主动与领导谈心,谈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样很快年轻教师就会融入大集体中,并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和信任,从而消除弱势的感觉。

1.2 与学生交朋友

新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有热情,有与学生更为接近的思想,因此更容易与学生交朋友。新教师可以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的问题,与学生探讨时政问题等。教师与学生成为朋友后心理距离自然拉近,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情,更有利于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2 应对教学经验匮乏

新手教师的教学经验很少,有些甚至在上班之前没有在教室里面对学生上过课。虽然之前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接触过一些教学教法,但理论和实践毕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年轻教师在心理上存在胆怯是再正常不过的。再加上新手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够,对教材的把握自然也较老教师差很多,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成绩必然难以和老教师相提并论。这就会使很多年轻教师感到焦虑不安。如果不及时调整好心态解决这一问题,就会使年轻教师自暴自弃,有些甚至丧失对教学的兴趣。针对教学经验匮乏,年轻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2.1 先听课后上课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新教师不要急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那毕竟是多年的积淀,不妨先多听课,多学习。听课不要局限在一个备课组,可以听不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课,甚至可以听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听课重点是课堂设计和教学流程。课堂设计总是以一定的理论和理念作为基础。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所展示的各种具体情境及所设计的进程,其背后都隐含着教师所特有的一定的教学理论和理念,正是由于教学理论和理念上的多元化,导致教师的上课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应该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刻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重点要听教师在他的课堂设计上体现的教师观、学生观、价值观。

教学流程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过程,它和教师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教学流程的设计既受教师自身素质影响,也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年轻教师要通过听课摸索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流程,将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用心备课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用心去做才有可能做好。备好课的关键是做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否则便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教材缺乏分析,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内在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是造成教师照本宣科从而降低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名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环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分析教材包括几方面:分析学科的知识体系;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分析教材要以整体为背景,了解各部分教材的特点;分析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前的真实状态或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分析的过程。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效果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认识和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只有充分把握住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才能使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身上。因而,分析学生学习的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是备好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学情分析是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潜在性、主动性、差异性出发,找准新知识的增长点等。

只有在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的教学模式。

2.3 做好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学反思主要包括:反思失败、失误之处;反思课堂灵感;反思对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反思同行的共识;反思学生方面的问题;反思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意。教完一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在教学上摸索出哪些规律,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在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这样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3 应对在学习中迷失

年轻教师得到的最多忠告就是学习老教师的课,然而一些年轻教师一味地模仿和套用优秀的课堂设计,结果却适得其反,把课堂搞得死板、生硬、程序化,也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在学习中迷失自我。年轻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防止在学习中迷失。

3.1 重精髓轻形式

学习好的教学设计要在分析其整体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总结其优点和长处。特别是对学生的学情要做客观的分析,相同的教学设计对于学情差别很大的两个班级来说效果会截然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在学习中应重视学习优秀的教学思想,切忌生搬硬套、刻舟求剑。在教学的年轮里没有永远的春天,没有一个教学模式是完美无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有在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的教学模式。

3.2 重过程轻结果

学习的过程与科学探索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学习也一样,要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而转变,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自身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自身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更是如此。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简化到单调刻板的死记硬背等同于拔苗助长。

3.3 重自主发展

教师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主性,对自我的教学过程与细节、成功与失败、得意与沮丧、自我与他人作细致的反思、解剖、分析;对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疑虑、焦躁不安作冷静深入的体察、寻绎、感悟;对学习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现象作持久理性的思索、探究、尝试,努力寻找所有这些背后隐藏的秘密。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永远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只有不断树立更高的追求目标,不断地开阔视野,用新的东西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更纯熟。

总之,教师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认清楚问题的根结,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顺利渡过教师的入职期。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

猜你喜欢
学情教材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教材精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教材精读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