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群
当前,“职业能力”是职教研究和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这说明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和技术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职教事业和职教理论的发展与进步。然而,目前多数相关讨论和实践都是建立在朴素的主观感知基础之上的,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具有普遍价值的创新实践经验。
对职业能力的不确切认识首先表现在无法对“能力”与“技能”做出区分。从对能力(技能)的描述可以看出,许多研究成果和教学文件(如课程标准)把职业能力和技能作为同义或近义词对待;此外,人们还采用多种概念如“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等讨论跨职业的能力,并建立了多种能力模型。这些研究尽管有一定启发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实证依据,往往也带来很多困惑。
职业能力是与职业相关的认知能力特征,这与技能不同,后者是完成任务需要满足的要求。要想对职业能力做出科学的定义,必须综合考虑教育、经济、政策、职业传统以及劳动市场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哈提希(J.Hartig)等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学习”和“可客观化”三方面对职业能力和技能进行区分:1.技能由工作任务的客观要求决定,职业能力则是完成一组任务所需要的主观能力和潜力;2.技能可通过训练获得且与人格发展无关,而职业能力与人格发展息息相关,包含了对工作的理解、评估和反思;3.人可以是技能的载体,人类的技能是技能技巧在不断客观化过程中的剩余部分;职业能力则很难被客观化,它往往超越了当前任务要求,以解决未来的问题为目标。职业能力包含认知、动机和意志等因素,是可以学习和影响的,因此又与“智力”不同。
事实上,1974年德国社会学家梅腾斯(D.Mertens)最早开始进行关键能力的研究时也没有清晰界定能力和技能的区别,他定义的是“关键技能(资格)”(key qualification)而非关键能力,即所谓“与具体工作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对现代生产和社会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的总和”。关键能力的提出对我国职教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能力研究领域有很多有影响的学者,如乔姆斯基(N.Chomsky)、魏讷特(F.E.Weinert)、克拉夫基(W.Klafki)和“资格发展管理”(Qualificat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工作组等。上世纪60年代,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首次在语言学领域对“能力”和“绩效”进行区分,认为能力是一般意义的语言能力,而绩效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他跟踪了大量(语法等)绩效错误并深入分析了影响绩效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环境等因素。魏讷特将能力定义为“个体或包括多个个体的群体所拥有、能成功满足复杂需求的前提条件”,从而在可以习得的能力与满足复杂需求的潜力之间建立起联系。据此,人们只有在深入研究和处理一个专业或 “领域”(domain)的问题时,才能获得职业能力。魏讷特的能力理论与关键能力理论正好是矛盾的。克拉夫基通过分析特定时期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典型且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需的关键技能,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特有问题的背景”。“资格发展管理”工作组把职业能力定义为“个体通过对事务进行安排而获得的自组织才能”。这个经济学视角的定义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很多批判,大家认为它混淆了能力和资格(技能),因为据此缺乏某种能力是一种个性缺陷,但事实上缺乏某项技能(资格)并不代表人有个性上的不足。
格鲁波(U.Grob)等建立了由6个指标构成的能力评价模型,这6个指标是:1.结构性:能力内部结构明确;2.功能性:能通过实证证明能力与特定专业领域复杂要求之间的功能联系;3.可塑性:能力不是遗传的,通过设计和建构可达到特定水平;4.内容广度:能力涵盖个体生活的全部领域,包括个体、人际间的和社会因素;5.可实证检验:能力模型必须能够通过实证得到验证;6.均衡性:能力有其价值观,须平衡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且不为个别价值取向所左右。
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的能力理论尚没有完全满足上述6个指标。如关键能力缺乏实证检验,无法证明其的确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应对岗位中不可预测的需求,同时也没有澄清其内部结构。因此,要想在能力研究与培养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应当重视相关的实证研究和典型试验,这里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能力测评、能力的普适化过程以及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科院在KOMET项目进行的大规模诊断(large-scale diagnostic)研究是我国在本领域的首次量化研究。
对职业能力理论的实证检验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1.分析企业的组织性因素(如岗位工作描述和招聘广告):其难点是能力内部结构(即结构性标准)分析以及能力的可塑性分析;2.分析专家观点:能根据多种理论对能力做出较为理性的选择,但要将不同理论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归纳非常困难,且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性较低;3.分析现有课程和培养效果:易满足功能性标准,但有可能忽略个性化的要求。(本文参考了K.M. Merki的Cross-Curricular Competencies(2008)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