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未宇
阅读能力是指理解和接受书面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它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认识过程,而是通过对书本内容信息的阅读进行思考,不断做出判断推理,并不断获得修正,从而理解意思的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智力能力。生物学阅读能力是指通过阅读生物学资料,获取生物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学会使用教科书。结合讲课的进程,引导学生预读教科书及阅读参考资料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概括出教材的重点和要点,并能提出一些问题。这是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能力培养的一个部分。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式学习方式为主动式学习为突破口。但是由于目前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多媒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学生逐渐对媒体产生依赖。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下降,学生不会阅读,捧着书本不知从何读起,不知读些什么,原因是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阅读,没有教会学生阅读。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当前变得十分迫切。
课前阅读是在教师没有教授知识的情况下学生提前自学,这是一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课前阅读需要学生凭已有的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课前阅读,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同时学生还可能产生疑惑,这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探究。为了避免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盲目性、随意性,提高课前阅读效率,教师要重视阅读前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课前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事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如“细胞核”一节,可预设如下预习提纲:1)细胞核的形态;2)细胞核主要结构;3)核膜的结构和作用;4)核仁的形态、结构、特点;5)染色质的成分,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6)细胞核的功能;7)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的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根据提纲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培养学生多思考、勤动笔的良好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课内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的关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已广泛地被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运用朗读、默读、速读、口头复述、背诵、精读、评析等多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中要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效的信息上,这样既能提高阅读速度,又能增强理解程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如阅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可在阅读前提出问题。1)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本实验中科学家选用了什么材料?有何好处?2)科学家用何方法探究的?3)用何元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为什么?4)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是什么?沉淀物是什么?为什么?5)实验现象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6)从理论上讲,标记DNA的实验中,放射性只应出现在沉淀物中,实际结果在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标记蛋白质的实验中,放射性只应出现在上清液中,实际结果在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如何解释这些现象?7)本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呢?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目标,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运用原有知识建构新的知识。
生物学的图、表具有精确、简练、具体和形象化的特点,是概括、浓缩了的文字描述,便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易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图、表的学习可使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但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往往是重视文字内容,忽视图、表的阅读。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图、表,强化学生的图像意识,引导和教会学生看图、说图、用图和绘图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获取、抽象、归纳信息并进行推理、迁移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例如,在特异性免疫的教学中,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生常感觉抽象并难以理解。教学时,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结合插图阅读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的内容,阅读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插图和文字的描述自己绘制概念图。学生带着问题,在阅读——思考——总结的过程中,生物图像的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生物图像的出现,使内容显得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视觉积极性,同时增强教材的可读性,降低教材的实际难度。
生物学知识,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如:种群和群落,胰腺和胰岛,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动物和植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再如复习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时,复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时,将内容进行对比阅读,然后归纳成表格,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复习效果。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辨析异同,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识记。
课后的复习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并做到灵活应用的有效途径。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学完一节新课后认真复习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牢固掌握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例如,在复习有关“细胞”知识时,可以以“细胞”为核心,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分类、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细胞的整体性等问题。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发展和延伸。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课外阅读,会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逐步使学生的生物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