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

2010-02-17 14:20杨海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2期
关键词:课外笔者初中语文

杨海霞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总体说来,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这门课程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依靠优美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说明一件事情。那么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呢?

1 初中语文教育要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很多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一位学生在发言时,若出现错误,在得到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后,这个学生在下次上课时就不再会主动发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多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模式,鼓励学生多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的意境,这也是经常提到的“情景教学”,可有效加深学生对该篇课文的印象。还有,可借助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和实际中的事务结合起来,让他们多举例,这样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思,掌握了知识点。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疑问,在讲解疑问的过程中,也解决教学中的知识点。如在讲《驿路梨花》一文时,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叙的写法呢?”笔者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和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此文写作时采用倒叙和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

喜欢听故事乃是学生的天性。形象、生动的故事往往会及时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运用实物、模型、自制教具、录音、录像、幻灯和现代技术手段,使学生进入角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积极心态,诱发思维兴趣。总之,教师和学生在上课中要产生互动效应,不应只是教师在课堂中喋喋不休地讲述教科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

2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作为一门感性学科,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传递情感的学科,人类的悲欢离合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范本。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教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3 教师也要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在现今社会,信息化高度发达,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大中型城市,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已经掌握很多来自课本之外的信息,还有一些课外图书的增加,都为学生开阔了眼界。但同时,这些课外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懂的。曾经有一个学生在课外读了《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他问笔者这篇文章到底是在说什么?自己怎么看不懂?笔者当时对这本书也是只听过书名,还没有真正看过,所以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只好对他坦言:“老师也没有看过,你借给老师看一下,读完后我们来交流好吗?”学生欣然把他的课外书拿给老师看。笔者看了一下,该书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其中的道理并不是一个初中学生所能感悟的。读完之后,笔者和他进行读后感交流,大致讲了一下该书的意思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想尽办法办到。该学生对于这次谈话感到非常愉快,师生以后也经常交换课外书籍,并且讨论读后感。看来,这名学生是会爱上课外书籍的。

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他们之间的教学关系是相互的,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但学生也能让教师不断地思考,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养,从而实现双赢。

猜你喜欢
课外笔者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老师,别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