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清
多媒体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张永清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5.195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不能单纯靠教师讲解,也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演示,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反复观察实验活动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能。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科学课课堂中,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革新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同时也促进小学生认识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彩虹的秘密”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有关彩虹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教材中,有部分关于宇宙的知识,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以过去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靠教师口头讲解,让学生凭空想象,使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其知识内容。例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两种科学现象,很难去想象是怎么一回事。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录像、剪辑、课件制作等手段,把整个日食、月食的过程,制成一个完整的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一次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这时再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了。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真正去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也可适当穿插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可以将实验不能完全表现或无法表现的知识点让学生容易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杠杆”一课时,导入上运用了课件。第一个课件,屏幕上一个人搬大石头,累得满头大汗却搬不动。在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帮他后,出示了下一个课件,这个人用一根长棍子在下面垫了一块小石头,很轻松地就把大石头撬了起来。两组动画,很科学地就将课文导入,学生也兴趣大增。在课文结束进行巩固时,拿实物让学生看,突出不了其知识要点,效果不好。这时,笔者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几件杠杆工具分别制成一个个卡通人物,并出示它们正在工作的动画。让学生在杠杆工具工作的过程中,找出它们的支点、力点、重点及回答相关问题,学生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
在科学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笔者利用学校闭路电视选择播放“人与科学”等科教电视片断,使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通过声、形、色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另外,通过录像、投影向学生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工业、医药上的应用前景等一些事例,让学生充分领会科学对人类的价值,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对这些电视影片的观赏,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总之,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把它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辅助教师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但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许多问题,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育。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合理结合,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湖北省郧县柳陂镇李家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