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
(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通学桥小学,江苏 南通 226600)
我们都知道,一堂课有没有焕发活力,与课堂上教师精心的组织、学生的默契配合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如果在上课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充分的准备,对所要接触的内容没有预先的了解,一堂课又何尝能够成功?所以,在我看来,正如教师上课前需要备课一样,学生的预习同样必不可少,这是上好每堂课的前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取舍与加工,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
这个重新整合教材的过程放在哪个环节中最好呢?笔者认为还是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最合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树立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思想,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若在课堂中完成这一环节,老师或多或少地总要参与,学生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畅所欲言;而若放在课后复习环节,则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学生没有了探索的兴趣。《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预习能让学生经历这么一个自己摸索、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逐步加深对所要学知识的了解,激起学习的欲望。
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我发现要让学生领会彭德怀为了战士忍痛割爱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行军生活的艰难。课文对战士们当时饥寒交迫的描写是点到为止,语言不详,学生也缺乏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而教者又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有很多与此相关的链接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将其详尽描绘,只能择其重点。因此,我布置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搜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通过向爷爷奶奶询问那段历史、观看电影录像、找关于长征的文字资料等,认识了“老班长”、“军需处长”等很多如同彭德怀一样为了长征胜利做出重大牺牲的人,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对彭德怀这个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更产生了好奇之心,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因为兴趣使然,也更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以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产生了很多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了课堂内容,整堂课学生都学得兴趣盎然。
学生在初次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首先要努力将课文读通读熟,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长句分解,需要试着了解生词的意思。当再次接触文本时,学生的思维角度需要更深一些,因为这时需基于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及社会实践,调查搜集资料。整个预习过程无时无刻不贯穿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说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独立地阅读与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摸清思路,抓住要点,解决难点。
当然,为了让学生能更有效地独立思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更多地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表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突出主体性,更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教师需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及观点,并且提倡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圈圈画画,及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批注,发现几个与现实联系较紧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在所设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新课学习的效率。
《小草和大树》一课,主要讲的是夏洛蒂三姐妹在逆境中没有向困难低头、敢于向世俗挑战、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我知道初读课文后,学生对三姐妹会有一个较清晰的印象——顽强,不停地奋斗等等。这时,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停滞不前,于是,我就注意抓住这个契机,适时引导学生把思维关注点投向预习内容的深层次上,从多角度去思考,从中找出问题。我预先设置了两个问题作为学生的预习题目:三姐妹取得了什么成就?她们成名之前的境遇如何?并让他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两个问题可谓“抛砖引玉”,学生预习时,根据这两个题目,通篇考虑,问题也应运而生:三姐妹是怎么奋斗的?当遭遇困难时,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克服的?……
人的大脑对新知识的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对新事物的认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完善和提高,新知识只有归到原有知识的体系中,对原有的体系加以更新才会牢固。在学习前如果进行了预习,则正式学习中就比其他同学先一步找到知识归类体系,在心理准备上也早一步到位。
课堂上,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问题的思考也是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制的。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若对新的认识对象心中没数,往往就会紧张地“奔命”于教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
《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课文一共20个自然段,虽然每个段落的语言不太长,但因为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形散”,学生如果没有预习课文,学新课时,一定会糊里糊涂,满头雾水。“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怎么出现了好几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课题为“安塞腰鼓”,怎么又写了黄土高原的后生?明明写敲鼓,怎么又出现了很多“安静”的场面?……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学生在预习时就应该思考并试着解决的。而现在,他们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只能囫囵吞枣,随着其他同学的回答,将目光一会儿移到课文前,一会儿移到课文后。整堂课,老师在前面走,他们在后面追,大汗淋漓,却收效甚微。而如果预习了的学生学这篇课文时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会带着心中的疑惑,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或者会根据老师的讲解判断自己课前的思考是不是正确,需不需要更深入一点……总而言之,认真预习了的学生在学习新课时目的明确,指向性强,听起课来非常轻松愉快。
以上是笔者对预习作用的一点儿小思考。的确,做好预习工作,师生将告别沉闷的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着勃勃的生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预习方法有:①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理解词语。②标出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段。③思考课后习题。④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⑤质疑并尝试解决。这几步预习步骤环环相扣,学生通过预习既能读通课文,知道课文的描述重点,又能了解新课的写作背景,能对课文的主旨有一个粗略的认识。
但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准并不一样,若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按部就班完成这些预习步骤,只能让学生对预习越来越恐慌,越来越“望而却步”。
在我看来,预习有法,但无定法。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在预习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教师“导”而不牵,仅有辅助性,学生是主体,具有自主性。教师既对预习授之以法,又不拘泥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作出自主选择。
以《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为例,我给学生提供3种方式。
(1)以读为主。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对于自己感到很陌生的知识,一定要反复研读,写上自己的阅读批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学生读熟课文以后,对人物也一定会有新的认识。
(2)搜集资料。让学生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上网搜索等途径查找霍金的相关资料,并且拓宽视野,再看一看还有哪些人也与霍金一样,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3)质疑启思。当学生读通读熟课文以后,让学生敢于提出心中的疑问,以便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
这3种预习方法,因人而异,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正因为他们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投入的热情,所以预习的质量和效果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