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走在教育的路上
——读王策三和钟启泉教授文章有感
仇海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最近重读了王策三和钟启泉两位大师对新课程下素质教育认识的争论。先阅读了王策三教授《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的文章,全文洋洋洒洒几万字,主要从传统教育角度出发,反复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提法在理论上、历史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错误的,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出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轻视知识的表现。文章引经据典,论据充分,很有道理。再读钟启泉教授《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很明显这篇文章是反驳王策三教授文章的檄文,文辞尖锐,思考深刻,字字珠玑而又力透纸背。澄清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文章很有说服力。
笔者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来谈谈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语文知识观的认识。
虽然王策三教授在《轻视知识》一文中反复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提法在理论上、历史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错误的。但本人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考试为目的,一切围绕考试而教、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一切围绕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发展而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作为应试升学考试乃至谋职求官的工具,其选择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素质教育首先追求的是教育活动内在价值,即教育活动本身的意义——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应试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传授本身没有错。我也赞同王策三教授的观点,知识的习得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应试为主导的教育中渗透了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应试教育毕竟是在较低平台上实施素质教育,与我们理想的素质教育有很大距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而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连续过程,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扬弃”过程,素质教育必须吸收现行教育的一切有效成分才得以建立和发展。
新《课标》指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果这是针对此前语文教育中的某些弊端而言,无疑有道理。但近几年来语文课改的实际是由此引出的否定知识。一方面,《课标》制订者把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简化为附录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只剩下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常见修辞格五项。这种表述固然打破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也给一线教师造成知识可有可无的错觉。另一方面,对当前大家基本取得共识的新知识体系,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课标》没有认可、引导探索的指向,只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课程目标,既没有什么是精读、略读等陈述性知识,更没有如何精读、略读的程序性知识;既没有什么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陈述性知识,也没有如何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程序性知识,更没有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相关知识。各套教材按《课标》要求尽量淡化语文知识,但出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又不得不以各种方式渗入一点必不可少的知识。我国第一位语文教育学博士王荣生,有感于语文教育知识的匮乏,主编了一套新专题教程,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其中王荣生、韩雪屏编著的《语言知识新视点》,曾祥芹、甘其勋、刘真福著的《文章知识新视点》,刘真福主编的《文学知识新视点》等书,对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语文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又有新的探索和思考,既有理论价值,又便于实践操作,值得关注。
传统的应试教育认为语文的功能就是一种工具,就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只要把语文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中学语文的任务就完成了。这种思想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语文是一个载体,如果离开了文字所载负的内容,光是作为一种知识,当然也应该教,但语文最重要的一面不应是这个。中学生从 12岁到 19岁,是心理最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候,在这一阶段中,他将从不自觉变得一点一点地自觉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他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提升将是他终生的财富。
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可以将知识构成一条纵向的知识序列,体现为一系列的概念、定理、结论,一环套一环的知识链条。相应的能力培养,则附着在这条知识的链条上,一步一步,一环一环地拾级而上。知识成了能力的基础,从知识系统到具备相应的能力,两者可以转换。而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不能简单转化。如果将语文作静态的分析和概括,语文可以提取出多种“知识点”,如:语音知识、词语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它们是平面的,可以构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但这个知识网络无法直接变为培养语文能力、涵育思想情感的动态过程,不能成为学习语文的主渠道。静态的语文学知识与动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语文知识系统本身没有资格直接充当语文能力和技能的向导,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之间不具备直接转化的可能性。获取知识和获取能力,速度是不一样的。语文知识是一种“快变量”,很容易通过强化训练较快地获得(比如粗知记叙文的六要素),但语文的能力是一种“慢变量”(获得了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不代表你就会写记叙文),每提高一步,都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的渐进的训练。这个过程,也正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圆融合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必须,那怎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母语的教学,主要通过言语实践这个主渠道来完成。具体讲就是将原有的教材向纵深拓展,凭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获得阅读的能力;凭借生成大量的言语成品(作文)获得写作能力;在获得读写能力的同时,达到相应的价值目标,完成塑造心灵的任务。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应试教育的语文课堂上无法看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在教育的路上,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王策三也罢,钟启泉也好,他们都是走在教育前沿的思考者,争论不息,思考不止,对教育的理解也才能更深刻,更到位。
参考资料:
1.邓银城:《两种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 2期。
2.冉铁星:《应试教育:教育本质的异化》,《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 6期。