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林 樊国华
《证券投资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独立进行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1]。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运用能力,应该对传统《证券投资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笔者多年从事《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是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教学效果显著。
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欲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难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以“投资者”身份去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进而达到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效果。在案例讨论中,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真正实现了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来,能够缩短课堂教学情景与证券投资实际之间的距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所学到的基本概念和投资技巧。由于案例教学过程是使学生在知道“所以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对案例的不断收集、加工、设计、更新,针对所选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主动学习,更新知识与结构,挑战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对案例的收集和编写、加工处理与运用,体现了教师的敬业意识、专业素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信息的捕捉能力。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提升。
案例教学主要依赖案例材料,因而准备一系列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的案例材料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正面或负面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生动鲜明的事例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2]。目前,关于《证券投资学》案例教材有很多,但大多适用于本科院校。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以江西省高职院校为例,文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在300分左右(750分的总分);不少学生偏科问题还很严重。例如,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而《证券投资学》中涉及到的如股票定价原理、股票内在价值理论、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计算、主要技术指标的理解、公司的财务分析等相关知识点均离不开数学。因此,编写或选择一系列适用于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案例是当务之急。在精心编写或选择案例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案例要突出教学的需要。教学案例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案例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因此,它不重于经验传授,不重于对错判别,而注重学习知识,注重培养能力,注重思考过程。案例应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还要适合学生水平层次[3]。
2.案例要客观真实。客观真实的案例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案例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身临其境成为投资者,面对各种客观数据和复杂的实际问题,在各种目标互相冲突、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作出分析和进行决策。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来源于证券投资活动的实际。
3.案例要具有典型代表性。案例的素材应是选取证券投资活动中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采用“划类选典法”,即从各种类别中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其能够体现同类证券投资行为的特征与属性,便能在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案例课堂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案例事实和信息作较为透彻的了解和分析。在案例分析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如何突出重点、考虑关键问题的识别与分析和备选方案的发生、决策、实施计划以及对资料数据的分类;实施课堂教学计划,注意自由讨论的控制范围、时间分配、板书计划以及希望讨论问题的最佳顺序;准备案例教学条件,包括教室布局、多媒体应用等。
教师可提前将指定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根据所选投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了解、掌握案例的具体内容,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为下一步课堂分析讨论做好准备。
课堂中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8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讨论地点最好各自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教师要到每个小组中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开拓学生思路,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见解。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向全班作案例分析,阐述讨论结果。
在学生自我总结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对讨论的案例及时进行分析、讲解,疏理思维过程,归纳规律性的知识。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对全体同学的分析与讨论表现作一个总体评价。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况且案例教学中往往没有唯一解答),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并评述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下一次案例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开展。
课堂案例教学之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撰写案例报告。书面报告的撰写是一种极为有益的学习经历,是在本专业领域内检验并锻炼书面表达技巧的十分宝贵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细致地利用、消化、吸收案例学习的成果,巩固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是十分有利的,也为今后学生毕业论文及相关学术性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教师对学生撰写案例报告的格式、文体等应当要有明确的要求。案例报告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得到的收获和启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还有疑难问题等作个总结。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撰写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批改,以起到评价案例教学效果与考核学生成绩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新引进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高职《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案例教学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能替代其它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有很多,除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讲授方法外,还有证券模拟交易、参观访问、聘请证券专业人员举办讲座等,这些教学手段是案例教学不能完全替代的。实际上,各种方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可以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而案例教学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学形式活泼、生动,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得以实践和巩固。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强调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内容更重要。教师从传统讲授到案例教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教师的任务由“教”学生转变为帮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相当于乐队指挥或旅游团导游,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引导者,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案例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够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有机地整合于一体。根据案例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且具有可重复性,这有助于学生获得对投资者所处环境的真实感知,并使其加深对证券投资原则与概念的理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及要求相吻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笔者认为,为了发挥高职院校案例教学的优点,达到案例教学的优质效果,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行政管理上加强案例教学管理,建立规范的教学计划,以保障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要突出强调案例教学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教学大纲中规定案例教学的时间(建议案例教学的学时数不少于总学时的四分之一)。
(二)明确规定案例教学准备与授课的合理工作量。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教学实施工作比一般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可对其工作量考核予以一定比例的奖励。
(三)定期组织案例编写、案例教学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鼓励教师编写适合高职学生的案例,承认优秀案例编写的学术“含金量”,并在职称晋升时得到合理考虑。
[1]孔立平.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29-230.
[2]霍文文.证券投资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仇立华.《证券投资》课程案例教学的构想[J].会计之友,2004(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