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010-02-17 15:24□田
职教论坛 2010年23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心理健康

□田 芳 赵 丛 安 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这不但是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事关国家民族的兴旺与发达,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一、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较其他高校,面临压力大,问题多,挑战强,其原因既有高职院校思想认识的偏颇,又有现代信息网络化的负面干扰,更有高职院校自身结构性矛盾和培养目标定位的迷茫。如何保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需要在端正认识,正本清源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管齐下,实行“综合治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居高临下进行说教和灌输,很少从学生角度关注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感受,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重大转折期的高职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很大,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教师不能从心理角度分析和理解学生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缺乏对学生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工作思路比较狭窄,因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尽如人意。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最难得的是人才汇聚,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注重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思路和手段,既实现对学生物质生活的关怀,也实现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得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造就和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精神成人”,是高职院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应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注重对人本身的关心,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1]。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于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途径与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提供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2];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推动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工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作用,有针对性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相关课堂中,进行系统分析和团体咨询。更可以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将团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改变过去心理健康教育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进行的方法,主动、公开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使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把握高职生心理脉搏,切实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相结合。近年来,高职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次逐年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日益加大,这要求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过程中,找准学生思想症结,抓住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相结合。比如,对新生应注重适应性心理问题教育,激发他们树立求知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对二年级学生应加强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保健常识的普及性常规教育,重视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毕业年级学生应进行走向社会前的就业心理与择业指导,加强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教育,搞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服务体系是辅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课已在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心理教育手段建设,加强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努力完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服务体系;要善于把握高职生的特殊心理状态,重视该群体的心理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注重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此外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体,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对高职生的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了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3]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人文教育的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经过这种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更加科学,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一,正确对待学生个体差异,找准社会需要与尊重个性的结合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成才需要的满足度和成长发展的实际效果。学生总是以多彩多姿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尊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实施上要转变简单依赖制度规范的做法,科学考虑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发展方向设置、规划不同的方案和措施,充分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在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找准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的结合点。教育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通过教育引导,可正面、直接地将教育内容注入学生思想内心。但单纯的教育引导,容易形成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也难以产生实效和长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承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支持,真正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提供勤工助学信息,联系勤工助学岗位。

第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找准注重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的结合点。高职院校是一种以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为已任的新型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对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人文、科学精神及行业、职业精神进行认真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独特精神文化;另一方面要用适当方法宣传自己的精神文化,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践行,建设好职业院校的精神家园。比如:要深入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充分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传承职校优良传统,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育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弘扬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要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此外,还要结合职校特点,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通过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校园,有序的规划,体现职校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体现人性化和人文亲和力,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得到成长。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强化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对于增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鼓励他们以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善于创业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产生活等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校内教育、实践育人与理论育人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比如,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乡村等场所参观见学,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参观考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使学生懂得我国社会主义政权来之不易,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深刻道理,从而树立起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以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乐趣,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良好道德行为和正确审美观的养成;组织学生旁听具有教育意义的相关案件的庭审活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使其在未来社会中成为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四)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的机制是“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得以落实的保证。[4]高职院校可组织专家、教师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委员会”、“心理健康指导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等领导组织,建立筛选、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科学工作机制,具体指导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大对心理卫生的投入,建立心理服务平台,专门设立心理方面的系或室,将这方面的工作明确给已设立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或教育部门与教师负责,并确定具体考核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建立从学生骨干、班主任、辅导员到院系、学校的快速预警反应机制和保健网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咨询服务,对学生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早期干预、有效控制;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及其他各科教学、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学校的“两课”教育工作,对“两课”教育明确提出实施对高职生予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的使用;充分发挥网络便捷、互动的优势,积极加强网上疏导,通过建立红色网站,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开展网络时政讲座、网络文化节等活动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想法,养成正确的想问题、看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杨宝清.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N].中国教育报,2007-11-19.

[2]梁艳.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N].光明日报,2008-05-13.

[3]佚名.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N].人民日报,2008-01-02.

[4]马德秀.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改进高校思政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