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宁 李传江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单一的数量维度,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检验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那种只会干活做事不会与人相处,技术过硬但心态消极,智商高但情商低的高职生很难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对高职德育的目标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实效性也因此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篇名中直接含有“高职德育”的学术论文多达数百篇即是明证。然而,遗憾的是,在系统梳理后发现,很少有文献对高职德育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因素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以提升德育实效性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本文中,笔者尝试提出高职德育的情感性原则这一命题,以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关注。
情感性德育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情感因素的客观存在,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功能,以完善德育目标,提升德育实效。要准确把握这一内涵,需要做两点说明。
首先,这里的“情感因素”属于非智能或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德育中的情感因素存在于德育的各个基本要素之中,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德育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们身上的情感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德育的内容不仅由具有丰富情感的教育者精心遴选与组织,而且本身就有情感方面的内容;各种德育载体和各类德育环境本来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物化,当然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人的情感痕迹,如教室文化、校园文明、乃至于整个大的社会背景等等。
其次,这里的“情感性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要视情感为德育的目标,就是说德育要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把促进其情感发展、培养其高尚情操、提高其情感智力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唯此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二是要把情感作为德育的手段,就是说德育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功能,增强德育的艺术性,唯此才能提升德育的实效。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其前提是“全面发展”,换句话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有知识、懂技能、善于实践,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
提出高职德育的情感目标在当代具有特别的意义。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社会思潮日益多元、生存压力与日俱增、生态危机遍及全球,单面的知识人、技能人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人,还需要有高情感,才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强大的生活压力下应对各种挑战,才能在自动化机器、智能型电脑面前保持人的尊严。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1]致力于高职大学生情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和情感能力的提升,培养心情开朗、兴趣持久、人格完善、精神丰厚、健康向上、情智双全的技能型和情感型和谐统一的当代高职生,是十分必要的。
当代高职生多数都是“90后”,正处于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由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期,是从学校走向职场的转折期。高职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发展问题,其中由于教育过程中忽视或轻视情感因素以至造成高职生专业兴趣不浓厚、人际关系不协调、审美趣味不高尚等情感缺失或技术过硬而心态波动、动手能力较强而人文素养不足、智商较高而情商较低等情感失衡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
高职学生生源结构的复杂性、文化层次的差异性、心理心态的失衡性等群体特殊性使得上述问题更加凸显[2]。调查发现,总体上说,高职生的自我价值感明显低于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3]。另有调查表明,用人单位认为高职求职毕业生存在“三不足”,即诚信意识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不难看出,就业市场对当前高职毕业生的总体素质评价不高[4]。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厌学甚至逃学、对前途渺茫、人际关系不和谐、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等问题并非个别现象,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一些高职学生的负面事件也每每令人痛心。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很多高职大学生“情感荒漠化”、情绪调节能力差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职德育中贯彻情感性原则是非常迫切的。
德育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是德育的实效性差强人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来,要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李长春同志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以下简称“讲话”),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意见》和“讲话”中都强调了提升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要求。高职德育中遵循情感性原则,就是要以情感为手段,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德育的艺术性、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以情感为目的,进一步完善高职德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当代高职生的情感素质。所谓情感素质,就是指个体情感性方面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经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的情感心理特征[5]。高职生的情感素质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剖析。
1.从情感内容角度看,高职生的情感素质主要包括学习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和职业情感。学习仍然是高职生的生活主题,他们在学习情境中体验到的与学业学习、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多种情感,就是学业情感或学习情感,如学习时感到愉快,成功时感到骄傲等等,具体体现在乐学感、自信感和成功感等方面。道德感是高职生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当前,爱国感、责任感和公德感对高职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感是高职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美的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审美感是与对美的鉴赏体验和探索创造的需要相联系的,因此审美感主要体现为发现感受美和追求创造美两个方面。人际情感是指高职生对自己在与他人相处、交往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是现代社会特别强调的一种情感,对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未来的事业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乐群感、亲密感和合作感等方面[5]。职业情感是高职生特别是毕业阶段高职生必须培养的特定情感素质,是指高职生对自己的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稳定的态度和体验,表现为对专业与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和敬业感。
2.从情感能力角度看,高职生的情感素质主要包括情感认知、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情感能力是个体以情感为操作对象的一种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情商或EQ。这里,情感认知主要表现为对自我或他人情感的觉察、预见、评价和归因能力,情感体验主要体现为对自我或他人情感的体验、感染与共鸣的能力,情感表达主要涉及情感表达意识、情感表达方式、情感表达社会化和运用表情的能力,情感调节主要是指运用适当的策略以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这些能力往往是影响个体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高职德育中又容易被忽视或不知如何去培养。
上述两个维度的内容建构虽然不能穷尽高职生的全部情感素质,但是这种尝试对于认识高职生丰富的情感素质内涵、完善高职生的德育目标很有价值,也为今后对高职生情感素质的实证调查建构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以情感为手段,进一步提升高职德育实效,就是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功能。
1.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以情促知。高职德育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说服教育,其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对德育内容中“认知”成分的接受程度。这就可以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即情感能提高或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的效能),正如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所言“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有香甜味的糖皮。无情,理难以下咽;无理,情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效果。”正所谓“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研究表明,言语的感染性、师生的亲密程度和教育双方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这就要求高职德育工作者在进行说服教育时要具有表述上的情感性、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
2.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以情育情。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这一功能启发高职德育工作者,自身要具有良好的心情、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实际上,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往往受到老师对自己职业热爱的感染;学生学会尊重与宽容,一般也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这种情感的榜样作用,应该引起高职德育工作者的重视。
3.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以情增意,以情促行。德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思想道德认识、体验思想道德情感,更在于思想道德意志的增强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情感的强化功能(即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巩固或改变的效能)可以达到以情增意、以情促行的作用,这就要求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度表扬、讲究批评的艺术,让高职生更多的体验快乐、轻松的心理氛围和自尊、自豪的情绪情感。因为诸如快乐、自豪一类的积极情感作为正强化物,对他们的意志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强化功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从性质或意义上看有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分,凡与社会和个体的健康发展相一致的都是积极情感,反之,则是消极情感。高职德育中,我们应发挥其积极功能,同时要坚决防止其消极的一面。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以情修心、以情优德,不断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4.
[2]胡孝四.论高职德育的特殊性[J].职教论坛,2010(3):80-83.
[3]唐垚瑶.高职生自我价值感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童雪央.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就业市场认同分析——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对宁波市若干高职院校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卢家楣.论青少年情感素质[J].教育研究,2009(1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